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類別: |
|
|
|
廣告:120元/月/條 |
|
|
![](http://www.hncounty.com/pic/pe.gif) |
|
![](images/arrow_title2.gif) |
當前類別 >
管理培訓文庫> 中層管理專題 |
|
整合資源 唯賢是舉 努力打造高素質后備干部隊伍
|
中層管理專題:整合資源 唯賢是舉 努力打造高素質后備干部隊伍,中層管理專題:整合資源 唯賢是舉 努力打造高素質后備干部隊伍,中層管理專題:整合資源 唯賢是舉 努力打造高素質后備干部隊伍,中層管理專題:整合資源 唯賢是舉 努力打造高素質后備干部隊伍,
|
|
|
整合資源 唯賢是舉 努力打造高素質后備干部隊伍
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蘇家屯區委把加強區管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加強新時期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制定了《關于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實施意見》,不斷創新選拔、培養、管理和使用途徑,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后備干部隊伍,為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提供保證。
一、“三薦三選”,創新選拔方式
選好、選準年輕人才,是做好后備干部工作的前提。區委打破地域、部門和身份界限,采取組織推薦、群眾舉薦、個人自薦三種推薦方式,積極推行“陽光”操作,先后三次在全區范圍內廣泛推薦和挑選優秀年輕人才。一是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選拔。堅持德才兼備、群眾公認的選人標準,嚴格履行選拔、申報、審批、考察程序,要求各單位在確定后備干部人選之前,必須進行民主推薦和民主測評,不斷擴大選拔的民主化、公開化程度,同時,拓寬視野,注重在企事業單位選拔優秀年輕專業人才,改善后備干部隊伍的知識和專業結構,避免專業空白。通過嚴格執行以上措施,不僅把一批優秀年輕干部選拔上來,而且也對原有的后備干部進行了一次整體篩選。二是開展“推優薦賢”選拔。按照黨管人才的總體要求,6月初,區委以文件形式下發了《關于開展“建設小康,推優薦賢”活動的通知》,并通過區報、電視臺、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了公選通告,凡年齡在30周歲以下、具有學士學位的人員均可被推薦或自薦,切實把推薦人才的權利交給群眾。對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納入區域性、共享性人才資源庫,面向副城、雪松、綠島等三個開發區以及區域內大項目和重點企業推薦優秀專業人才;對復合型高層次管理人才,納入區管后備干部隊伍,根據崗位需求進行培養和使用,為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提供人才保證。目前,已有68名年輕人才報名,其中,本區外人才近1/2。三是在優秀畢業生中選拔。針對應屆優秀畢業生外流現象較為嚴重的問題,組織人員對全區范圍內的高等院校畢業生進行調查摸底,查明人才外流原因,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采取積極措施,逐步改善用人環境和工作環境,吸引應屆優秀畢業生留在區內工作,營造人才集聚效應,對比較優秀且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納入區管后備干部隊伍。
通過公開推薦和選拔區管后備干部,改變了以往后備干部工作公開程度較低,群眾參與不夠的狀況,落實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現有區管后備干部169人,其中,“三種類別”干部6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6%;隊伍結構趨于合理,形成了梯次,平均年齡38.2歲,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歲;干部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103人,占60%以上,所學專業比較廣泛,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的61人,占36.1%,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區管后備干部隊伍。
二、抓住重點,創新培養方法
針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工作需要,結合全區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的實際狀況,區委重點抓了三類后備干部的培養。一類是近期可進區管黨政領導班子的后備干部;二類是熟悉涉外經濟貿易、工業經濟管理、城市規劃建設、公關策劃、旅游、外語等緊缺專業的后備干部;三類是“三種類別”后備干部。通過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方法的不斷創新,提高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效性,使后備干部的理論素養和實際工作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在理論培訓上,堅持有計劃、有重點地舉辦區管后備干部培訓班,重點抓好WTO有關知識、市場經濟理論與實務、法律法規、現代科技知識以及領導科學和藝術等知識更新和專題培訓。在培訓方式上,大膽改革創新,注重從理論到實踐、從單純授課到提高能力的轉變。如:今年3月中旬,成功舉辦了一期后備干部強化培訓班,采取封閉式統一管理與學員自治相結合、正面灌輸與雙向溝通相結合、參觀考察與撰寫調研報告相結合等方式,把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學員的綜合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得到較大幅度提高。同時,按照培訓和考察相輔相成的原則,在具體環節上,借鑒了公開招聘領導干部的面試辦法、組織了10余項能力測試,不僅使學員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明確了整改方向,也使組織部門對中青年干部的能力水平有了全面客觀評價,為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找到了新的途徑。目前,在參加這次培訓班的37名學員中,已有14名同志被提拔到各級領導崗位。
在實踐鍛煉上,一是注重把優秀年輕后備干部派到生活條件艱苦、工作基礎相對薄弱的鄉鎮經受鍛煉,提高他們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能力;二是注重把優秀年輕后備干部交流到情況復雜、工作任務較重的經濟管理部門或開發區接受考驗,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駕馭全局的能力。今年以來,先后有6名后備干部被選派到鄉鎮掛職鍛煉,擔任鄉鎮長助理,有4名后備干部交流到經濟管理部門或開發區工作,從而在后備干部得到鍛煉提高的同時,有力地支援了經濟一線。
三、強化監督,創新管理手段
通過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不懈地抓好后備干部的監督管理,促進隊伍的健康成長。一是推行民主監督制度。通過民主選拔和組織考核等程序,區委組織部將審定的年度后備干部名單通知所在單位黨組織,并在本單位一定范圍內公開,充分聽取基層干群意見,實施廣泛的民主監督。二是推行談話提醒制度。為增強管理的主動性,區委組織部要求所在單位班子主要領導每年和后備干部談話不少于兩次,幫助他們發揚優點,克服不足,防患于未然。三是推行年終考核制度。在每年年末或第二年年初,以所在單位為主、區委組織部為輔,全面考核后備干部的德、能、勤、績、廉,并形成考核材料,全面準確地反映后備干部一年的思想、工作、學習的實際情況,考察結果作為后備干部培養、使用、調整的依據。四是推行動態管理制度。在區委組織部和所在單位雙重考核的基礎上,對后備干部隊伍進行全方位調整充實,優勝劣汰,保持這支隊伍整體結構優化及先進性。通過2002——2003年度考核調整,相當一部分后備干部因年齡、學歷或自身素質和能力問題而被淘汰。在日常工作中,對經不住考驗的隨時調整出去,對政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及時充實進來。五是推行檔案管理制度。建立了區管后備干部管理檔案,打印了后備干部名冊,規范了申報、審批和登記材料,同時,將年度考核材料和個人述職報告(工作總結)一并裝入檔案,由專人進行日常維護和微機化管理。
四、備用結合,創新使用途徑
及時合理使用是后備干部工作的最終目的。區委堅持領導干部一般從后備干部中產生的原則,建立健全了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通過多種途徑和措施,促使后備干部早日走上領導崗位。一是擴大比例。按照未來三年領導班子建設的總體目標要求,對班子的結構狀況進行了分析梳理,明確了各班子配備年輕干部的數量以及非黨、女干部的比例和文化專業結構等,提高年輕干部在班子配備中的比例,最大限度地使用后備干部。二是優先使用。選拔領導干部,堅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并使用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同時打破身份界限和條塊限制,使優秀人才在更大范圍內得到調配和使用。三是超前使用。對領導干部職數已滿的班子,采取掛職鍛煉、助理制和“先進后出”的辦法,超前使用后備干部。四是創造崗位。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區管領導干部目標管理考核體系,結合“一年兩考”和日常考核,做好不稱職、不勝任現職崗位領導干部的免職等工作;結合干部任職年限和調整交流,做好改任非領導職務工作,半年來,共免職5人,改任非領導職務5人,騰出部分位置補充年輕干部。
截止目前,全區新提拔區管甲項干部23人,其中,區管后備干部21人,占新提拔總數的91.3%;平均年齡37.7歲,最小的只有25歲;具有大學以上學歷16人,占76.2%;“三種類別”干部7人,占1/3,從而使區管領導班子結構得到較大改善,整體功能得到一定提高。
中共沈陽市蘇家屯區委組織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