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國家族企業迭代的密碼,談中國家族企業傳承 |
企業管理:中國家族企業迭代的密碼,談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企業管理:中國家族企業迭代的密碼,談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企業管理:中國家族企業迭代的密碼,談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企業管理:中國家族企業迭代的密碼,談中國家族企業傳承,
? |
|
|
導語:家族企業的創業者,在希望第二代繼承股權這個問題上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們中2/3的人認為,聘用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還是由二代親自管理,要視情況而定。
(經濟觀察網 陳哲/文)家族企業素來是大眾眼中一個神秘的存在,而富二代也愈發成為輿論場上愈發火爆的關鍵詞。很多人可能并不會意識到,當他們被組合起來時,就是中國民營企業家圈層里最引人注目的話題之一:富二代如何接班家族企業。
如今,國內第一批家族企業相繼進入交接班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曾表示,“中國85.4%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未來5~10年大約有3/4的家族企業將面臨交接班的問題。”
2013年福布斯中文版的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7月,2470家A股上市公司中,1431家為民營企業,占比超過一半達到57.94%,其中家族企業占比為49.7%。2013年底二代完成接班的企業已經達到66家,交接班步伐加快。
接班對家族企業的意義非凡。對老一輩創業者而言,如何提高第二代的接班意愿,使得家族事業和財富得以順利的交接,自然是其考慮的頭等大事。從政府和社會的角度,家族企業交接成功與否,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研究顯示,在全球范圍內,70%的家族企業生命周期只能存續一代,30%的家族企業可以延續到第二代,15%的可以延續到第三代。這是一個并不樂觀的數據。
“中國企業在二代接班問題上,比西方要嚴重得多。(家族)企業的退出,將是未來中國最好的生意之一,”研究領導行為學的學者肖知興說,中國的家族企業換代面臨著 “二代家庭教育”、“二代是否有接班意愿”和“二代家族責任心”等問題。
福布斯的調查表明,A股企業中,二代接管經營業績普遍不如一代掌權時:盡管其主營收入符合增長達到一代掌管時的兩倍,但是平均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為2.5%,一代是9.9%。此外,在企業凈利潤率、ROE和ROA等指標上,二代掌權也低于一代掌權時。
瑞士一位專門研究家族企業的學者喬希姆.施瓦茨教授說,“家族交接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第一代不愿意淡出權力中心,且在培養接班人問題上未充分意識到自己應該做些什么造成的。”這在家族威權主義盛行的中國,可能是一個更為普遍的現象。
兩年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家族傳承研究中心,啟動了一項關于家族企業傳承的研究。“我們對114個家族企業進行了問卷調研,調研對象包括創始人、繼承人、非家族高管、財務/人力負責人等數百名相關者。”該研究負責人、中歐管理學教授李秀娟說。
中歐的調查發現,家族企業的創業者,在希望第二代繼承股權這個問題上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們中2/3的人認為,聘用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還是由二代親自管理,要視情況而定。
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亨健2012年正式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管理權外放給了職業經理人。其獨子何劍鋒并沒有成為接替者,而是作為主要股東進入董事會,并將注意力在集團之外的資本運營上。
何亨健說,“我很清楚家族管理的麻煩,從來沒有想走這條路,一個公司如果要公正公開透明規范,家族管理難以做到。”
上述調查還顯示,近2/3的創業者希望二代在接管企業前,最好現在外部闖蕩,包括在其他企業任職和自主創業。大部分都希望二代從基層或一線崗位做起。
現任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的許世壇正是這樣一個的例子。15年前,從海外學成歸國的他進入世茂集團擔任一線的銷售工作,其后,幾乎參與了所有世茂在上海重要項目的銷售主管工作,并一步步進入公司核心決策層。在正式成為世茂房地產的操盤手后,他將世茂的銷售業績帶到了新高。
“飾品女王”周曉光在培養長子虞江波接手新光飾品時,就有非常強的計劃性,她安排虞江波到企業各個部門歷練,并告誡他,“一是要了解自己的產品,而是要了解客戶和市場的需求,三是跳出來看企業,不能陷進去”。
在繼承者的層面,中歐的調查發現,影響其接班意愿主要取決于二代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年齡。二代教育水平越高,接班意愿越強烈。此外,接班人越自信、接班過程中成長經歷越豐富,那么他就越愿意接班。
中國最大的農牧業企業新希望六合掌舵人的接班,是一個充滿波折的過程。在最終完成接班前,劉暢經歷了自我創業、重進學校充電,擔任新希望行政、乳業、房地產、海外業務等多個崗位的過程。她從不愿意接手,到最終自信地從劉永好手中接過新希望的大旗,很大程度受到了這些豐富經歷的影響。
鏈接:《北京大學中國新一代企業接班人深造項目——家族企業傳承》
此外,企業交接過程中,家族觀念強烈和注重家族和諧的兩代人,也會大大增強二代接班意愿。在此過程中,和企業一把手、家族成員及公司老臣的關系,也與二代的接班意愿息息相關。
37歲時接班家族企業的新加坡萬邦集團董事會主席曹慰德說,“在過去(接班的)20年里,我一直在思考,我要把這個家族企業帶到哪里去?我為什么要接班?跟我有什么關系?我的生命和它一致嗎?”很容易看出,這些主觀追問,對接手并管理好一間家族企業的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
絲綢行業領頭羊萬事利集團的接班人屠紅燕說,“我在這個和諧的大家庭里已經十七八年了,從基層干起,向老員工拜師學藝。跟它一起成長,有一份感情在里面。我理解母親,欣賞母親,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可以在這個平臺得以體現。這個是很重要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