行業課程推薦: |
|
|
|
|
|
清華厚德藝術品研修班
——中國書畫鑒賞專題7月課程安排
中國書畫,融合宮廷繪畫的精細與文人山水的超脫,展現水墨的千變萬化,以其獨特藝術魅力一直以來都是收藏界熱點。清藝班“書畫專題課程”以卓越的專業性和高度的實用性,為廣大學員在書畫鑒賞與收藏領域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指導,因而備受推崇。
為了使大家以更寬闊的視野深入研究中國書畫,7月26日至28日,中國書畫鑒賞與研究課程全新升級,以古代、近現代、當代為時間軸出發,精細學習鑒賞技巧,賞析五大藝術巨匠(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吳冠中)名作,立足國際語境,剖析當代水墨發展動向及傳承創新,并為大家教授如何選取極具國內外認可的收藏作品。此外,通過現場教學,與墨齋畫廊創始人余國梁、藝術家康春慧、策展人簫嶺現場交流,深化當代水墨藝術認知,提升審美與國際市場洞察力。構建專業收藏策略,更加理性融入全球藝術市場。
【課程安排】
7月26日《讀畫之精髓——中國古代繪畫品鑒》黃小峰
7月27日《近現代美術史五大巨匠名作賞與鑒》何純
7月28日 實踐:走進墨齋畫廊
7月28日 《收藏中的留白:國際情境中的當代水墨思維》余國梁
【課程靚點】
1、時間軸全覆蓋:中國書畫鑒賞學習,從古代的經典畫作到當代水墨的創新風格,縱覽千年的書畫發展,建立完整的書畫鑒賞認知脈絡。
2、央美人文院長黃小峰教授帶領學員“細讀”古代繪畫中不可見的文化與情感,從視覺語境練就一雙會看畫的眼睛。
3、跨學科的知識融合,綜合資深書畫研究學者從鑒賞、藝術評論、市場分析等多個領域使學員能夠深入理解藝術作品的內涵和價值,豐富書畫鑒藏知識體系。
4、實踐參觀與國際藝術市場融入指導,與墨齋畫廊創始人余國梁先生、藝術家康春慧、策展人簫嶺探討當代水墨市場趨勢、收藏選擇等方面,拓寬藝術視野,提升藝術市場的敏感度。
【授課老師】
黃小峰:
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人文學院院長。主要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史、書畫鑒藏史,2006年至2008年間三度赴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對館藏中國書畫進行整理與研究,2010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資助,作為哈佛燕京學社2010-2011年度藝術史項目訪問學者赴美訪問。2014年獲得香港北山堂基金資助赴費城美術館研究館藏中國繪畫,2015年入選國家第二批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著有《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西園雅集: 兩宋人物畫》、《古畫新品錄: 一部眼睛的歷史》,于《故宮博物院院刊》《美術研究》《藝術史研究》《文藝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何純:
書畫鑒定家,畫家,現為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廣東、深圳、天津協會顧問,天津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南開大學校外導師,天津電視臺《藝品藏拍》欄目專家團成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問業于霍春陽、姚景卿、賈廣健等多位京津書畫名家,從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鑒定、修復等工作二十余年,接觸傳世繪畫作品逾萬幅。繪畫作品《花蔭晴翠》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于專業刊物上發表過多篇學術文章。
余國梁:
墨齋畫廊聯合創始人,一向致力于展出與紀錄中國當代重要水墨藝術家的實踐。作為策展人和教育家,余先生曾在諸多大學和博物館的研究項目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包括:2007年檀香山藝術學院的“古韻新曲:費神父中國近現代書畫藏品展”、2011年中央美術學院的“近現代中國繪畫集萃:曹氏默齋藏”,以及洛杉磯藝術博物館關于17世紀中國繪畫的長期研究和展覽計劃。
康春慧:
藝術家, 2006 年赴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并臨摹早期佛教壁畫,在她的藝術實踐中,將中亞宗教繪畫語言置于當下新疆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學語境之中進行重新解讀與詮釋。其曾在新疆美術館、武漢美術館、中國園林博物館、英國皇家藝術學會年展、悉尼大學美術館,香港大學美術館等國內外重要博物館、畫廊及藝術機構舉辦個展及群展,其作品被武漢美術館,日本秋田縣立美術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泰康集團及悉尼亞洲藝術中心等重要機構收藏。
簫嶺:
博物館和機構顧問、策展人,藝術評論家,思維畫布創始人。并曾擔任過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等歐洲、美國和亞洲組織的主管,畫廊周北京展覽總監,流利掌握意大利語、英語和普通話,并能運用法語和德語進行基本交流。擁有超過20年在中國豐富的漢學和當代藝術研究經驗。
報名聯系:13811548421 梁老師
鏈接:《藝術鑒賞投資與管理高級研修班》招生簡章
|
|
|
聯系電話:010-8243115O |
|
|
|
報名流程: |
您提交報名申請→
課程教務組聯系您確認有關事宜→ 確認報名建立登記→ 按要求繳費→ 參加課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