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2分 |
注冊:2009-5-20 |
發貼:735(428主題貼) |
登錄:1135 |
|
|
為什么打人的一個月才刑拘?問題分析 |
很多人質疑,案發6月6日,為何一個月后才進行拘留?為何不能先行行政拘留呢?這得結合案發的較為復雜的背景來看,確實不是那么簡單的。
根據警方通告,受害人報警的時間是6月12日12時許。也就是說,案發的6月6日晚上,王晉年和吳美蓉都沒有報警。吳美蓉當時撥打過120,但沒有撥打110,如果有報警記錄,通告里必然會交代,因為很容易調取。吳美蓉的就診時間是6月7日,發現有新發的壓縮骨折。壓縮骨折與橫突骨折的區別,是橫突骨折多為直接外力,而壓縮骨折比較符合視頻中的碰倒。在案發五天后的6月11日,王晉年去某部隊醫院就診,于是有了第一份診斷證明。隨后6月15日,他再去積水潭醫院就診,于是有了第二份診斷證明。這兩份證明對骨折的描述是有差別的。
我就此咨詢過一些法醫專家,他們對此不無爭議。鑒定時除了看診斷報告,還要看掃描片,看動態影像資料,看人身的活體。
有的法醫就指出吳美蓉的腰椎性質明顯有問題,王晉年肋骨骨折要看骨痂,輕傷二級的鑒定意見非常勉強。我不是法醫專業,無從置喙,專家尚且爭論得不可開交,警方稱“應當依據肌體損傷及修復的臨床情況進行影像學復檢,才能進行正式傷情鑒定”,也是謹慎的做法。所以,直到7月5日,王晉年復診后才作出輕傷二級的鑒定意見,慢~也是有客觀原因的。
眾所周知,因為敏感的時間節點,對一個敏感部門的重要人物直接進行拘留,肯定是有顧慮的。更重要的是,受害方沒有及時報警,要求嚴懲的意愿當時并不一定很強烈,應該也是想留下調解的空間。畢竟按警方通告是酒后“發生口角”而已。實際生活中輕傷害案件調解的也比比皆是。這種案件,屬于可上可下的,關鍵還是看傷情鑒定和受害方意愿。
6月12日警方受理報案后,調取了案發現場的視頻錄像,并進行了固定。這個視聽資料,是本案的重要證據,一般而言,不會給當事人,是要直接入卷的。那么王晉年是怎么拿到監控視頻并得以在互聯網上公布的呢?一種可能是報警之前通過小區的物業,直接拷貝了視頻。這種可能性有~但比較低,去物業查看監控的要求一般會滿足,但要拷貝涉案視頻,往往需要公安部門出面。第二種可能是公安機關在調取視頻后,有人復制給了王晉年,并默許了其網上傳播。其實到這一步,事態已經走向“事件”,張陶及其所在單位都無法左右了。
如果按照最初爆料的內容,張陶是否要求兩位受害人推薦院士,目前雙方各執一詞無法查證,但警方要查實也不難,畢竟有多人在場。而“連續毆打老院士一個多小時”,“打成重傷”,這些基本上是被否認了。
另外,現在小區安裝的監控視頻應該是有圖像和聲音的,為什么傳播的視頻只有畫面,卻聽不到聲音?是因為本來就沒有錄音,還是被后期處理掉了?視頻有沒有剪輯,有沒有消聲?如果說案發時雙方發生了爭執,那真實的爭執到底是什么?在錄像中有沒有體現?糾紛發生前,雙方有沒有短信或微信聊天記錄?能不能從中查到宴請的背景以及糾紛的性質?吳美蓉全過程都在,應該是了解基本事實的……這些可能都需要公安機關查證。
一個月才刑拘,現在網上有人故意傳謠,說張陶背景很深,扯到主席的護衛,扯到上將,說張陶是紅三代云云。可是,我從可靠渠道了解到的是,張宗遜只有孫女沒有孫子,陶斯亮也沒有嫁給張宗遜的兒子,兩家沒有任何關系。網傳的“上將之子”張陶與將軍年齡只小14歲也不太符合邏輯。張陶是農村靠讀書出來的,根本不是什么紅三代。但就是這樣的謠言,很有市場。如果他真有那么深的背景,我想也不至于視頻滿天飛,單位內部的一份文件也傳得到處都是,王晉年的司法鑒定7月5日出結果、當天刑拘張陶,警察哪有包庇或拖延?很顯然,因為個人的魯莽行為,組織上是要做切割的。
網上流傳《吳美蓉院士給母校的一封信》是這么回事?
誰信誰傻!
這封所謂的院士信件離奇蹩腳、漏洞百出,時間也沒有,那么多記者想采訪她被婉拒卻給校友寫求助信?明顯是偽造的!大概率是法輪子編的——連擔心被暗殺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這明顯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跑到外國的那些輪子們的思維和術語。
現在網上有些個“網紅”律師自告奮勇,表達要代理兩位院士,其實刑事案件被害人一方是由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代表,通常不大需要律師,嫌疑人更需要律師。若本案不是指定法援,家屬可以委托律師的話,我倒希望能有擅長刑辯的專業律師能代理張陶,搞清楚事實真相。真相遠遠比網上振臂一呼的譴責“打老人”來得重要。打人是板上釘釘的,承擔相應責任是必然的。但是,讓輿論場中的“壞人”也獲得公平公正的申訴機會,而不是被輿情裹挾,應該是法律人孜孜以求的目標。
看看各位的相面能力:
這件事的詭異之處還有,炒作時間段是7月1日-7月4日,7月1日是什么我不用說了,7月4日是我國空間站宇航員首次出艙的高光時刻!執行任務包括安裝和操縱全景相機,這是以前的各國航天員從來沒有做到的事情!
結果天上的三名航天工作者在為國爭光、地上的三名航天工作者在酒后打架!
流量對沖!
你要是認為洶涌炒作“航天老總打院士”的背后沒有水軍特務的話、那也太傻了一點!
看看標題黨:
《航天書記張陶評院士不成,重拳出手,痛毆兩院士致重傷》
《張陶打人事件:莫非真的是刑不上大夫》
《航天董事長毆打兩院士致重傷,為什么仍然逍遙法外》
《官員毆打院士,請嚴查保護傘》
《暴打兩位國寶級院士,居然也需要保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