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8848hr,巔峰培訓網

    Home | 管理咨詢 | 職業認證 | 公開課 | 企業內訓 | 培訓師資 | 培訓搜索 | 北大研修 | 清華研修 | 分類廣告 | EDP

    巔峰培訓論壇 > 國家職(執)業資格認證論壇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今日貼數:7835 |主題總數:77151 | 帖子總數:80078 | 會員總數:2538

    最新貼子 |  熱門貼子 |  搜索貼子 
      本版搜索:  
        您是本貼的第 409060 個閱讀者  
      主題:臺灣海峽是國際公海嗎?權威解讀 2018/7/9 15:06:02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10分
       注冊:2006-8-14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登錄:3776
    1  
    臺灣海峽是國際公海嗎?權威解讀
         臺灣海峽,到底是中國內海還是國際水域?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1、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說:
         根據國際法,國家領海寬度為12海里;外國船只在未經主權國家許可的情況下不得通行。
         領海之外有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屬于公海;
         臺灣海峽最窄處為70多海里,兩岸中國領土的領海寬度各12海里,也就是說臺灣海峽最窄處仍有40多海里屬于公海;外國船只通過不用取得近海政府許可,外國船只可以無害通行,所謂“無害通行”即不損害沿海國的和平、秩序或安全、不進行捕魚活動、不能軍事演習、不違反防止污染和沿海國關稅、財政、移民或衛生規則。
        
        
         2、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對臺灣海峽態度:
         1954年美國出于避免卷入戰爭的考慮,要求臺灣所有戰機和艦艇必須在臺灣海峽“中線”以東活動,否則就得不到美軍的安全保障。從此,臺灣海空軍再也沒有跨越過這條線。這條“中線”并不被大陸官方承認,并多次重申“臺灣海峽屬于中國內水,并無國際法所稱的‘劃界問題’,臺當局所謂的‘海峽中線’對大陸沒有任何約束力。”但50多年來,解放軍與臺軍都謹守默契,長期以來在海峽中線做區分。除非特殊狀況,解放軍的海空軍、導彈并不會穿越“中線”。所以每次遼寧艦穿越臺海時,臺島上下都會緊張萬分。
        
        
         3、當下要根據兩岸新形勢看“臺海中線”
         所謂臺海中線,是美軍劃定。臺灣軍方公開文件指,“假想中的海峽中線”當年是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軍官戴維斯劃定,逐步形成兩岸分隔的“楚河漢界”。
         需要強調的是,
         第一,該線劃定之初并無任何法律文件,之后也無見諸任何兩岸或國際法律文件,因此不具法律約束力。
         第二,事實上從上世紀50年代,到上世紀末臺灣空軍掌握空中優勢期間,臺戰機常有越過中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海大空戰”多在閩粵沿海展開,此外臺島到金門、澎湖、馬祖的航線都是越過中線。
         第三,大陸解放軍本著和平理念,實際對臺海中線保持默契,即使在本世紀取得空中與海上優勢后,也沒有在臺灣當面越過臺海中線,即使在陳水扁當政時代及目前蔡政府時期。但是北京絕不會公開承認臺海中線,因為這會被誤解為“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及“一邊一國”,劃峽而治。
        
        
         4、中國政府對臺海中線態度:
         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形成的所謂“臺海中線”,確實有默契,但是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正式承認所謂“臺灣海峽中線”。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強大、但是“臺獨”勢力也抬頭蔓延。解放軍空軍穿越“臺灣海峽中線”進行試探頻繁的巡航、和未來可預見的更大規模的演練,都表明人民空軍已經完全把臺海當成了訓練場。空軍多次飛越中線,更是對臺軍的試探!臺軍卻沒有一次能夠有效阻止大陸軍機的任何活動,淪為了可有可無的看客!表明這條中線的存在感已經越來越弱,解放軍有能力控制整個臺灣海峽。臺獨越是囂張,臺海中線的默契越難以保持。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5、關于“領海線聲明”的歷史
         這個規則是中國率先欽定并在后來被國際認可的。中國在1958年9月4日,即1958年8月23日開始炮擊封鎖金門持續10天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領海線聲明”,這個“聲明”的中心點,是宣布中國領海寬度為12海里,一切外國飛機和軍用船舶,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不得進入中國領海及其上空。
        
           這個領海基線,還是毛主席提出來的。9月3日,從北戴河回到北京的毛澤東于9月3日晚突然提出,福建前線自9月4日起停止炮擊3天,以觀各方動態,同時宣布領海基線。此時停止炮擊并提出領海界線,是毛澤東經長期深思熟慮后做出的又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我們知道,西方國家早就有領海基線。國際上有個《海牙協議》,以3海里為領海線,由來是18世紀末大炮的射程約為3海里,西方國家就采用以海岸炮臺的有效射程距離為領海的寬度。中國一直以來不重視海洋,清末到民國時期連本土都保護不住就更別說領海了,所以哪怕中國有一萬多公里的海岸線也還是沒有領海界線,外國船只也就可以橫沖直撞地來去無阻。新中國成立之初,雖然這是有研究,但1950年是朝鮮戰爭,國民黨軍隊又對大陸沿海進行封鎖,我國當時還沒有海軍,這事一直擱置,直到1955年之后隨著朝鮮戰爭結束,國家經濟建設發展及沿海緊張局勢緩和后,才再次提上日程。1958年夏天,毛主席考慮炮擊金門其中考慮因素之一就是要提出領海基線問題。
        
           雖然,領海基線越寬越好,但在當時的嚴峻形勢下,如果只是宣布領海基線而沒有保護能力,那相當于自己定個主權線隨便他國踐踏,空談終究誤國。而且,由于中國海上鄰國也不少,過寬的領海基線會引發更多國際爭端,在當時也會被美國利用反華,對中國不利。
        
           那么,為啥最后中國將領海基線定為12海里呢?主要三個原因:
        
           一、渤海海峽從中間的島嶼到大陸領土最遠的距離需要超過40公里,至少需要兩個12海里也就是24海里才能在法律上將渤海定為中國內海,所以將渤海定位內海至少需要12海里的領海基線。
        
           二、當時中國的大炮射程就是12海里。
        
           三、蘇聯曾宣布12海里作為領海基線,印尼、印度和一些非洲、拉美國家都持支持態度。
        
        
           所以,中國用12海里來宣布領海既能保護自己最大利益,也不會再國際上引起太大麻煩,帝國主義也不會因此和中國開戰,而且這些領海還能再中國的國防力量保護之下。當然,這么一來中國炮擊金門也就理直氣壯、名正言順了。而且,如果誰敢挑戰中國12海里的領海,中國就讓其嘗嘗炮擊金門的滋味。
        
           中國提出12海里的領海基線后,雖然包括英國、日本等西方國家不承認,但自此也沒人敢再進中國12海里了。1972年后,美國為了推動航行自由,積極推動海洋法公約的談判,并最終在1973年召開了第三次海洋法會議第一期會議,開始就海洋法進行規范。經過九年的艱苦談判,新的海洋法公約(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于1982年4月30日在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第十一期會議上通過。經磋商,根據大多數國家意見通過的《公約》規定為,“每一個國家有權確定其領海的寬度,直至從按照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12海里的界限為止。這個12海里,就是參照中國的領海來定的。
        
           不過,美國這個國家是極其狡猾的,他最初是國際海洋法公約最主要的推動者和主導者,主要規則的設定、議題的設置都是美國做的,但當協議談好之后,大家都簽了字,美國國會卻通不過,無法在美國成為法律。于是,美國自己的政府和軍隊平時默認12海里領海,但當國際海洋法公約與自己國家利益沖突時就繞開國際海洋法公約。霸權是什么?霸權就是自己主導制定的法律自己不遵守,要凌駕于世界法之上,美國就是這么干的。
        
           國際海洋法公約除了規定了領海之外,還規定了在領海之外相關主權國家可以再有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什么是專屬經濟區呢?就是說,這一區域內沿海國對其自然資源享有主權權利和其他管轄權,而其他國家享有航行、飛越自由等,但這種自由應適當顧及沿海國的權利和義務,并應遵守沿海國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和其他國際法規則所制定的法律和規章。
        
           對照國際海洋法公約,臺灣海峽算不算內海呢?顯然不算。臺灣海峽內從我國沿海陸地和臺灣島沿海陸地向臺灣海峽延伸12海里算我國領海,中間的部分就是國際航道,是國際水域。當然,這里也屬于我國的專屬經濟區。直白說,臺灣海峽除了領海部分都屬于國際海域,但也是我國的專屬經濟區,中國擁有國際海洋法公約規定的所有關于專屬經濟區的管轄權,中國根據國際海洋法公約制定的相關國內法是管轄臺灣海峽的法律。
        
           那么,難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不知道臺灣海峽是不是國際水域?哪些地方屬于國際水域?為啥發言人唐納稱“我不確定”?反而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當天明確表示“臺灣海峽是大陸與臺灣共享的國際水道”?這其中各自的內涵側重點在哪里?博弈和較量點在哪里呢?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這其中著實是中美兩國的“暗戰”。
        
           如果大家注意,會發現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打了個擦邊球,他說“只要符合法律并在國際水域運行,美國認為沒有問題”。他之所以這么說,內涵是美國艦船航行的地方都是符合法律的國際水域,所以美國的軍艦到哪里都沒問題。然而,由于美國沒有承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那么他不想主動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去看待臺灣海峽,而是把皮球踢給了大陸和臺灣。直白說,就是你們去爭吧,鷸蚌相爭美國可以漁翁得利。所以,他說“我不確定”。另外,這個“我不確定”背后,其內涵也有不承認這里屬于中國的專屬經濟區的意思,也就是說美國想怎樣就怎樣,中國不能拿國際海洋法公約在未來去規范美國在臺灣海峽的行為。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同一天明確表示“臺灣海峽是大陸與臺灣共享的國際水道”,并表示不影響兩岸關系,就是要搶輿論話語權。一方面,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都是一個中國,這也就意味著臺灣海峽雖然不是內海,但卻實打實是中國的專屬經濟區。那么,根據國際海洋法公約,這里艦船、飛機雖然都可以通過,但都只能無公害通過,必須接受國際海洋法公約及中國基于國際海洋法公約制定的國內法的管理和約束。譬如,等兩岸一統后,這里將會變成中國的防空識別區,那么飛機從這里通過得向中國“自報家門”,軍艦要從這里通過必須是無害通過,不能有任何危害到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接受中國的管理。與此同時,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的表述,也是在安撫對岸民心,不要過于激動,不要上美國的當。當然,警告蔡英文政府的意味也在里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外交戰線的很多措辭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背后都藏著殺機,搞不好就會落人口實或將自己置于不利境地。而雙方這種過招,實則都是考慮未來長遠利益,在爭奪未來的輿論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這種暗戰,每天都發生在外交戰線。
        
        
        
    2018/7/9 15:06:02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2分
       注冊:2009-5-20
       發貼:735(428主題貼)
       登錄:1135
    2  
    科普:臺灣海峽到底是不是中國領海?還是國際水域?
         (先科普一個距離單位:1海里=1.852千米)
        
         從國際法角度來說,“國際水域”這個概念本身是不存在的。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各種國際法中,對于海域的劃分大概包括:內水(內海)、領海、專屬經濟區、公海幾個大類,并沒有國際水域這個概念。由于國際法對“國際水域”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這就是個含糊的名詞。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鏈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文版
        
        
         由于國際法本身就是各國在歷史上長期溝通博弈(吵架扯皮)以后的結果,有很多歷史局限性,也有很多妥協和利益交換。再加上不同的國家之間博弈的結果不同,執行的結果也不同,造成當前國際法體系中存在很多互相矛盾沖突的地方,也有很多空白和含糊的領域。國際海洋法體系自然也不例外。
        
         目前國際通用的海洋法體系包括1958年聯合國第一次海洋法會議(日內瓦會議)制定的《領海與毗連區公約》、《公海公約》、《捕魚與養護公海生物資源公約》、《大陸架公約》等四個公約,以及1982年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通過,1994年11月生效的《海洋法公約》。這五大公約目前都是有效的,但麻煩就在于,這五個公約中的很多概念本身是矛盾的。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海洋法公約》對海域的劃分
        
         五個公約中,對于內水和領海的定義和權利規定都沒啥問題,基本一致。但是領海以外的地方就復雜了。日內瓦會議的四大公約里面規定:領海和內水以外的其他海洋區域都是公海(《公海公約》第一條);沿海國對于大陸架之權利不影響其上海水為公海之法律地位,亦不影響海水上空之法律地位(《大陸架公約》第三條)。但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卻規定:公海是專屬經濟區、領海和內水以外的其他海域(第八十六條)。
        
         注意到了嗎?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專屬經濟區。
         日內瓦會議的四大公約認為專屬經濟區也是公海,但《海洋法公約》認為專屬經濟區不是公海。那么問題就來了,五大公約都是現實有效的情況下,專屬經濟區到底算不算公海?呃,這個只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當然,凡是簽署了《海洋法公約》的國家,自然會主張以《海洋法公約》為準。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沒有簽署《海洋法公約》,所以美國人覺得自己可以“理直氣壯”地無視關于專屬經濟區的種種規定。不過,考慮到自己的諸多盟國都簽署了《海洋法公約》,美國并沒有公然表示反對《海洋法公約》,而是會用一些含糊的說法來模糊。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具體到臺灣海峽。眾所周知,臺灣海峽最窄的地方也有130公里(70多海里),最寬的地方超過400公里。我國目前奉行的領海寬度標準是12海里(約21公里),臺灣海峽自然不可能是領海或者內水;但《海洋法公約》規定的專屬經濟區寬度最大為200公里,所以,算起來臺灣海峽屬于專屬經濟區的范疇,這就正好落入國際海洋法體系中矛盾含糊的區域。
        
         當然,即使是專屬經濟區,按照《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所有國家也都享有“航行和飛越的自由,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的自由,以及與這些自由有關的海洋其他國際合法用途”(第五十八條)。所以,從法理上說,只要不進入中國12海里的領海范圍,美國軍艦從這里路過確實是沒問題的。
        
         但同時,按照《海洋法公約》從專屬經濟區路過,要遵循“無害通過原則”。
         那么什么是“無害通過”呢?公約其實并沒有具體規定,比如:船只是否包括外國軍艦?軍艦通過是否必須先得到所屬國之許可?公約的措辭繁瑣而模糊,并不明確。在實踐中往往導致爭端雙方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讀。公約它建立了框架,但因為各種原因,對很多關鍵問題進行了模糊處理。美國政府直到今天仍拒絕批準《公約》。
        
         1982年12月10日,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閉幕。在最后的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團長韓敘再次聲明:“關于大陸架的定義,以及相向和相鄰國家間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原則,公約有關條款的規定是有缺陷的。會上,中國代表團重申了在1976年的意見:發生在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爭端屬于沿海國主權和專屬管轄權的范圍之內,應該由沿海當事國協商處理,不應適用于公約的解決爭端機制。這一原則立場再次重申。”
        
         《公約》是妥協折中的產物,因此很難對復雜的海權糾紛作出明確徹底的解決,當事國家的實力對比和利弊權衡,才是選擇糾紛解決方式的決定性因素。
        
         美國人也知道,臺灣海峽本身是比較敏感的區域,中美在臺灣問題上又有著微妙的關系,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本身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路過——畢竟在臺灣以東還有大片的公海呢,走那邊不好嗎?所以,美國軍艦的每一次路過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這個目的,不同時期也不一樣。比如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海軍直接進入并封鎖了臺灣海峽,公然保護國民黨政權,這顯然就是對中國的干涉。此后一直到90年代,美軍出現在臺灣海峽的目的一般都是為了在某個特定的時期,或者就某個特定的問題對大陸施加壓力。
        
         但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7年以后,隨著中國國力軍力的快速增強,美國軍艦來“路過”的目的也變了,它們一般不再為了對中國施加壓力(事實上也施加不了了),而只是為了刷一刷存在感。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近年來每次美國軍艦穿過臺灣海峽以后,美國軍方都會發表一個聲明,聲稱這種穿越行動是為了證明航行自由。
        
         也正是在這些聲明中,“國際水域”成為一個高頻詞。美國人之所以祭出這個既不規范、又不標準的名詞,而不用“公海”這個標準名詞,大概也是為了避免由于幾個海洋法公約之間的模糊定義而跟人扯皮,其用意大概也正是為了含糊其辭——國際水域嘛,不是國內的,自然就是國際咯。另外一層用意,則大概也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國際水域哦,那自然可以隨便逛逛了。
        
         往前推20多年,美國軍艦到臺灣海峽什么時候還要發這種給自己打氣的聲明呢?美國軍艦國際水域航行什么時候還得給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當年的臺海危機,美國人干涉何曾需要扯什么借口?
        
         所以啊,還是那句話,能戰方能和,尊重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的。美國人現在的借口越多,越說明我們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2021/6/28 12:54:44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1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01(1215主題貼)
       登錄:3776
    3  
    南海九段線之內都是中國領海嗎?
         這個問題要說清楚,比較復雜!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九段線】本身是我國南海傳統海疆線的一種粗略劃法。
         早在東漢時期,中國古代先民就發現了南海諸島;從宋朝起,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將南海諸島海域進行有效的占有、管轄。
         1947年民國政府繪制并出版了《南海諸島位置圖》,這本地理圖冊用11段國界線圈定了南海海域的范圍;
         1948年《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仍然采用1947年的十一段海疆線,以此表明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在新中國成立后,在新中國出版的地圖上這條斷續線仍然存在。
         直到1953年,進入中越關系友好時期,原本的十一段斷續線,去掉了北部灣、東京灣兩段,成為了現如今的九段線。此后,這樣一條界線和畫法一直延續至今,這就是中國南海九段線的歷史。
        
         由于這條傳統海疆線的標繪方法,在全世界范圍而言比較獨特,它又沒有明確的經緯度坐標,國家對于這條線也沒有給予正式的名稱,同時也沒有對這條斷續線的含義作出具體明確的文字說明,導致近些年來個別國家,對我國南海疆域的九段線法律地位提出質疑。
        
         “九段線”屬于傳統海洋疆域線;而“領海”則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里確立的概念,屬于現代海權概念,兩者是有沖突的。傳統海洋疆域線,是把海洋當做陸地一樣,可以在海面上直接劃分國境線。目前只有極少數國家采用這種做法。
        
         現代海權,其根本指導思想是“陸地統治海洋”,即海面上不應該直接劃分疆域,而是跟著陸地走。陸地是你的,向海面延伸一塊也是你的,就是我們所說的“領海”。目前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采用這種做法。打個比方,傳統海洋疆域線把海洋當做成年人,有獨立人格;現代海權則把海洋當做未成年人,其權利義務歸屬跟著監護人(陸地)走。所以,九段線內是否都是中國領海?這個問題在概念上就是混亂的,可以有各種解釋。因此,最終解釋權要靠實力說話。
        
         此問題的復雜性在于,一方面,九段線的出現比《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早得多,出于現代法律概念“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用強制修改傳統的做法明顯說不過去;另一方面,中國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上簽字了,作為締約國有履行國際公約并受其約束的義務。這就是為什么在我們的地理課本上,九段線里面都是中國的地盤,但還是允許別國船只無害通過的原因。
        
         有些學者主張九段線為國界線,主張中國在這條斷續線內的全部島、礁、沙灘、海域都享有主權,這些都屬于中國的主權領土范圍。畢竟根據經度緯度的交織,中國可以在南海上隔離出一片相對獨立的海域,更何況南海屬于中國領土主權本身就有充足的歷史依據,“國界線”可以作為九段線的代名詞。
        
         還有一些學者,根據國際社會廣泛使用的地理速記方法,將九段線命名為“島嶼歸屬線”,在國際社會上利用斷續線標志島嶼歸屬的方法比較常見,九段線也符合國際規范的畫法,所以這種說法也得到了一些國際學者的認同。
        
         關于南海九段線的性質,歷來有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陸地上“國界線”的性質。
        
         關于國際法,拿12海里說事,拿專屬經濟區說事。但要知道,國際法僅僅是基于多邊或雙邊條約而成立的。而任何國際法本質上都是基于強權和武力對比而成立的。如果30年前中國海軍足夠強大,越南也不會占領那么多南海島嶼。如果現在中國海軍唯一強大,美國也不會領著一幫小弟在中國南海肆意妄為。而現在,就連印度鱉三都把中國南海定位為它的勢力范圍——這不可笑嗎?說一千道一萬,任何國際法的后面都是實力對應的解釋權。
        
         現代社會,國家邊界和國際和平都是戰爭或武力壓迫的結果。只要國家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就是國際關系的根本依據。而任何口頭上的冠冕堂皇、或國際規則,都是謀略或國家顏面的需要。
        
         未來,只有強大的海軍才能保障中國的海洋權益。而中國的海洋權益不單在中國南海,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都有!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規模越來越大,海外國家利益越來越大,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九段線中國的主張和控制力會更加清晰。而中國南海也必將成為中國與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文萊、菲律賓的邊界線之內的“中國內海”。當然,中國屆時可以允許他國商業船舶經申請批準和平通過中國南海。這是后話。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再補充一下,中國官方從未聲明:整個南海都是中國的(當然也從未否認)。中國官方一直在聲明的是:南海島礁的領土主權以及12海里的領海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主權。2003年5月,國家測繪局發布《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將九段線稱為“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這一悄無聲息的提法或許顯露了真實意圖——島嶼才是關鍵。
        
         所以針對提問《南海九段線之內都是中國領海嗎?》答案是:中國認為九段線內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等諸群島的十二海里范圍是中國的領海。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不容侵犯。我們的人民軍隊會堅定不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堅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應對各種威脅挑戰。
    2021/8/6 14:33:03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1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01(1215主題貼)
       登錄:3776
    4  
    中方回應所謂臺灣海峽是“國際水域”,中方擁有主權和管轄權!
         6月13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問:據報道,近幾個月來,中國軍方官員在與美國同行會晤期間一再稱,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請問您有何評論?
        
         發言人汪文斌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對臺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此外,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有關國家聲稱臺灣海峽是“國際水域”,意在為其操弄涉臺問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制造借口。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中國外交部明確表示:對臺灣海峽有主權和管轄權!
    2022/6/13 23:39:05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1/1 頁 每頁 10 貼 本主題貼數 3   分頁: [1] 轉到
    管理選項:  刪除  | 總置頂  | 置頂  | 精華  | 普通  | 轉移該貼到: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用戶名:  密碼:
     主  題:* 不能超過50個漢字或者100個字符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居中 空格 超級鏈接 插入圖片 插入Flash 飛行的文字 移動的文字
     

     
      
     
    高層管理者培訓與發展服務網-EDPSP.com
    地址: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東樓
    聯系電話:010-8243115O 站長QQ:30989665
    巔峰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48987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 |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 国产精品色视频ⅹxxx| 国产精品1024香蕉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在线欧美v日韩v国产精品v| 99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aaa片|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大胸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欧美|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