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肖彩虹老师“嫌贫爱富”事件怎么看? |
天津某中學教師,公然對比學生家長收入并因此涉嫌歧視較低收入家庭學生,她的行為,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目前,津南區教育局給予涉事教師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降低崗位等級、撤銷其教師資格,調離崗位,對學校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媒體調查發現這名涉事教師為區骨干教師、學科優秀教師、還曾被該校評為“最美教師”。歧視學生的“雷人雷語”與“優秀”“骨干”“最美”的嘉獎綁定在一起,更加令人咋舌與困惑。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當地有關部門對教師在考核、評定上的不足。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廣為人知的一句話。除了業務水平,師德師風也應當成為衡量一位教師是否“優秀”“美麗”的標準。教師的品德、舉止,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顯然,教師的業務能力可以通過學生的考試分數、取得的成績以及教師完成的其他業績指標來評定,容易量化考核。而一名教師是否擁有端正的價值觀、是否能夠“知行合一”、是否真正做得到“一視同仁”、對待不同的學生給予同樣的尊重與關懷,則需要建立更為科學的考評體系。
一直以來, 大家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事業”,說的很崇高,但也很空泛。
如果要反問一句:什么叫教育?教什么?怎么育?
一、關于這些稱號:
1、說明教課還是教得不錯的,或者說肖老師所帶班的成績是可以的。如果考試成績不行,在現有體系下,老師是很難獲得這些榮譽稱號的。
2、說明教師評價指標并不科學。教師的業務能力可以通過學生的考試分數、取得的成績以及教師完成的其他業績指標來評定,容易量化考核。而一名教師是否擁有端正的價值觀、是否能夠“知行合一”、是否真正做得到“一視同仁”、對待不同的學生給予同樣的尊重與關懷,則需要建立更為科學的考評體系。
3、重點班問題。肖老師說: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學生,要么家里是當官的,要么家庭條件都很好,父母都事業單位的,都極為有素質。這應該是真的。大城市里學校多,學校在社會上是有排名的,幼升小、小升初,好學校報名人數遠遠高于招生人數,學校都在掐尖,是事實。怎么掐?一是看孩子家庭背景家長情況;二是看孩子簡歷,是的,很多小學生就有閃亮的簡歷包裝,各種特長、各種比賽名次;三是花錢托人找關系;教育軍備競賽、內卷嚴重。最近兩年在教育部推動下,不少城市推出機器派位、就近入學政策,情況改善了不少。
(從2020北京海淀區小升初政策,看學區房的價值)
二、關于嫌貧愛富:
肖老師說: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學生,要么家里是當官的,要么家庭條件都很好,父母都事業單位的。都極為有素質。別怪我瞧不起你。XX的媽媽一年掙的錢比你媽媽50年掙的都多,你們素質是一樣的嗎?它能一樣嗎?……大家可以聽一下完整版。有錢和有素質本來是兩回事,肖老師混為一談!
但真正的嫌貧愛富是什么樣的?你家有錢,所以對你孩子特別關注。你家沒錢,對你孩子不聞不問。畢竟,老師是在讓家境清寒的孩子,端正學習態度,跟上班級節奏別拖后腿(當然,這也關系到老師考評)肖老師三觀是有問題,但對于窮人家的孩子,最慘的是被放棄。
其實,如今這個社會,越是窮人,越不理解,他們往往就覺得:是你老師沒好好教我家孩子,是你嫌貧愛富,是你勢利眼……
古今中外,其實社會本就是歧視的、分階層的,只不過這種話任何有政治敏感度的人都不會直接說出來而已。這樣價值觀的老師,我想很多人都是見到過、體會過的,確實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里話,也反映了社會現實,更刺痛了廣大普通勞動者。這個肖老師最大的錯,也不過就是把一個殘忍的真實世界,過早地、過于直白的展現在了孩子們的眼前。
(好老師都會煲雞湯、最好的老師都是騙子!)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受人尊敬,也是最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所以才會掀起這么大輿論。因為我們這個社會無論如何發展,都不能給孩子灌輸這樣的人生目標與意義。
三、簡單說一下事件起因。
老師上課講題,經常有學生學習不認真、不聽題還說話,這幾個學生成績也不好。完整錄音里,老師批評的意思是:這些學生家庭條件不好,家長對孩子教育不夠、忙于生活不管孩子,孩子理應好好學習,但學生不爭氣,愛說話,不學習,老師說,這樣學生也丟父母的臉,也說明父母沒層次,這樣家庭就是素質不高。
老師也對比了學習好的孩子,點了幾個名字,說XX人家有錢,家庭條件好~家長重視學習~孩子也認真聽講~學習也好。是在這種情況下說的家長有錢沒錢這個問題。
用家長的窮富來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家庭經濟不好的孩子更應該好好學習~才對,但是恰恰他們上課說話,不愛學習,這并不是簡單的嫌貧愛富。單看老師的話是很直白。同樣的意思,如果老師換一個表達話術:《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就不會變成老師嫌貧愛富、歧視窮同學了,而是一碗大家喜聞樂見、勵志滿滿的雞湯。
高情商表達1【反面】:美國德州大停電,市長言論引眾怒!
突然聯想到上周美國德克薩斯大停電,被迫辭職的市長。德州遭遇寒潮大范圍停電,他說:受夠了那些尋求施舍的人,沒有電沒有水,就應當自己想辦法,坐在家里等救援的是沒有能力的懶惰者,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滅亡,期待政府提供幫助是某些“社會主義政府”。市長言論引起廣泛批評,在輿論壓力下已經辭去市長職務。
博伊德所說的一切,其實就是美國官員的心里話,只不過高情商的官員會說:聯邦政府的幫助正在到來,大家要努力克服停電帶來的困難,我們正在努力!!!其實,兩周之后,寒潮過去、電力恢復,大家也就不了了之了。
高情商表達2【正面】:(“返鄉核酸證明”九九八十一問?)
春運期間“返鄉核酸證明”,低情商、高情商、頂級情商的不同表達...
歧視哪里來的?學校里到底該競爭什么?
學生入學,家長信息的填寫就分出三六九等來了。有錢、有勢,和有素質本來是兩回事。
學習階段的競爭,是找到和發現“自我”、是內在性格的尋找和塑造。有些孩子在這樣的競爭中越戰越勇,有些孩子敗退下陣來,有些則根本無心上陣。無論如何,這都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無意識的蘇醒,在建立對輸贏的態度中,去發現自我的性格,自我的愛好,探索競爭和合作中人和人的關系。
老師的職責很重要一部分應該是幫助孩子的“無意識”轉向自覺,這是啟蒙的前提,這是教。覺知自己的感受和態度,拓展人生長度和韌性的前提,這是育。否則,如果學校是做生存意義上的競爭,永遠有比你強的同學,比你爹媽牛的家長,那還教育個啥嘛。
一個老師,高舉攀比、功利的達爾文價值觀,以“為了孩子”的名義,實則是自身被社會內卷,被工具化,而全無自知自察,進而合流,又去卷入孩子的靈魂。
四、家校生態環境:
學校建立的家校聯系群,今天可以到A爸爸的單位參觀展覽,明天可以讓B媽媽作為行業代表來校演講發言,后天C媽媽又送來了好多特色小禮品……老師也把ABC夸成一朵花。
更別說,教師節來臨之際,老師會專門讓學生帶話給家長:“別送花送賀卡,浪費。”中文博大精深,看你如何理解。
中國本就是一個人情社會,你的孩子在人家手下管著,只要你通一點人情世故,你如何與老師建立聯系?
一定程度上,是我們把社會上的那一套也放到了學校里,拉低了自己,也教壞了老師。
也許,在把老師變成“勢利眼”的過程中,我們都難辭其咎。
但,當越來越多的老師都開始變得這樣勢利,那才是我們所有人的悲劇。
而當本該言傳身教的老師也開始變得勢利,那得給孩子們的心里種下多么畸形的種子?當勢利變成了現實,課堂教育的公平又如何能得到保證?
四、階級問題。
我們當年政治課學的是:階級斗爭雖然已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但仍然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
這里所說的“一定范圍”是指:政治領域、經濟領域、文化領域、和社會生活領域。
前不久,拼多多回應員工猝死:“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引發廣泛討論。
肖老師這話也同樣是一種“真相”,經濟差50倍,屬于階級差距了。很多人就是以此衡量和評價“素質”的。這也是豪車、奢侈品、名牌包包…這類商品價格的底色邏輯。
用王朔的話說:什么是成功呀,不就是掙點錢,讓sb們知道嗎?
從2020北京海淀區小升初政策,看學區房的價值
茅臺白酒院士面面觀,幾個核心問題!
怎么看人民日報《善待你所在的單位》?
好老師都會煲雞湯、最好的老師都是騙子!
王福重老師:虛偽的教師節!
老師,本來只是教書先生,遠遠達不到被高于其他職業更加尊敬的要求,怎么辦?加點其他的:你得教書育人、安貧樂道、且無抱怨之心,蠟炬成灰淚始干,把畢生的精力獻給光榮偉大的教育事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