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民主化管理——企業管理的重大誤區 |
本文分3部分:
1、民主化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誤區;
2、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黨要領導工人共同管理民企、共享民企發展利潤;
3、部分網友觀點;
一、民主化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誤區;
民主,是許多“有識”之士熱議的話題。時下,許多企業管理咨詢師亦把“一人一票”的政治生活模式搬上培訓講堂,甚至把“民主化管理”定性為解決企業發展問題的關鍵。那么,民主化管理真的能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嗎?答案其實就三個字:不靠譜。為什么不靠譜呢?簡要分析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民主的本質是什么?
民主的本質是基于利益平衡的權力分割,是一種政治生活方式。企業雖與政治關聯,卻是一個經濟體而非政治體,如果在企業中搞民主化管理,等同于讓一群人在企業主面前搞利益平衡和權力分割,這靠譜嗎?
第二個問題:民主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從宏觀上講,民主的表現形式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從微觀上講,民主的表現形式是一人一票的決策表決。有一點可以確定,想在企業中搞選舉和被選舉肯定是件不靠譜的事,至于在企業中對重大事項搞一人一票的決策表決,想必企業主會極為揪心:我投資的公司憑什么要讓別人來決定自己企業的命運?
第三個問題:企業中的民主決策能確保決策正確嗎?
有個論點可以確定:民主決策無法規避風險。正確的決策源于對真實情況的準確掌握,而不是源于民主的意見。如果一群人坐在一起舉舉手就能作出正確的決策,那真的就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舉手”,況且,任何人思考問題、表達意見都要受到“屁股決定腦袋”法則的影響(在什么位置說什么話,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再者,任何人表達自己意見時,無論動機是什么,都是以維護自個的根本利益為首要前提,而絕不是以事情的真實情況為首要前提。從此角度講,企業中的民主決策不僅不能規避風險,甚至會帶來風險。
第四個問題:企業民主決策失敗的后果是什么?
企業民主決策過程中,除企業主外,參與決策者多是“拍腦門決策、拍胸脯保證”,一旦決策失敗便是“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最后留下企業主獨自一人在寒風中無限凌亂。中國有句話叫“國破家亡”,因為有國才有家,但在經濟生活中并不存在“有企業才有家”的問題,即使有也只有企業主的家。企業破產,參與決策者可以另謀高就,而企業主卻要獨自吞下事業失敗、負債累累、家道中落的苦果。
第五個問題:如何確保決策正確?
如前所言,正確的決策源于對真實情況的準確掌握。比如,企業要投資某個項目,首先就得對這個項目的市場前景和競爭形勢有個準確掌握,如果是“感覺良好”“自信心強”地拍腦門決策,結果就是腦門要被門夾。因此,決策前,首先要深入對問題進行調查了解,切實把真實情況掌握清楚;其次,話說“橫看成嶺側成峰”,為避免角度誤差導致情況掌握不準確,還要積極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看法;最后,在聽取各方面意見和看法過程中,為防止出現“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的問題,還要重復進行補充調查,最后自己拿主意。調查了解也叫調查研究,聽取各方面意見就是走群眾路線,自己拿主意就是獨立自主,調查研究、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什么?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作者:東堂策)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4/e5b60332e6ad47adb3e17cd91c4455d6.jpeg)
二、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
“黨要領導工人共同管理民企、共享民企發展利潤”
9月11日,全國“深化民營企業民主管理,增強創新發展內生動力現場會”在浙江杭州傳化集團召開。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表示,民營企業要堅持職工主體地位,以職工為本,讓職工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共同參與企業管理,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有些媒體改為利潤,沒有大毛病)。
邱小平在會議上說,廣大企業面臨新的發展環境和發展任務,這就要求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通過不斷深化民主管理,促進職工與企業機制共建、效益共創、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人社部官網: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
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1809/t20180913_301045.html
新京報: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8/09/19/506317.html
三、部分網友觀點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這個前提下做到更多的民主那是好事;但是設立黨支部,黨來領導是什么鬼?
公權不能私用,私產不能公有。這是現代文明的基本規則。
有網友神回復:我們不要求參與民營企業的民主管理,因為那是人家私有的;我們要求參與國有企業的民主管理,這才是我們大家的。
有個民營企業老板看了邱小平副部長說的這番話,月餅都吃不下了,連月亮都開始模糊起來……
中國經濟發展走一小段彎路,可能億萬人一輩子好日子搭進去。心驚膽戰!
請問,民營企業職工是企業的出資人嗎?職工持股嗎?職工是企業股東嗎?如果都不是,那么,對不起,根據公司法和現代企業治理規則,就無權參與企業的決策與管理。職工與企業的關系是雇傭關系,是勞動關系,是契約關系。職工為企業工作,企業發放薪酬,就是這樣一種關系,怎么可能喧賓奪主要管理企業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很多方式方法,企業股東們心若明鏡,基本不需要“邱部長們”操這份心。
韭菜割完了,又要大肆砍樹了?
生態好了,自然草長鶯飛。政府的最大功能不是制定發展規劃,應該是維護社會生態良好運行!
不需要你們指手畫腳,不需要你們去企業調研,不需要你們去招商引資,不需要你們指示精神,不需要你們開會討論,不需要你們這是最重要的,不需要你們宣傳寶貴經驗……企業家從來都是自立更生,沒有你們只會更好。
李嘉誠,確實站得高、看得遠~~
其實民營企業也需要工會,否則資本家對員工的剝削也是很殘酷的,比如說沒完沒了的加班。為什么在中國大家都想進體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企對員工的盤剝不受制約,處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殘酷階段。
職工原本就具有管理公司的權利,《公司法》第51條明確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監事會中,職工代表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公司的發展不能忽視職工的權益,即便是國有獨資企業,也不例外。
但這不代表公司的成果和利潤,必然由職工分享,公司利潤一般是按照《公司章程》約定,分配給股東。
邱部長的發言,符合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但也要顧及發言的影響,對于公眾的疑惑和輿論質疑,應該予以說明與解釋。今天的股市是下跌的。
企業向人社部門,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勞動者在市場關系中處于弱勢地位,人社部門對勞動者偏向保護,以人為本,是合情合理的。但也要尊重市場規律,公司的自治。公司有一套自己的框架與運行邏輯,股東、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的設置,是經過市場經濟打磨后的產物,不以行政力量轉移。官員們根本不懂民營企業的困難,少用什么“XXX成功經驗充分表明、yyyy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這類腔調做領導訓話,還是科學論證后再講,比較科學。
民企的合法權益,受《憲法》保護。《憲法》第11條規定:“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很容易讓老百姓覺得,前面辛辛苦苦四十年做了一個蛋糕,到想吃的時候,忽然蛋糕縮小了。甚至自己的蛋糕變成別人的了。這樣可不行。會出大問題、很大的經濟問題,甚至引發劇烈的社會動蕩。
回顧歷史,從建國初三大改造公私合營到改革開放,經濟的騰飛,物質條件的改善,是不言而喻的,在黨的帶領下,民眾的幸福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水漲船高。
莫以小平始,又于小平止。
股市持續低迷,誰在A股掃貨?國進民退?
財政部,大伙兒喊你減稅呢!
官學商群星云集2018“經濟50人論壇”非典型解讀
90后員工說“那你辭退我呀?”70后領導懵了…
如何看?特朗普說美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s://i1.wp.com/tvax2.sinaimg.cn/mw1024/61010c0ely1fvlqbw83vlj208w050tb3.jpg)
幾個問題一定要搞清楚:
1、股東&員工;
2、民營&私營;
3、管理權&所有權;
4、分配&共享;
5、員工50人以下&員工500人以上,企業的“民主”是不一樣的概念。
民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公司”這就意味它并不是某個人的,它是各位股東共有的,同時這個企業也是一個社會公共體系一部分,它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把它完全等同承擔“無限責任”的私營企業,也是不太恰當的。
在這個企業里,進行管理的,不單純是老板,而是一個管理團隊,這個管理團隊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人是職工代表、有人僅僅就是員工。
一個企業發展了,掙到了錢,是只給股東們分了,還是要讓員工們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我想經營決策者們自有思路。股東們要有回報、努力工作的員工更是應該得到回報,他們得加薪,得有較高的收入。雖然需要董事會批準,但是經營團隊應該拿出獎勵員工的辦法。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很好的解決了分配問題,這個企業才讓更多優秀人才看到機會,愿意加入,愿意努力工作。
“民主”的主要目的是“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不是民主本身。
有些人把民營企業理解成一個小店,它就是老板的,由老板決定一切。這是太狹隘理解現代企業了。 |
[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18/9/25 16:39:29編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