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8848hr,巔峰培訓網

    Home | 管理咨詢 | 職業認證 | 公開課 | 企業內訓 | 培訓師資 | 培訓搜索 | 北大研修 | 清華研修 | 分類廣告 | EDP

    巔峰培訓論壇 > 出國留學論壇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今日貼數:7835 |主題總數:77151 | 帖子總數:80078 | 會員總數:2538

    最新貼子 |  熱門貼子 |  搜索貼子 
      本版搜索:  
        您是本貼的第 18290 個閱讀者  
      主題:馬里蘭大學“辱華演講”背后的社交媒體民族主義生意 2017/5/23 11:18:00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10分
       注冊:2006-8-14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登錄:3776
    1  
    馬里蘭大學“辱華演講”背后的社交媒體民族主義生意
         此貼分2段:
         1、“辱華演講”背后的社交媒體民族主義生意;
         2、一場被過度解讀的馬里蘭大學畢業演講;
        
         編者按: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一位華人畢業生,被選為學生代表上臺演講,某些媒體如《北美留學生日報》,給她貼標簽說涉嫌辱華。這位同學在演講中贊美了美國的言論自由,提到了中國的霧霾,這些在大陸互聯網上常見的言論,卻被說成辱華,其實是過度解讀。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民間曾經批判走出國門的開放者,說他們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看今天的討論,在觀念和修辭上,并沒有什么突破。
        
         華人留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晚清,但是大陸華人作畢業生代表上臺演講的事情還比較罕見。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做演講,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值得鼓勵的事情。 在這里,我們提供這位馬里蘭大學畢業生演講翻譯全文及原文,辱華與否,各位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斷。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1
        
         馬里蘭大學的一位中國畢業生被選為學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做演講。她在演講內容中提到了中國的一些問題。從昨天開始,中文社交媒體上開啟了一輪指責她“辱華”的熱潮。
        
         這次事件,是最近幾年來社交媒體上一股重要潮流的集中爆發。在這里,我暫且將之稱為“社交媒體民族主義生意”。
        
         其中的邏輯是非常簡單的:
        
         1. 由于社交媒體的諸多特性(例如,可以即時顯示點擊量、點贊數、評論數等),在社交媒體上運營的各類帳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更好看的數字、更多的10萬加。這些帳號既包括所謂“營銷號”,也包括咪蒙這樣的“原創大號”,還包括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這樣的官方媒體,乃至包括共青團中央。這些背景五花八門、目的各不一樣的帳號,在追求10萬加這件事情上達成了一致。
        
         2. 在這種簡單直接的導向之下,社交媒體帳號的運營者們很快發現:一些特定類別的內容是斬獲10萬加、100萬加的利器。其中包括人人皆知的雞湯、養生、震驚體,也包括一個重要的類別——民族主義內容。
        
         3. 這些民族主義內容有正向和反向的兩種,前者的例子是“厲害了我的國”,后者的例子則是“辱華”。這兩者均能收獲大量的點擊、點贊、轉發、評論。
        
         從本次馬里蘭大學學生演講事件的傳播鏈條中,我們可以看到:主要的平臺是微信和微博,打頭陣的是營銷號,緊接著跟上的是媒體中傾向民族主義的那幾家(包括報紙和網站),一些活躍的官方背景的帳號迅速跟進,而一些并無鮮明傾向性的門戶類、聚合類帳號也跟了進來,從中分得一杯羹。
        
         我并不認為這些帳號之間有事先的策劃和協調。其實,大家只是共同被一只叫做“點擊量”的大手牽引著。除了都想要點擊量之外,它們的定位和生存目標完全不同,營銷號純粹是為了賺錢,民族主義媒體在賺錢的同時也在引導輿論,官方背景的帳號則純粹瞄準輿論。
        
         2
        
         上面幾段,是冷冰冰的分析。但是在這件事情中,涉及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10萬加的狂歡,有時候只是在傳播一些無聊、無意義的內容,但更多時候,有著真切的后果。謠言、陰謀論容易10萬加,但它們嚴重污染著我們的信息環境。毒雞湯容易10萬加,但它們漸漸毒害著我們的心靈。拎出一個“辱華”個體來批判,容易10萬加,但它帶來的是網絡暴力。
        
         這名中國學生的發言是否準確、是否妥當,可以充分討論。但是,打響第一槍的營銷號,從一開始就迫不及待地給她安上了“辱華”的帽子,這是在舔舐10萬加的人血饅頭。
        
         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千夫所指——社交網絡時代的道德制裁》。作者記錄了全世界眾多遭遇網絡暴力的人的命運,讀來令人唏噓。作者在TED演講中說,在這個時代,“你我也是有權之人,我們也在濫用權力。”
        
        
         3
        
         我知道,有讀者一定會留言:你bb了這么多,你自己對這個演講到底啥看法?
        
         首先,我建議大家認真讀整篇演講,英語不好的可以讀世界說團隊的翻譯,下面附,可以看到。我們要先把“戴五層口罩”這樣的誤譯排除在外,才可以更準確地判斷這則演講的內容。
        
         讀了之后,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我的個人評價是:這篇演講的水平很一般,對一些概念、現象的使用是非常符合刻板印象的。口號性的句子過多,沒有展現出世界的復雜性。當全世界都在面臨著巨大的困惑時,她展現出了一種天真的樂觀主義,你可以將之視為年輕人的朝氣,也可以解讀為過于簡單的世界觀。
        
         有人認為她在刻意迎合美國人。我反對任何誅心之論,猜測動機是無益于討論的,說她是為了申請政治避難更是無稽之談的陰謀論。但我想說:由于中國特殊的歷史經歷,對于任何一個面向西方人開口的中國人來說,都面臨著這樣的張力。我在美國見到的不少中國學者、藝術家、普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如何講述一個真實、復雜、具體的中國,讓西方受眾感興趣、聽得進去而又有所收獲,讓我們自己既不卑躬屈膝又不顯得傲慢自大。在這樣的張力之中,要摸索一個合適的位置并不容易。
        
         已經在國外留學的人,理應對這種張力的撕扯更有體察。我看到有一些留學生希望借此事表達自己的觀點。我想,如果大家都可以試著寫寫畢業典禮致辭,或許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馬里蘭大學這位同學的致辭當然不盡如人意,如果我們真的覺得“她代表不了我”,那就多做一些向西方人講述中國的嘗試。我們一起來讓這幅畫面更完整、更多元、更豐富。
        
         而說服西方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網絡暴力。這樁因為“社交媒體民族主義生意”而起的事件,如果最終的結果只是營銷號盆滿缽滿、民族主義媒體志得意滿、鍵盤俠日夜狂歡,那這一切只會讓西方人加深“中國霧霾深重”的印象。
        
         作者/方可成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世界說:馬里蘭大學一場被過度解讀的畢業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翻譯)
        
         老師們,同學們,家長們,和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我非常榮幸也很感激,能向馬里蘭大學2017屆的畢業生們講話。
        
         常常有人問我,你為什么要來馬里蘭大學?
        
         我總是回答,因為這里有新鮮的空氣。
        
         五年前,當我走出從中國啟程的飛機,離開達拉斯航站樓,我準備好要拿出一只口罩戴上,我總共帶了五只口罩。但當我第一次聞到美國的空氣,我放下了口罩。
        
         這里的空氣如此甜美、清新,而且有些莫名的奢侈。
        
         我很驚訝。在我成長的中國城市,每當我外出時我都必須戴上口罩,不然我可能會生病。
        
         但是,當我呼吸到機場外空氣的那一瞬間,我感受了到自由。
        
         我的眼鏡上不再有霧,我的呼吸不再困難,壓抑感也不復存在。
        
         每一次呼吸都是一種愉悅。此時此刻,我站在這里,也不禁回憶起那種自由的感覺。
        
         在馬里蘭大學,我馬上又感受到另外一種新鮮空氣,它使我永遠心存感激,那就是言論自由的新鮮空氣。
        
         來美國之前,我在歷史課上學到過《獨立宣言》的內容,但是那些字眼,生命、自由、對幸福的追求等概念,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實際含義。
        
         我只是在死記硬背,為了拿到高分。
        
         對我而言,這些詞聽起來如此陌生,如此抽象,如此“舶來”,直到我來到了馬里蘭大學。
        
         我才理解,在美國,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是神圣的。
        
         在馬里蘭,我每天都受到鼓勵,去表達我對一些有爭議問題的看法。
        
         我可以挑戰我導師的觀點,甚至可以在網上點評教授。
        
         但是有一件事給我帶來的文化沖擊是最大的,就是我觀看學校排演戲劇《暮光:洛杉磯》的經歷。
        
         《暮光》是由安娜·迪佛·史密斯所著的一部劇作(注:安娜·迪佛·史密斯,美國馬里蘭人,劇作家、演員,代表作《費城故事》曾被排成電影),講的是1992年的洛杉磯暴亂。
        
         這次暴亂,始于四位警察,他們在拘捕過程中毆打了羅德尼·金,整個過程被錄像記錄,而法庭宣判這些警察無罪。(注:1992年洛杉磯暴亂,導火線為該年4月29日當地陪審團宣判四名被控“使用過當武力”的警察無罪釋放,導致上千名對此判決不滿的非裔與拉丁裔上街抗議,最終引發一連串暴動,波及包括亞裔--特別是居于城中的韓裔--在內的各社群。事件本身為三名歐洲裔白人警察和一名拉丁裔白人警察毆打涉嫌交通違規的一名黑人羅德尼·金。根據事后統計,整起暴亂造成各方約10億美元的財產損失,并有約53人于暴動中死亡,數千人受輕重傷)
        
         整整六天,市民們走上街頭,城市陷入混亂。
        
         在《暮光》中,學生演員們公開討論了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政治話題。
        
         我被震驚了。我從未想過這些話題可以被公開討論。
        
         這部劇作是我在政治敘事上的第一次體驗,它讓觀眾們辯證思考。
        
         我一直都有熱切的,想要講述這類故事的愿望。但是,我以前一直深信只有當權者才有敘事權力,只有當權者才能定義真相。
        
         但是,在深入馬里蘭大學多元的學生社群過程中,我接觸到各種各樣、迥然不同的對于真相的視角。
        
         我很快意識到,在這里,我有自由發表言論的機會。
        
         我的聲音可以被聽到。
        
         你的聲音可以被聽到。
        
         我們的聲音是可以被聽到的。
        
         公民參與不僅是政治家的任務。我目睹了我的同學們在華盛頓街頭的游行,見證了他們在總統選舉中投票,以及為支持各種事業舉辦的募捐活動。
        
         我看到了每一個人都有權參與,并為改變發聲。
        
         以前,我以為,個體的參與并不能帶來改變。但馬里蘭的學生們,我們就是在這么做的!
        
         一起吧!我們可以推動社會變得更公正、開放與和平。
        
         2017屆的同學們,我們就要從一個重視人文學科,培養我們辯證思考、關心與感受他人的學校畢業了。
        
         我們學到了許多不同學科的知識,我們已經準備好去面對社會上的挑戰。
        
         我們當中有些人會讀研深造,有些人會進入職場,有些人會開始全新的探索旅程。
        
         但不管我們會做什么,請記住,民主和言論自由都不應該被視作是理所應當的。
        
         民主和言論自由就像新鮮空氣,值得我們為之奮斗。
        
         自由是氧氣,自由是熱情,自由就是愛本身。
        
         法國哲學家薩特曾說過:自由是一種選擇,我們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在今日和明日做出的選擇。
        
         我們都是自己人生下一章節的劇作家。我們一起,可以書寫人類的歷史。
        
         我的朋友們,請盡情享受新鮮的空氣,永遠別讓它被奪走。
        
         謝謝你們。
        
         ------
        
         她大學幾年就從貴校學了這些東西?而且她還代表整個2017屆畢業生?貴校教育水平真高!
        
         鏈接:
        
         美帝大選川普贏了!中國段子手加班加點,精品作品展
        
         高中生觀后感《人民的名義》里,人民就是個名義罷了
        
         后真相時代:情感與觀點太多,事實和真相已經不重要了
        
         五四運動到底注了多少“水”?告訴你一個你不知道的五四
        
         毀三觀:那些真實而又不為人知的“秘密外交”!
        
         為什么世界頂尖的高科技公司 要聯手管控人工智能AI威脅人類?
        
         紐約時報“中美這七年”弗里德曼原文,到底寫了什么?
        
         如何看待“澳大利亞問中國三個什么時候”的問題
        
         還在吹德國工匠?智商有點低!
        
         國家核安全局: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真相到底如何?
        
         被嚴重誤讀的“士農工商”
        
    [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17/5/23 11:24:37編輯過]     
    2017/5/23 11:18:00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1/0 頁 每頁 10 貼 本主題貼數 0   分頁: 轉到
    管理選項:  刪除  | 總置頂  | 置頂  | 精華  | 普通  | 轉移該貼到: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用戶名:  密碼:
     主  題:* 不能超過50個漢字或者100個字符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居中 空格 超級鏈接 插入圖片 插入Flash 飛行的文字 移動的文字
     

     
      
     
    高層管理者培訓與發展服務網-EDPSP.com
    地址: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東樓
    聯系電話:010-8243115O 站長QQ:30989665
    巔峰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48987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1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884aa下载|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99久久久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馆V视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999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