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8848hr,巔峰培訓網

    Home | 管理咨詢 | 職業認證 | 公開課 | 企業內訓 | 培訓師資 | 培訓搜索 | 北大研修 | 清華研修 | 分類廣告 | EDP

    巔峰培訓論壇 > 咨詢產業論壇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今日貼數:7835 |主題總數:77151 | 帖子總數:80078 | 會員總數:2538

    最新貼子 |  熱門貼子 |  搜索貼子 
      本版搜索:  
        您是本貼的第 30542 個閱讀者  
      主題:雄安只是第一站,央企應逐步在全國范圍疏解?央企大規模搬遷至雄安的謠言不能信! 2017/4/18 13:22:16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2分
       注冊:2009-5-20
       發表:721(418主題貼)
       登錄:1135
    1  
    雄安只是第一站,央企應逐步在全國范圍疏解?央企大規模搬遷至雄安的謠言不能信!
         本帖分3段:
         1、羅天昊《雄安只是第一站,央企應逐步在全國范圍疏解》
         2、中國經營網《央企總部外遷?只是黃粱一夢!》
         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央企搬遷至雄安新區的謠言不能信》
        
        
         4月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黨媒先后使用了“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些詞匯,可見政府對本次的雄安新區的重視程度和發展信心。(鏈接: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千年大計!)
        
        
         《雄安只是第一站,央企應逐步在全國范圍疏解》
         文/羅天昊:
        
         【央企外遷,舉國關注】
        
         近日,自中船重工表態,將外遷雄安,此后,數十家央企均表示,未來將投資雄安,支援雄安新區建設。雄安新區的使命之一,就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承接部分央企、高校、醫院的外遷。本次部分央企的外遷動向,符合雄安新區的未來趨勢,值得贊賞。(鏈接:啥叫非首都功能?啥是京津冀一體化?官方解讀!!)
        
         五年前,本人從均衡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在國內首次公開提出“將央企總部遷出北京”的國策設想。當時引起了全國性的巨大爭議,近期,雄安新區塵埃落定,央企紛紛表態外遷,爭議可逐步平息。
        
         不過,雄安新區的意義,不僅在其本身的宏圖,更在于對未來時代改革的推動和帶動作用。所以,央企外遷雄安,只是一個開始,央企在全國范圍的大規模外遷時代,即將到來。
        
         (1)央企外遷是首都減負的重要抓手
        
         在經濟領域,100多家央企中有超過80家以上的總部駐蹕北京,超過其它所有城市總和。北京的央企密度過大。
        
        
         【追逐資源,猶如人間追月】
        
         坐擁中國最頂級的公共資源,使北京成為很多中國人無法繞過去的天空之城,北京的人口規劃,每次都滯后于現實,一再被突破。從1000萬到1800萬,再到2000萬,核心根源,就在于擁有太多的公共資源,這才是北京無論怎么趕人,都有人來北京的原因。
        
         無論按面積還是人口計算,北京的央企密度都過大,為長久計,北京應首先將部分央企總部,醫院,機關和高校遷出,分散到全國。
        
         有部分市場人士質疑,北京雖然是首都,得權力之便,但是,北京同樣也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城市,央企有理由選擇市場經濟發達的城市,作為自己的總部中心。動用權力體系遷出央企,是否合理?
        
         相關部門應該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本次央企外遷雄安的計劃中,相當級別的官員曾表示,不會強令央企遷出。
        
         但是,另外一個方面,央企在行政主導下遷出,其實也符合法理。中國的央企,既是一種重要的市場資源,同時,央企也是一種重要的公共資源,它兼備雙重屬性,但是,央企的公共資源屬性,要大于其市場屬性。
        
         公共資源的分配,以公平為主
         市場資源的分配,以效率為主
        
         央企的分配,更重要的是,在保證一定效率的情況下,盡可能做到公平,尤其是在全國范圍內的公平。
        
         預計,未來雄安新區可能有部分央企總部落戶,也可能是部分央企的部分業務投資。同時,央企外遷,也不會全部落戶于雄安,而是以雄安為契機,開始大規模擴散到全國。
        
        
         值得強調的是,央企外遷,不會損害北京的利益,相反,北京將受益于央企外遷。兩個原因
        
         一是,央企外遷,北京的負擔減輕。集中于四大功能。分別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不再成為事實上的經濟中心。二是,央企外遷,其實也可兼顧北京的利益。縱使以市場體系衡量,北京的市場吸引力也非常強大。未來仍然有相當多的央企適合將總部設在北京。假使只保留目前一半的數量,也仍有幾十家,北京仍雄視天下,遠遠超過其它城市。既減輕了負擔,又保留了精髓。如此,可打消北京的顧慮,平衡北京與其它城市的利益。平穩實現央企總部分流。
        
        
         (2)央企外遷可強化市場力量,分散國家經濟風險
        
         跑部錢進,令人詬病。
        
         全國各地的人,都涌進北京,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北京的眾多部委和央企,手中握有太多資源,太多審批權。央企也是如此。最近幾年央企聯姻增多,去哪里投資,投資多少,很多時候也需要地方爭取。
        
         過于強勢的地位,使北京成為審批經濟的重災區。將部分央企總部遷出北京,可以借機打破權力對經濟的過度干預,加強中國經濟的市場化進程。同時,也可以朔造更市場化、更開放、更有活力的經濟體系。
        
         將央企搬出北京,分散全國,亦是確保中國經濟安全的遠見之策。
        
         就國家經濟安全而言,財富集中于首都,存在安全隱患。北京挾制了太多的全國性資源,并非良策,將部分央企遷出北京,分散全國,可有效確保中國經濟安全。
        
        
         (3)釋放央企活力,打造長遠競爭力
        
         當下,央企離權力中心過近,利弊參半。利在獲取行政資源方便,弊在管制過多。將央企總部或者部分重要職能遷出北京,其實對于央企的長久發展來說,也是一步好棋。
        
         央企一方面附著于權力,一方面也需要自由。去掉過多的權力成分,適當遠離權力,可能失去了部分權力支持,但是也獲得了更多自由。央企可更接近真實的企業,打造長久而持續的競爭力。
        
         很多央企都入選世界500強,在大的方面,已經不需要證明,但是,在強的方面,與全球其他國家的頂級企業,還存在距離。如何從大到強,關鍵就在于提高競爭能力,提高效率,貼近市場,適度疏離權力。
        
        
         (4)央企外遷可平衡區域經濟,造福全國
        
         中國不同于英國、日本等小國,首都經濟圈最大,且最強。
         中國也不同于俄羅斯,只有一個畸形發展的歐洲部分,只有最強的首都莫斯科。
        
         中國的發展模式,在大國中比較接近美國,雖然有胡煥庸線內外之別,但是總體而言,中國是一個擁有廣闊腹地的疆域和人口大國。
        
         中國不能只有北京,也從來不是如此。
        
         未來,中國要有打造諸多的增長極,除傳統的東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外,還有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城市群,以及東北等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就城市而言,未來將出現十個左右的國家中心城市,以及眾多區域性中心城市。從非均衡發展戰略開始,逐步達到全國性的相對均衡,是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這一過程中,央企有責任也有能力,擔負其更重要的使命。
        
         央企意味著什么?其雄厚的實力,巨大的投資能力,對于區域經濟拉動作用巨大
        
           當下,中國經濟遭遇巨大挑戰,很多地方增長乏力,央企力量越來越強,對于經濟格局的改變能力強大。有時候甚至一個央企的投資,就徹底改變了一個地方的經濟版圖。比如湛江,其2011年的GDP,也就剛超過1000多億,而寶鋼和中石化兩項投資,總額就超過了1000億,等于再造一個湛江。天津濱海能夠崛起,央企也功不可沒。
        
           天有陰晴,地有旱澇。
        
         一方面是部分地區坐擁眾多央企,一方面是部分地區資金缺乏,投資無門。由此,央企過分集中于部分城市,不利于區域經濟的平衡。
        
         細究央企分布,非常不均衡。縱使是江蘇、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區域,央企也只有零星分布。筆者考察貴州,發現這么一個極度需要扶持的地方,竟然沒有一家央企總部。中原第一大省河南,人口1億,所有的城市也缺少央企總部。
        
         由此,將部分央企總部遷出北京,對于平衡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作用巨大。
        
        
         (5)央企外遷三大原則
        
         大致來說,央企的分布,雖然難以絕對均衡,但是,可以參照一定原則,做到相對公平。未來,央企遷出北京、落戶地方,可大致參考三大原則。
        
         一是人口比例,很多人口大省竟然無央企總部駐扎,讓人震驚,如河南省,人口過億,應該可多承接幾個央企。
        
         二是按照經濟發展程度,經濟發達的地方,多遷入競爭性行業的央企,而比較貧窮的地方,應適當考慮多遷入一些政策性央企。
        
         三是考慮央企與當地的契合度,如中國天然氣資源大部集中在西部,何不把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總部搬到西部?把中糧集團搬到江南或者是東北?
        
         央企外遷不宜拉郎配,而要尊重市場,尊重央企自己的特點與意愿,尊重當地需求,實現外遷的效益最大化。
        
        
         鏈接: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千年大計
        
         啥叫非首都功能?啥是京津冀一體化?官方解讀
        
         雄安新區的倫敦樣本:半個世紀后-為什么英國倫敦反而在加速回歸市中心?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談“雄安新區房價”
        
         (下帖繼續)
        
    [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17/4/18 14:01:10編輯過]     
    2017/4/18 13:22:16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2分
       注冊:2009-5-20
       發貼:735(428主題貼)
       登錄:1135
    2  
    央企總部外遷?只是黃粱一夢!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央企總部外遷?只是黃粱一夢!》文/中國經營報,2014-04-11
        
         這篇主要問題:
         1、央企總部可能大量外遷嗎?
         2、央企總部遷出北京能夠降低房價嗎?
         3、政府間簽了協議,企業就一定能過去嗎?
         4、央企離不開北京的六大理由!
        
        
         近一段時間以來,“首都經濟圈”、“京津冀一體化”、“政治副中心”等概念持續火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深入,產業轉移勢在必行,哪些企業將外遷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近日,關于“央企總部離京有助降低北京房價”、“遷走20家央企總部可為北京減少50萬人”的言論持續發酵,央企總部真的會外遷嗎?會涉及到哪些企業呢?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北京第一批外遷公司有207家,不過昨日該消息已經被北京市發改委否認
        
        
         央企總部可能外遷?
        
           據證券日報報道:“我們公司總部在北京只有幾百人,是很少的一部分,搬遷不是解決首都問題的最主要的辦法。”大唐發電一位人士表示,公司的電廠都在北京以外,除了剛剛建好的高井熱電廠,目前該電廠還沒有投產,遷出去也不太可能。如果真的需要動,企業會配合,但關鍵成本會很大。企業的出發點應是提高管理效率和提高效益,如果外遷,會涉及到人員安置等很多問題,包括個人的生活都會有很大的變化,同樣其它電力公司也是一樣,因此企業外遷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刀切。
        
           “我們沒有聽到有這方面的消息,也沒有相關的考慮,其實我們在北京的總部只是一些行政職能部門,生產和礦區主要都在外地。”中煤能源一位人士表示
        
           “如果涉及搬遷,就要通過市場的手,用政策和機制來吸引企業,而不是搞‘拉郎配’。”一位建材國企業人士表示。與此同時,北新建材、北礦磁材、昊華能源等公司相關人士均表示未聽說有相關安排。
        
           “央企總部去哪兒,不僅要服從國家戰略和人民利益,還要讓市場說了算。”國資委相關人士表示,實際上并不是所有央企總部都在北京,國資委監管的113家央企總部在北京只有89家,有24家企業總部在京外。從提取的包括國家電網,中國石化,中國電信以及中國鋼研等20家中央企業的總部人數來看,這20家央企北京總部人數之和為8557人(20家之和還沒有1個大學人數、甚至比大部分小區居民人數少),這20家央企北京總部人數其中最多不過2000人,最少的才61人,即使他們全部遷走,也解決不了多大問題,相反還會影響國民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隨遷成本很大。
        
         該人士稱,如果央企總部遷出能夠降低房價,央企愿意像當年支持三線建設一樣,為國家和首都發展作出新的犧牲和貢獻,但央企總部到底去哪,還應尊重市場的力量和規律以及市場化運作和國際化運營。
        
        
         “央企總部搬遷不會成為主流。”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鵬接受采訪時表示,央企如若搬遷,更多地會把它的一些制造業基地往外搬遷,總部還是會放在北京。例如首鋼,其生產車間搬到了河北,但總部依然在北京,對于央企來說,總部在京無論是參加重要會議還是獲取政策信息都會很便利,更有利于央企自身的發展。即使是少數央企總部要搬遷,也應根據自身的需要按照比較優勢分析來決定搬遷到哪個地方。
        
           東方證券一位分析師同時認為,北京作為首都確實需要外遷部分職能以緩解其交通環保壓力,因此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高度可以拔得很高。但從微觀主體角度來看,無論是產業還是人口,外遷的動力并不足,因此需要更高級別的機構統一規劃協調。
        
           “京津冀城市群或將成為中國未來最具活力的核心增長極之一和新型城鎮化的示范區,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將逐漸獲得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該分析師之處,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區位特色,比如廊坊可能定位小型的新興電子和高端裝備制造,而唐山的曹妃甸可以承接鋼鐵等大型制造業、保定可以轉移部分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等等,未來如何布局還需要政府層面統一規劃。
        
         不過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的多位官員和城市問題專家認為,從北京城市功能的實際情況看,一些面向全國的非首都核心功能外,部分科教文衛機構也可適當遷移。因為這部分機構由政府舉辦,其區位選擇可由政府決定。
        
         同理,聚集北京的一些非關國家經濟命脈的央企總部,也被認為可以適度遷出北京。尤其是期望能承接北京功能轉移的天津,強烈建議將部分央企總部遷至天津余家堡。
        
         在北京要疏解城市功能、產業的同時,周邊也在接洽、試圖承接北京的這些功能轉移。不過,并非北京想疏解的就是外地想承接的。天津市一位官員稱,其所在機構在去年10月即按照天津市要求擬定了一份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方案,確定了金融、貿易、央企總部、醫院、高校等10個承接產業方向,得到天津市委書記批示,并要求盡快落實。
        
           這位天津官員曾多次到北京談產業承接,去金融街、中關村談對接、簽協議,但對方要么不愿意遷,要么遷了也白遷——不要說政府間簽了協議,企業就一定能過來,即使是一些注冊在天津的企業,主要辦公也是在北京,尤其是金融業。以余額寶為例,其注冊地在天津河西區,但在河西只有六七個員工,大多數員工辦公在北京。甚至連天津政府投資的一些金融企業,“大頭也是在北京”。
        
           所以,該官員認為,北京功能疏解最可能“動”的是央企總部,再就是容易聚集人口的商貿市場——但商貿市場牽涉眾多商戶利益。
        
           “央企是政府計劃經濟的產物,政府可以對其調控。而且,央企總部在北京,其實給北京稅收做不了多大貢獻——大頭是國稅,如果遷走,對北京無所謂。”該天津官員建議,一些非關鍵性、局級央企的總部沒有必要都放在北京,如果中央決策遷走20家央企總部,可以為北京減少50萬人。
        
        
         職能中心 一直在遷移
        
         早在2013年,就有媒體刊發了一篇名為《將央企總部遷出北京》的評論。當時,也有網友評論稱,央企搬走將有助于降低北京房價。但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主任鐘惠波曾稱,不能認為央企是北京房價的主要推手,因為上海\廣州等不是央企總部的集聚地,但房價也不低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據了解,并不是所有的央企都會將總部放在北京。比如,中國一重遠在黑龍江的齊齊哈爾,中國一汽在吉林長春,這是東北地區在建國初期固有的工業布局所致;寶鋼、武鋼、鞍鋼這三大鋼鐵央企的總部就分別處于上海、武漢和鞍山,這是新中國鋼鐵工業布局所形成的地域安排;華潤、招商局、南光、港中旅四大央企的總部在香港或澳門;東方電氣和此前剛被重組的中國二重、中國彩虹集團等都位于四川,東風集團原總部位于十堰,這與國家三線建設不無關系;南方電網、中廣核集團、華僑城集團則長期處于廣東,三峽集團、葛洲壩集團的總部原位于宜昌,這主要結合了企業經營區域的需要。
         由于總部不在北京,據了解,有的總部處于地方的中央企業人員有時一個月要數次來北京匯報溝通工作。
        
         在近十多年的發展中,央企總部的設置出現了兩個變化:一是行政總部的確越來越向北京或其他中心城市集中。比如,為建設三峽工程,三峽集團的總部長期放在湖北省宜昌市,但完成三峽大壩的建設任務后,三峽的總部已經遷入北京;東風集團從十堰搬入武漢,也擺脫了原有地域稍顯閉塞的情況;葛洲壩集團的總部也有一個從宜昌到武漢的過程,但其后同中國水電集團重組后,事實上新公司的總部也放到了北京。
        
         另一個是,企業總部的職能中心則依據市場和企業自身的需要向其他地方轉移。
           上海世博會閉幕后,世博園原有部分地塊就被開發為央企總部聚集區,原來就立足于上海的中國商飛直接入駐,而中國鋁業將入駐資源貿易、運輸物流及交易業務結算等業務總部,中國黃金集團將入駐黃金珠寶交易等總部,事實上都緊盯了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
         在北京昌平區七北路的未來科技城,也因為國家實施關于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吸引了兵器裝備、中國海油、國家電網、華能集團、中國國電、神華集團、中國電信、中國電子、鞍鋼集團、武鋼集團、中國鋁業、中糧集團、國家核電、中國商飛、中國建材等中央企業設立創新研發中心。
         為了吸引高素質人才落戶,遠在齊齊哈爾的中國一重在大連設置了研究院,又為了利用天津的濱海優勢和裝備制造便利,中國一重也逐漸在天津設立了制造基地。
         央企總部往哪走,背后是政府與市場復雜關系的一個縮影
        
        
         【央企離不開北京的六大理由】
        
           針對央企總部外遷傳聞,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盤古智庫城鎮化首席研究員易鵬不久之前發表評論文章稱:
           央企總部搬遷不會成為主流,但可以把央企整個產業鏈中非總部的別的產業鏈搬遷出去,既能達到疏散北京的目的,又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搬遷。
           近期,京津冀一體化成為熱門話題。其中,北京要剝離一些非核心功能,把央企總部搬離北京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話題。但筆者認為,央企總部搬離北京并不容易,其中有以下六個原因
        
         第一,央企的國有屬性,使它們有天然的向政治中心靠近的基因。央企是屬于中央的企業,北京是國家的政治中心,對于央企來說,總部在京,近水樓臺,無論是參加重要會議還是獲知政策信息,央企都有相當的便利。這種行政優勢,是地方上的企業無法比擬的。行政優勢可以轉化為市場乃至財政惠利,從而使京城央企更具市場競爭力。另外,央企雖然不便于按照行政級別安排,但事實上,國家機關與中央企業之間長期存在密切關系,比如一些央企老總轉到地方上擔任副書記、副省長或者乃至省長,或者某些部委機關的一把手、二把手調動到央企管理層接受鍛煉。這種能夠得到“下到基層”鍛煉機會的官員,通常來自于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盡管中國正在推進市場化改革,但是央企從某種程度上還是帶有一定的行政色彩。這意味著它更多的帶有一部分政治功能,而不是純粹的經濟功能。央企主要負責人認為,對于央企本身而言,與政治中心在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央企自身的發展。上海一直作為中國金融中心,但我們看到四大國有銀行的總部依然是在北京,并沒有搬遷到上海。金融業這樣的案例表明,要把央企這樣的帶有一定的行政色彩的企業搬離北京,難度很大。
        
         第二,事實上,央企搬遷,更多地會把它的一些制造業基地往外搬遷,對于總部而言,還是會放在北京。例如,首鋼搬遷,可以把首鋼的生產車間搬到天津、河北或者其它地方。并不局限與京津冀地區。
        
         第三,北京提出要發展國際交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央企也是國際交流和科技創新的一個主體。比如說,中航工業和航天科技的研究院總部在北京。他們認為把總部放在北京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國內外先進科研技術和知識,以及吸納高素質的科研人才,因為北京擁有全國最強大的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像清華北大等世界知名學府以及中科院、中關村等科學技術研發基地。從發展和戰略的角度看,選擇北京作為這類央企的總部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央企總部搬遷到一個行政級別比較低的城市之后,不見得一定會給這個城市帶來完全的正能量和足夠的價值。我們往往會看到,如果央企總部搬到一個行政級別比較低的城市,這個城市通常會被央企左右。這會使得級別低的城市的發展喪失很大的自主權,企業對于這城市的全面發展不見得一定會帶來利好。相反,如果是央企的一個制造業基地搬到行政級別比較低多的城市的話,企業的發展會帶動地方的發展。那么它一定可以減少其負面的沖擊和影響。
        
         第五,央企總部在北京投入巨資建設,并且價值不菲。如果把央企總部搬遷,就得在別的地方重新建設辦公大樓,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會造成企業資源浪費。新辦公大樓的建設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甚至更久。
        
         第六,公共服務業的均衡分布。央企搬遷也要同時考慮到其員工是否愿意搬遷。央企在京,大多數中高管都享受著首都市民的“特權”——拿到一個北京戶口,可比登天還難,而一旦擁有北京戶口,央企員工的子女要比其他地方的學生們更容易踏入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大門。中高層高管以及優秀員工為了孩子,也不會輕易離京。這對央企搬遷也是比較大的顧慮。
        
         目前看來,北京要緩解治理壓力,央企總部搬遷不會成為主流,但也不排除極少數的央企總部搬遷。筆者認為,應該做的是把央企的整個產業鏈中間非總部的別的產業鏈搬遷,就有可能達到既能疏散北京功能的效果又能夠實現一定程度搬遷的目的,這個務實雙贏的局面。當然,從推動市場化的角度講,要淡化企業的政治性作用,讓央企自由發揮,自愿搬離北京。
        
    2017/4/18 13:46:47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2分
       注冊:2009-5-20
       發貼:735(428主題貼)
       登錄:1135
    3  
    寧吉喆:央企搬遷至雄安新區的謠言不能信!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央企搬遷至雄安新區的謠言不能信》
         來源:http://www.sasac.gov.cn/n86302/n86361/n86401/c2578048/content.html
        
         目前表態將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的央企,大多處于能源、基建、科技類等行業,且多數屬于行業領軍者,這類央企布局雄安新區可以為其企業資源結構帶來質的飛躍,符合雄安新區戰略性國家級新區、擔負新階段全面深化改革試驗田的重任的定位。(是“參與建設”,嗅到了業務而已)。
        
         “雄安新區目前仍然處于建設初期,并且相關配套政策也未正式出臺,因此作為我國經濟主力軍的央企,其加入新區建設一方面可以成為雄安新區建設的壓艙石,穩定雄安新區建設的基礎,另一方面對于未來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同樣具有引導性作用。”沈萌表示。(啥叫引導,自己理解!)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央企爭相發聲參與雄安建設的同時,場內有關央企集體搬遷的傳言也在持續上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此前曾明確表示,央企搬遷至雄安新區的謠言不能信,部分企業表態將搬至雄安新區屬企業自主行為,未來還要做相關規劃
        
         與央企搬遷名單傳聞相對應的一則新聞是——2015年7月3日,時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攜87家央企負責人來到保定市,與河北省及河北各地市主要領導共同召開了主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央企進河北”的會議。
        
         其實是業務對接和布局布局會議。對這份名單引起討論的主要原因是,央企會以何種方式遷入、以及對雄安新區和現有的央企總部布局將產生何種影響。
        
        
         社會資本參與新區建設,一方面可以解決新區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發揮社會資本的優勢,提高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使用效率,尤其是在新區經濟發展方面,更需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的參與,通過國有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進一步結合,增強新區經濟發展的活力與動力。
        
    2017/4/18 13:59:58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1/1 頁 每頁 10 貼 本主題貼數 2   分頁: [1] 轉到
    管理選項:  刪除  | 總置頂  | 置頂  | 精華  | 普通  | 轉移該貼到: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用戶名:  密碼:
     主  題:* 不能超過50個漢字或者100個字符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居中 空格 超級鏈接 插入圖片 插入Flash 飛行的文字 移動的文字
     

     
      
     
    高層管理者培訓與發展服務網-EDPSP.com
    地址: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東樓
    聯系電話:010-8243115O 站長QQ:30989665
    巔峰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48987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内射久久久久欢欢 | 粉嫩精品美女国产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亚洲欧美|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精品福利资源在线|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华人亚洲欧美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 四库影院永久四虎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内射久久久久欢欢 |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777欧美午夜精品影院|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1024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