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甘犁:很多中國老百姓資產就只剩下房子了!國家調控要慎重! |
【甘犁:很多中國老百姓資產就只剩下房子了】
中國房地產比例在家庭資產中比是68%。北京、上海則高達85%。老百姓富的或者窮的只剩下房子了,這個是顯然不合理的,對中國經濟而言也是一個大的風險點。
作者 甘犁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
從家庭層面來講,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有三個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說有三個地方跟主流國家比,差異性較大。
第一,房地產占比過大。中國房地產比例在家庭資產中比是68%。北京、上海則高達85%。老百姓富的或者窮的只剩下房子了,這個是顯然不合理的,對中國經濟而言也是一個大的風險點。
第二,家庭資產配置中的金融資產占比過小。目前金融資產在整個資產比例中只占12%,美國是40%,美國是36%。中國金融資產本身在配置上的量是非常小的。
除此之外,根據CHFS的數據顯示,中國家庭資產配置的風險呈現出兩極化的態勢。要么是大量的家庭幾乎沒有風險;要么是家庭高風險,80%、90%的金融資產都在股票(這類高風險品種)上。中等收益、中等回報的,混合類資產的配置很少。這是不合理的,跟主流國家的資產配置也是不一樣的。這是一個非常需要我們行業、乃至國家重視的一個配置情況。簡單來說,如果金融資產配置不合理,就一定會影響到實體經濟,影響到消費,影響到老百姓長期的進步。
第三,總體借貸比例低。在中國,資產當中有5%是負債,美國是15%,差了很多倍。負債比例低其實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才有企業政府要降杠桿,家庭要加杠桿的說法。
從社區金融本質,看金融行業缺失
從社區金融本質來說,這樣一個不發達的金融行業是因為不夠市場化,還是不夠公益化,還是我們監管出了問題?
根據這些年的研究,結論非常明顯,就是不夠公益化。為什么不夠公益化呢?這里面的核心問題是在于金融知識,根據全國范圍的調查發現,中國老百姓的金融知識水平和發達國家比起來僅僅是初中生的水平,而發達國家則是大學生水平,差距非常大。金融知識的缺乏也是百姓不直接買股票、買固收類的原因之一。
聯合高校開展公益講座,普及金融知識
聯合高校,結合社區活動站開展公益金融小講座。把這件事情作為社區金融的切入,通過公益做好知識的普及,使百姓對金融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對社區金融的長期發展,對行業發展都是一個巨大的幫助和支持。中國缺乏的不是市場,是公益,扎扎實實的公益,扎扎實實的把整個民族金融知識從初中生提高到高中生,再提高到大學生。(原文完)
社科院調查報告:【家庭住房自有率達93.5%】
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suzhou/2013-12-26/c_125919643.htm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13年科研成果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基于近年來對全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已經分別撰寫出版了《當代中國和諧穩定》、《當代中國民生》、《當代中國城市化及其社會影響》。
從調查結果看,目前家庭住房自有率為93.5%,較2011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家庭住房自有率為89.6%,較2011年提高了1.7個百分點。18.6%的家庭擁有兩套以上住房。
(打壓房價,真的是“老百姓”愿意看到的嗎? 有房的是不是老百姓?)
前期瘋狂的房地產“去庫存”恐怕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大量富人高價套現走了,留下所謂“中產階級”當接盤俠。一個家庭二代人的積蓄,全套在房子里、甚至包括未來十幾年還要償還的“房貸”。
當房子徹底淪為一個家庭的主要金融資產,那么它的波動~會變得比證券和一般商品更敏感,而一旦風險釋放,其破壞性要遠遠高于股災。
上漲-不利于金融安全,下跌-不利于金融安全-更不利于社會穩定。
我們已經制造了一次次股災,但愿不要再制造一次房災。
不要讓最踏實的一個群體被來回割韭菜。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談“雄安新區房價”
單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擼起袖子加油干,是有前提的!
A股這片皇家韭菜田,股市段子集錦
啥叫非首都功能?啥是京津冀一體化?官方解讀!
張力奮:全球進入“假新聞時代” 媒體人須更專業!
|
[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17/5/26 15:03:02編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