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8848hr,巔峰培訓網

    Home | 管理咨詢 | 職業認證 | 公開課 | 企業內訓 | 培訓師資 | 培訓搜索 | 北大研修 | 清華研修 | 分類廣告 | EDP

    巔峰培訓論壇 > 培訓游戲|故事|段子|音樂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今日貼數:7835 |主題總數:77151 | 帖子總數:80078 | 會員總數:2538

    最新貼子 |  熱門貼子 |  搜索貼子 
      本版搜索:  
        您是本貼的第 28240 個閱讀者  
      主題:科學解釋:越是無知的人為什么越自信? 2019/12/10 17:41:22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10分
       注冊:2006-8-14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登錄:3776
    1  
    科學解釋:越是無知的人為什么越自信?
         一個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隨著閱歷的增長,我們越懂得這樣一個道理——不要和腦殘爭論。
        
         因為,有科學研究證明,腦殘是真的意識不到自己是腦殘。
         1995年的一天,一個名叫McArthur Wheeler的青年大搖大擺地搶劫了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一家銀行。當他被捕后,看著監控錄像突然難以置信地說:“可我臉上是抹了檸檬汁的。 
        
         原來,有人曾告訴他,只要把檸檬汁涂在臉上就能對監控攝像頭隱身,對此,他深信不疑!
        
         這種腦子對我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但請別罵他“傻叉”,他可能會覺得很委屈,或者還會理直氣壯地反駁你。
        
         這并不是個笑話,而是個真實存在的心理現象,而且還不是少數,而是無處不在。
        
         1999年,兩位心理學家Dunning和Kruger對此現象進行了研究。
        
         他們做過四個實驗,結果震驚地發現: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邏輯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總是高估自己:當他們實際得分只有12%時,卻認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他們把這個現象稱之為“達克效應”(也叫鄧寧-克魯格效應)。
        
         “達克效應”的實驗走勢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這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的結論,而且還用這些錯誤的結論推導出更加離譜的其它結論,但卻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知,也無法辨別和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優勢和虛幻世界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又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更無法正確地認知自己所處的世界。
        
         簡言之,越是愚蠢的人,越自以為聰明——不是在撒謊或逞強,是真的打心底里這么覺得!
         這一研究結果還獲得了當年的“搞笑諾貝爾獎”。
        
         別誤會,這個獎是很正經的,評委中有些還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后發人深省”的研究。
        
         這一現象其實細思極恐,因為我們也許都在高估自己還不自知!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這并不只是在說無知的人,能力中等的人往往更容易產生強烈的高估,因為他們或多或少存在一兩個維度的優勢,便更容易“得寸進尺”,高估自己。
        
        
         冒充者癥候群
        
         “吉米雞毛秀”曾經在德州一個音樂節現場做過一個惡作劇。
        
         記者隨機采訪了兩個女孩,問:“你們覺得Doctor Shlomo樂隊怎么樣?”
        
         “是我最喜歡的樂隊!”
        
         “沒錯,今年特別燥!”
        
         但是,這個樂隊名是記者編出來的,取名自一部百老匯歌劇———其實這個樂隊根本不存在!
        
         “去參加音樂節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驕傲,即使他們其實并不真正了解新的內容是什么。”
        
         這就是典型的“達克效應”,生活中這種現象其實很常見。比如有的人對任何話題都能侃侃而談,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為聽者的我們,有些領域確實所知不多,都判斷不了他說的有幾分真假。
        
         要么一臉懵B地崇拜,要么鄙視他“裝”。但換個角度想,他大概率就是個自以為是的嘴炮。
        
         可能了解過一兩個詞,就能自己夸口出一門學問。(量子、暗物質、區塊鏈……)
        
         這種人,在知識洪流的“尾氣”里中毒太深,出現幻覺了。
        
         宋朝有一個叫鐘弱翁的縣令寫得一手爛書法,卻自認為很好。
         他無論走到哪里,總是要對一些名牌匾額上的題字進行肆意地批評,并想方設法讓自己重寫。
         一天,他看到一個寺廟閣樓的題匾上有“定惠之閣”四個大字,但是落款處的人名被灰塵掩蓋,看不太清。
         他又是一頓批駁,叫人把匾額摘下來,自己要重新賜字。
         礙于他縣令的身份,即使僚屬和僧侶們都覺得那題字寫得很好也不敢違抗。
         然而,擦去灰塵后發現,落款赫然寫著一代書法大家顏真卿的名字。
         鐘弱翁尷尬了一會兒,又對僚屬們說:“這么好的一副字,不刻成碑文多可惜啊!
         所以有時候,對于一些自信十足的腦殘,又無從指責時,靜靜看著就好——他早晚會自取其辱,被狠狠地打臉的。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拉著二胡,何修禮書記如癡如醉)
        
        
         知道的越多,越能發現自己的無知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 of Elea)的學生有一次請教說:“老師,您的知識比我的知識多許多倍,您對問題的回答又十分正確,可是您為什么總是對自己的解答有疑問呢?”
        
         芝諾順手在桌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圈,并指著這兩個圓圈說:“大圓圈的面積是我的知識,小圓圈的面積是你們的知識,我的知識比你們多。
        
         這兩個圓圈的外面就是你們和我無知的部分。大圓圈的周長比小圓圈長,因此,我接觸的無知的范圍也比你們多。這就是我為什么常常懷疑自己的原因!
        
         芝諾的觀點,此后被總結為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越能發現自己的無知。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想想自己剛了解某一事物的時候,總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比如剛學會吹響笛子,就激動地覺得自己是個樂器天才。
        
         但你若去問那些學了許多年樂器的人,他們往往會說,自己不擅長樂器。這并不是謙虛,而是因為當他們深鉆許多年后,真的認識到了其廣博和自己的許多欠缺。
        
         這就是所謂初學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懷疑人生。
        
         隨著學習的繼續深入,大多數人會逐漸發現自己的不足。這其實才是一個很合理的過程——在經歷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終于對自己的能力有較為準確的認識。
        
        
         “無知五分之一法則”
        
         美國的《赫芬頓》郵報曾做過一項民意調查,向公眾提出一些非常離譜的觀念,比如:
         太陽圍繞地球轉、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資方式、個子越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讓他們作判斷。
        
         但結果卻表明:每一條離譜的觀念都有20%左右的人會盲目相信。
        
         這就是著名的“無知五分之一法則”,也就是說,無論一個觀念多么的離譜可笑,在全世界總會有20%的人盲目的相信它,有些人知識的匱乏、認知的障礙,其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說,不要與思維不在一個層面上的人爭辯,那只能是雞同鴨講,白白浪費時間。
        
         當年,孔子忍著惡心奉承兩個毫無學識的老頭,就是深知這點“遇到這樣的人,趕緊哄騙他們早早滾蛋就是了。還招惹他們干什么?”所以人們常說,對付一個笨蛋最好的態度,就是恭維他們,讓他們越來越飄……然后自會被收拾的。捧殺不就是這個道理?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高曉松的觀點并非獨創。2000多年前,有學生問孔子怎么種田,孔子冷冷地說:“你去問老農吧”。相比之下,畢德哥拉斯就非常不客氣了。有個學生問他:“幾何學有什么用呢?”,他就生氣地說:“給你幾個錢、你走吧。 你只知道世俗的東西!” 至今,耶魯和復旦也有類似的觀點,復旦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自由而無用”。
        
         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總體上說,我本人非常反感把“有用”“無用”對立起來看。在我看來,無用并非真的無用,而是老子說的“無用之用”。
        
         過去可能主要指的是非物質用途,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而現在還包括在短期內無用、無法直接創造經濟價值。非歐幾何、相對論、量子理論在產生的時候,沒人知道它們有什么用途。甚至至今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我們搞探月工程有什么用處。但是,對它們的研究人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知識、和工程技術,而這些正在變成無價之寶。精英們應該去追求的,就是這些“無用之用”的東西。
        
         鏈接《一些常見的誤解,士人教育與匠人教育
        
         羅素的一句名言:“這個世界的麻煩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總是充滿疑慮!
        
         莊子談到了這個問題,說“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
        
        
         《一些常見的誤解,士人教育與匠人教育
        
         《一個千古之謎:墨家為什么會消亡?
        
         工信部司長給澳門賀一誠批“黑白”電視如何看?
        
         粉絲經濟太瘋狂,網紅明星帶貨你怎么看?
        
         衛報:為什么應該撤銷和鏟除商學院?評論
    2019/12/10 17:41:22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1/0 頁 每頁 10 貼 本主題貼數 0   分頁: 轉到
    管理選項:  刪除  | 總置頂  | 置頂  | 精華  | 普通  | 轉移該貼到: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用戶名:  密碼:
     主  題:* 不能超過50個漢字或者100個字符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居中 空格 超級鏈接 插入圖片 插入Flash 飛行的文字 移動的文字
     

     
      
     
    高層管理者培訓與發展服務網-EDPSP.com
    地址: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東樓
    聯系電話:010-8243115O 站長QQ:30989665
    巔峰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48987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欧美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国产一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欧美亚洲日本久久精品|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v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一区在线精品欧美玲|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