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以来,北大清华留给国人的是什么? |
改革開放以來,北大清華留給國人的是什么?
北大、清華本是百年名校,在國人心目中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任何人也曾以到北大、清華接受過教育為榮。國人也屢屢被其輝煌的歷史、過去的耀眼光環(huán)所蒙蔽,還認為北大、清華是過去那樣的清純。孰不知過去的那個家里的爺爺、奶奶、大伯、小叔吃苦耐勞、有社會責任感,在社會上贏得很高聲譽,可是其孫子們和后來的繼承人卻是紈绔的“八旗子弟”,霸占著祖宗的老宅子,卻干著為人所不齒的勾當!如今已是今非昔比、面目皆非浪蕩公子!今天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自改革開放以來,北大、清華留給國人的是什么?這兩個“敗家子”究竟在干什么?
一、留給中國的是中國頂尖級的人才大量流失。我們可以看一看北大、清華畢業(yè)的學生有多少在國內(nèi),他們的夢想和志向在倫敦、紐約,向往著外國的月亮!北大、清華培養(yǎng)的學生大部分出國,在為其他國家做“奉獻”。實實在在留在國內(nèi)的有多少?我們可以算一算!
用一個不恰當?shù)谋扔鳌案改盖Х桨儆嫛⑶寥f苦、節(jié)衣縮食供養(yǎng)家里最有出息的一個兒子讀書,教他知書達理,期望他在將來承擔起振興家族的責任;結(jié)果這個耗盡家里積蓄,學業(yè)有成的兒子成了“白眼狼”。他跑到別人家里當女婿,完全忘了曾經(jīng)因他的成長,導致居家赤貧,而又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姊妹、貧困潦倒的父母”。清華、北大近30年來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
二、留給國人是浪得的虛名。如果說北大、清華是名校,那時“五四”運動是時期,由蔡元培帶來的教育改革,誕生一大批大師、知名學者,例如王國維、趙元任、劉半農(nóng)、馮友蘭等;如果說北大、清華是名校,那時在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他們又為中國的國防、經(jīng)濟培養(yǎng)一大批人才,例如“兩彈一星”的元老們;例如結(jié)晶牛胰島素的合成!那時的北大、清華是全國精英匯聚的地方;那時的北大、清華是激勵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凝聚著中華的國魂;那時的北大、清華是全國莘莘學子莫不向往之的圣地;那時的北大、清華是全國千萬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神圣教堂!
可以現(xiàn)在,我們清清盤子,改革開放30年來,清華、北大留給國人的是什么?有大師?還是有主要的貢獻?還是偉大的理論貢獻!還是有高質(zhì)量的學生?沒有!浪得虛名,靠著前人的名聲過日子!就如同魯迅筆下的阿Q“我以前曾經(jīng)闊過”,可是阿Q最后還可以到“土谷祠”寄身,至少還有一個“土谷祠”。我們要問北大、清華還有什么地方可以“寄身”?
三、留給國人的是滿身銅臭和不要臉。現(xiàn)在的北大、清華只認得孔方兄,只認得鈔票!確確實實在執(zhí)行“以經(jīng)濟建設(shè)為中心”的基本國策。學校除了國家應(yīng)給的經(jīng)費以外,不擇手段的從銀行貸款、融資,還美其名曰加大辦學力度!高校開許多公司、搞許多產(chǎn)業(yè),還美其名曰“產(chǎn)業(yè)化”。高校的斂財手段卑鄙而下作,不擇手段,能撈就撈,能誆就誆,能騙就騙!我們不說別的,就說清華大學,聽說有2000家公司,今天清華紫光、明天清華同方、后天清華同仁,上市公司就有幾十家之多!總之林林總總,本來清靜的校園成為“孔方兄”較力的場所,能有結(jié)果嗎?
這還不算,清華還搞許多文憑批發(fā)公司,今天博士課程培訓班、明天高級經(jīng)理研討班、后天EMBA速成班,給一群智力低下,年輕時不學得紈绔之徒,又要豬鼻子插蔥裝象的人提供所謂的“鍍金”機會,裝扮門面。只要有錢,就可參加清華大學的許多培訓班,獲得一個一文不值,一無用處的速成文憑,然后再社會上招搖撞騙!清華大學也象一個恬不知恥的貪財之徒也沉沉地撈上一把,總之潘金蓮愛西門慶,一個好色一個好財,可謂魚入深潭,相宜得彰。
清華大學在社會上所謂的合資辦學,所謂的二級學院,打著教育的幌子,扯著教育產(chǎn)業(yè)化的狐貍皮,干著撈錢的勾當!!
北大更可惡, 這幾天在重慶搞一個所謂EMBA班,要求參加者資產(chǎn)超過5000萬元!實在可笑!難道北大窮的只剩下“賣臉”的地步?或者說壓根就不要臉!
難道北大、清華就知道不明不白發(fā)財致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難道你們就不明白?你們在用什么樣的方式致富呢?如果所得難聽一點,你們在用自己的名聲致富,在用自己的人格致富,再用自己的沉淪的道德致富,在用自己的良心在致富,這樣的致富方式,你們有臉享受嗎?如果說妓女使用自己的肉體致富,你們在用自己的什么致富?你們的方式和手段不如妓女
四、留給國人的是花著國人的錢,干著千古罪人的事。一個民族的沉淪,先從道德開始沉淪,高校本來是一片凈土,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良好的道德和社會責任。孔子曰:學而優(yōu)則仕。培養(yǎng)的人才要擔當起修身、養(yǎng)性、齊家、治天下的責任。可以我們現(xiàn)在的“北大、清華”在干什么?他們培養(yǎng)的“人才”,要么遠走他鄉(xiāng),去享受所謂的“西方文明”;要么不擇手段撈錢,唯利是圖;要么招搖撞騙,無所事事;這就是中國“最好的高校”留給國人的遺產(chǎn)!
我曾經(jīng)說過“中國最大的錯誤不在于鴉片戰(zhàn)爭被人屈辱,不在于100年的沉淪、也不在于一場革命的破壞、更不在于損失幾十年的發(fā)展時間和機會。如果說毛澤東留給中國的人口問題需要500年才能解決,那么現(xiàn)在教育的失敗及其后遺癥,需要1000年也難以解決。
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大家知道教育目的就是學習前人的優(yōu)秀的東西,創(chuàng)新更好的東西,孔子云:溫故而知新。
古巴比倫王國曾經(jīng)輝煌一時,聽說衰敗于性混亂;中國高校教育的失敗及其遺產(chǎn),將會給中華民族帶來1000年的沉淪!“
那么我要問:北大、清華你們在試圖強盛中華民族,還在讓他盡快沉淪!中國有著兩個“敗家子”,簡直是千里難容!
8月19日修改于巴山秋池 .作者: 伍德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