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8848hr,巔峰培訓網

    Home | 管理咨詢 | 職業認證 | 公開課 | 企業內訓 | 培訓師資 | 培訓搜索 | 北大研修 | 清華研修 | 分類廣告 | EDP

    巔峰培訓論壇 > 國家職(執)業資格認證論壇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今日貼數:7835 |主題總數:77151 | 帖子總數:80078 | 會員總數:2538

    最新貼子 |  熱門貼子 |  搜索貼子 
      本版搜索:  
        您是本貼的第 27364 個閱讀者  
      主題:中國平均每天3家公司IPO 如此瘋狂上市能撐多久? 2017/1/10 12:13:56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10分
       注冊:2006-8-14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登錄:3776
    1  
    中國平均每天3家公司IPO 如此瘋狂上市能撐多久?
         央視CCTV2財經《交易時間》:上周五證監會再次核準了14家公司的上市批文。而本周就有15家公司開啟新股申購,這也意味著新年以來,監管層幾乎在以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節奏,高速推進著新股發行。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2016年股指收出一根帶長下影的光頭陰線。長上影與長下影,實際上也說明了過去兩年時間里股市發生了劇烈震蕩。不過,盡管2016年股指下跌幅度達到12.31%,但絲毫沒有影響到其“圈錢”。2016年我國IPO、再融資現金部分合計1.33萬億元,同比高達增長59%,A股再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上證指數跌幅超12%,創業板跌幅近28%。根據相關機構測算,2016年在高速發行的背景下,每位股民平均虧損2.4萬元。
        
         IPO在提速,投資卻不賺錢!巨量融資誰會買單?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有市場機構預計2017年A股將有380~420家企業完成IPO,全年融資額在2500億~2800億元,如果這個猜測成立的話,2017年新股發行數量和融資額較2016年均增長六成至八成。2017年IPO融資量將達到3000億元水平。
         而日前,新三板企業陸續開始IPO的消息,也意味著有近萬家企業正在陸續成為IPO的后備軍。那么問題就來了,這么大的融資量融資方是很高興,賺的盆滿缽滿,但是市場雙方的,有賣就得有人買,這么大的量究竟該誰來承接?如果投資者在市場中長期不賺錢,這樣的發行節奏還能繼續下去嗎?一個失去賺錢效應的市場,還能堅持多久?
        
         新股發行“加速度” 2016年發行數量創5年新高
        
           新年剛剛開始,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還是延續著去年年底開始的加速度的表現,所以今天我們跟大家一起來統計一下,全球各個市場在2016年新股發行和募資的情況。
        
           根據我們統計,滬深兩市合計IPO的數量是227家,數量創出了2012年以來的新高,合計的募資規模是1496億元,較2015年同比下降了5.07%,所以2016年A股在提速發行的同時,控制IPO的募資規模,對市場不會有過大的沖擊。
        
           美國2016年有105家IPO,從 2009年以來最少的IPO年份,較2015年的170家下降了38.2%,而相較于2014年的275家,降幅超過一半。
        
         2016年上交所募資額全球第三 指數表現全球倒數第一
        
           從IPO募資額來看,紐約的兩大交易所,紐交所和納斯達克IPO募資246億元,排在第一,香港港交所245億美元排在第二,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三,募資160億美元。
        
           但是從指數的表現來看,中國市場是遠遠落后于海外其他市場,在2016年全年指數漲跌幅來看,漲幅排在第一的是俄羅斯RTS指數,全年漲幅51.27,英國富時1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臺灣加權指數漲幅在10%以上。
        
           排名最后的是深圳成指和上證指數,全年下跌19%和12%,恒生指數和日經225指數去年小幅上漲不到0.5%,法國CAC指數漲幅4.85%。
        
           數據顯示,2016年滬深股市IPO達到227家,高于2015年的219家,增長4%,融資規模1504億元人民幣,略低于2015年的1586億元人民幣。如果以A股市場的融資額度而論,包括IPO與再融資,2016年A股的融資額超過1.6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從這個角度上講,2016年股市的融資功能被進一步“挖掘”。其實,2016年新股發行還有一項值得“炫耀”的成績,即截至2016年12月23日,證監會共核準了275家公司的IPO申請,核準的募資金額超過1800億元,以核準IPO公司數量而論,在A股市場歷史上穩居前三。
        
           歷經2015年的股災,直至2016年下半年股市才出現一波反彈行情。不過,該波反彈行情在2016年12月初即告結束,且上證指數從3301點下跌至3068點,跌幅達到7%。此次下跌雖然不乏其它方面的原因,但新股IPO發行提速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從2016年9月下旬開始,每個交易周都有新股發行,少則發行七八只新股,多則超過10幾只。而步入2017年后,新年第一周雖然只有四個交易日,卻每個交易日安排3只新股發行。2016年股市融資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就是在如此背景下產生的
        
           當然,目前的新股發行基本上都是按“需”融資。發行人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募投項目需要多少資金,新股IPO時都能滿足其融資需求。如今的市場,再也沒有出現原先的高發行價格、高發行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發行“盛況”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低發行市盈率和較低的發行價格,因此,每家發行募集的資金額度都不大,而這顯然是上輪IPO改革后的結果
        
           雖然2016年新股IPO融資額度低于2015年,但由于制度上存在缺陷,新股掛牌后連續漲停,往往股價漲至高位時才打開漲停板,這也導致需要更多的資金進行承接,客觀上對市場資金面會造成一定的壓力。而且,由于股價漲至高位,新股風險無形中被放大,進而放大了整個市場的風險。因此,雖然新股IPO時融資的額度不算大,但新股掛牌后對二級市場所形成的“抽血”效應同樣不容忽視。更何況,監管部門2016年下半年加速新股發行后,進一步加劇了此種效應。
        
           最近據普華永道預測,2017年全年A股IPO為320家至350家左右,融資規模在2200億元至2500億元左右。如果該預測最終得到證實,意味著2017年新股發行將進一步提速,問題在于,市場能夠承受嗎?
        
           此前因為股市的低迷,新股發行曾多次暫停,個中的代價不能說不大,教訓不能說不深刻。筆者以為,無論是暫停新股IPO,還是新股發行“莫名”提速,都不是一個正常市場的正常表現。新股發行,需兼顧直接融資與市場的承受度與投資者的接受度,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A股這片皇家韭菜田,股市段子集錦
        
         關于退房、契約精神、市場經濟以及股市的一點想法
        
         簡單地順應情緒化的民意最終能把人民坑死(關于房地產調控)
        
         如何看待劉士余“土豪、害人精”的講話?
        
         《關于資本市場的一點改革設想》寫給頂層設計者
        
        
    2017/1/10 12:13:56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2分
       注冊:2009-5-20
       發貼:735(428主題貼)
       登錄:1135
    2  
    股市的定位問題,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不容回避的首要問題
         
         2016年的中國股市乏善可陳,開門四熔斷,讓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陷入為扭虧而掙扎的不利境地。全年下來,跌幅最小的指數跌了12%,平均每個賬戶虧損1.3萬元,有持股的每個賬戶虧損3萬多元。數據是冰涼的,也是客觀的,從結果來說,投資股市的絕大多數是失敗者,對比炒匯的無風險收益和炒房的暴利,心理上的落差會更大,這樣的環境,是驅使資金流出這個市場。
        
         比這更差的是,政策環境對于二級市場投資來說更加惡化:每天的新股發行量平均到了三只,由于我7年前就指出的交易機制弊端毫無改變,我們的市場源源不斷地制造新的炸彈,每天都在積累新的系統性風險;國家隊成為影響股市穩定的重要因素,開始下場踢球高拋低吸,與民爭利;政策出臺隨意性很大,成為打壓市場的重要手段,更加劇了市場的波動性,使得安心持股變得更難。
        
         這是我以一個市場參與者的角度對2016年中國股市的深刻印象,這個市場對抱有投資持股目的的人毫無希望,但是卻是深諳投機規律者的天堂,尤其是那些攜資金優勢的險資和XX幫們,一旦找準標的,在二級市場上如入無人之境,最后招致“罵街式監管”。 如何看待劉士余“土豪、害人精”的講話?
        
         實體經濟的經營者和拿著金融牌照的大資金,一下子走到了對立面,這是市場最大的悲哀!
        
         說好的險資等機構資金是股市長久發展穩定的基石呢?!
        
         但是,從監管者眼中看到的股市,恐怕是更加欣欣向榮的,因為我新股發得這么多,大大地支持了實體經濟啊!西藏一天上市發行了兩個新股,有力地支持了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啊!大力加強了監管,抓出并懲罰了一批市場操縱者啊!……等等。監管層做得,貌似也不錯。
        
         更開心的是那些利用市場波動賺錢的機構或人,不少股票,在2016年股價走了兩個來回,對于持股者來說,終點回到起點,但是對于投機者來說,賺了兩波的錢。最無聊的是,這樣的市場大幅波動,與公司的經營基本面毫無關系,純粹的資金博弈,妖精論雖然難聽,然而是真實的例子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A股市場更多的成為資金的一個消耗場所,而難以成為財富的增值場所,這是我們眾多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宿命,新股彩票式發行的補償,遠遠不能覆蓋持股的損失,更何況,對于大資金來說,還有網下申購的便捷通道
        
         說了這么多,其實可以歸結為一句話:A股已經越來越不適于抱著投資、持股、增值夢想的業余散戶!
        
         在監管者的心中,這是一個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嗎?
        
         我看不出來,所以,股市的定位問題,成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不容回避的首要問題,這點糊涂,一切都是打醬油。
        
    2017/1/10 12:54:11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2分
       注冊:2009-5-20
       發貼:735(428主題貼)
       登錄:1135
    3  
    思樸:我們要什么樣的股市?
         
         站在不同的立場,對股市的定位完全不同。對監管者來說,不出事,新股發得出去就OK;對企業老板來說,能夠方便地、低成本地從股市里融到錢;對機構投資者,具有充足的投資標的,并且風險可以對沖管理;對于莊家,賭場能保持規則一致,每天韭菜充足;對于小散戶,有沒有漲停板、能不能新股中簽、什么時候解套啊。
        
         所以,我們要什么樣的股市,其含義,是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探討中國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股市,提取各方訴求最大的公約數,讓市場回歸本來面目。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股市定位已經從最初的改革試驗田,到為國企脫困,再到搞活中小企業,到激發科技創新,逐漸接近市場的本質,健康完善,只差最后一腳。這一腳,并不是注冊制,也不是所謂的監管。資本市場的本質,是通過資本的交易來實現資源高效優化的配置!
        
         十八屆三中全會所確定的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這是一對矛盾,現在很多的問題在于,市場難以發揮出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其原因正是政府作用沒有發揮好,甚至是成為市場發揮配置作用的阻礙。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股發行的行政性限價,導致新股上市動輒幾連板甚至幾十連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而是簡單地從供需關系入手,加大新股推出力度,現在已經變成了每天上三家。由于新股發行后二級市場的高定價,與同類老股市盈率有天壤之別,從而又造成比價關系紊亂,市場無所適從!
        
         這樣又為二級市場的短線炒作提供了充分的題材和空間,妖股盛行,妖精盛行,價值投資的理念歷經近三十年而難以確立。某種程度上來說,二級市場成了逼良為娼的市場,想做價值投資的良民,普遍經不起價格投機的誘惑,本來應該是市場穩定基石的保險系資金,都在二級市場上興風作浪,這個市場還有什么希望?
        
         更為可怕的是,站在國際金融戰的立場,大量上市股價偏離公司基本面支撐的中小企業,就是二級市場一個又一個的雷!它們單個單個炒作得很歡,在2015年上半年動輒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漲幅,背后是配資加杠桿的推動,最終中證500股指期貨一出,一個月后便開始了股災1.0。
        
         2015年5月18日,我寫了一篇 《如何做空創業板? 2015-05-18 06:18》,把道理講得很清楚,當時對中證500股指期貨有一絲隱憂,但沒有發現后面的作用機制。說到底,正是對各種工具不熟,缺乏深度思考所致,后來被市場教育,才迅速認識到這問題,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微觀的風險累計不能用宏觀的風險管理工具去對沖,這是我對股災1.0的深刻總結,各種各樣的加杠桿去杠桿,只是加速了股市風險積累與暴露的進程,并不是幾輪股災的真正原因。
        
         說到杠桿,中國最大的杠桿是房地產,但一路高歌上漲,并沒有任何崩盤的跡象。原因在于,房地產市場并沒有類似股指期貨這樣的宏觀做空機制,也無物業稅、房地產稅這樣的微觀做空機制。(首付二成)
        
         股災2.0的原因則是貪腐分子誤國。國家和券商集合起來的上萬億資金,不是按照救市的本來目標去解鎖流動性,而是大量流向關系戶的垃圾股,國家的錢,放在那些明顯的垃圾股上,誰能夠擔得起保值增值的責任?但是有人就敢這么干了?陷國家隊于不仁不義的境地,其負面影響到現在還沒有消除。
        
         如果當初資金大量流入五倍十倍市盈率的大藍籌,光每年的分紅就能覆蓋資金成本,國家隊還用象現在這樣下場踢球高拋低吸嗎?不相信的反過去看看去寶萬之爭,前海人壽不過也就花了幾百億,萬科的股價漲成什么樣子了?!
        
         股災3.0的原因卻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昏招,熔斷。中國股市里高人不少,熔斷據說之前也征求了大家意見,一出來想不到卻成為一種災難。這也充分說明,我們的決策機制論證很隨意,在兩次股災之后,監管者已方寸大亂,出了昏招,整個市場在股災之后如驚弓之鳥,沒有對這一政策引起警覺。可是如果深入想一想,打響熔斷第一槍的資金,他們能夠如此步調一致引導市場,也是細思極恐的問題,背后的目的和邏輯,也只能留待后人說了。
        
         如果沒有新股發行和交易的內在缺陷導致的風險累積,如果沒有無序的加杠桿和隨后的行政化強力去杠桿,就沒有股災1.0。
        
         如果沒有監管層貪腐分子與券商、莊家的內外勾結,如果沒有國家隊大量救市資金集聚在垃圾關系股上,就不會有股價的二次下殺帶動低市盈率的大藍籌破位,也就沒有股災2.0。
        
         如果沒有股災1.0和2.0的千股跌停,自然也就不會有熔斷機制的倉促推出,當然也就不會有股災3.0的無妄之災了。
        
         如此環環相扣,因為政府在新股發行上一個多年未解的小失誤,政府作用沒有發揮好,最終導致中國資本市場錯失好局,錯過了以資本市場大力促進新興產業轉型升級的極好時間窗口。
        
         當然,福禍相依,正如如果沒有湘江之戰中央紅軍險遭滅頂之災的巨大代價,也就不會有后來的遵義會議,中國就不會找到一條獨立自主的革命道路一樣。三輪股災所導致的數十萬億計的國民財富損失,如果深刻總結其教訓,或許可以開辟出一條獨立自主的資本市場發展之路。
        
         然而,到現在為止,我們并沒有看到真正深刻的、有價值的反思!
        
         把股災的原因歸結為杠桿太高,其實還是在為腐敗分子當初所極力推行的去杠桿辯護,還是沒有深刻分析到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和新股發行和上市交易機制中的內在缺陷,回避最本質的原因去解決問題,其結果,當然只能是隔靴搔癢了。
        
         劉主席上任之初,包括我在內的市場人士抱有很大的期望,可規律就是規律,中國資本市場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不是說政府一紙任命書派個人就能解決了的,即使他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也不行。
        
         加強監管,這只是一個底線。而中國眾多國內國際目標的實現,不能總在底線徘徊,有賴于一個強壯的資本市場,比如中美貿易失衡及轉換,比如人民幣國際化,比如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比如防止外匯儲備大規模流失,等等這些事情都要求我們盡快把股市搞大,搞好,風險可控。
        
         這就需要監管者更快地認識到市場真正的問題,凝聚各方共識,在一兩年之內就把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臨門一腳踢好。
        
         監管層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如何把中國股市從一個財富分配為主要功能的場所,變成一個以資源優化配置為主要功能的場所。
        
         做到這一點,實際上就是落實好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讓股市回歸到它的本來面目。
        
         ——思樸
        
        
         衛興華:澄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幾個認識誤區
        
         李培林:社會新態勢與社會治理
        
         衛興華:“市場決定”的內涵和條件
        
         戰略,切不可被當前利益淹沒
        
         劉志銘:界定政府經濟職能 厘清政府與市場關系
        
         謝伏瞻:現代市場經濟的五大特征
        
    2017/1/10 13:15:24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2分
       注冊:2009-5-20
       發貼:735(428主題貼)
       登錄:1135
    4  
    股市最新政策定位,意味著什么?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與股票市場直接和最相關的表述主要是兩段話,其一是“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再來對比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股票市場的表述:“盡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很明顯,2015年確定的2016年股票市場的主要任務定位在自身的改革創新,而2016年定位的2017年甚至以后的股票市場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改革創新特別不是創新,而是服務實體經濟,比如IPO提速、助力國企混改、傳統行業兼并重組、債轉股等
        
         所以概括起來,股市最新政策定位之一就是“服務實體”;與股票市場最相關的第二段表述是:“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這很好概括,就是“防范風險”。綜合起來,股市最新政策定位就是“服務實體、防范風險”。
        
         個人覺得,這樣的政策定位至少意味著以下三點:一是樓市泡沫很難轉移并復制到股市,嚴厲地政策調控壓制了樓市泡沫的繼續膨脹,斬斷了繼續涌向樓市的巨量流動性,但相關的流動性將很難再在股市加杠桿操作,而且將被越來越快速的股票供應所吸收(增量IPO提速,搞事實上的注冊制,加上存量限售股解禁),同時也被吞吐量規模越來越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所吸收,這個多層次市場至少還包括新三板市場、PPP市場、債轉股市場、國企混改市場、行業并購重組市場等,這些市場都將是巨大的、能充分替代樓市的流動性“蓄水池”!所以壓制樓市導致的流動性溢出部分將被快速分流,也將被快速吸收,整體而言對股市流動性環境的改善相對于股票加速供應來說是并不明顯的,不要做過于樂觀的預期。
        
         其二,股市上述最新政策定位,說明將加快優化整體社會融資結構,特別是快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既是“降杠桿”所需,也是“防風險”所需,進一步說明券商的投行業務將迎來爆發性增長的時期!券商股的投資邏輯重心也將由經紀業務彈性轉移到投行業務彈性上。
        
         其三,股市上述最新政策定位,特別是其中“防范風險”的定位,說明除了股市本身不要出現重大風險之外,還要協同其他金融子系統共同防范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試想:如果股市能夠平穩健康地走出慢牛行情,是否不僅能緩解資本外逃、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壓力,反而還能吸引外部資本的流入?是否有利于股市和匯市的良性循環與相輔相成?如果A股能走出慢牛的話,那么,人民幣的匯率之戰將輕松很多。道理也很簡單,資產價格上漲,是對沖匯率下跌的最好手段。請看:昨天央行果斷出手離岸匯市,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連破7大關口,漲幅將近1%,一度跨入6.89。創12月15日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跟漲,兩地價差倒掛逾200點。在央行離岸出手的當天,A股連續第二天反彈。
        
         這次匯率之戰,使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反思:隨著特朗普即將于1月20日正式就職,所謂的美元與美股聯袂走強的“特朗普效應”是否已經接近尾聲?美元這輪反彈,已經出現了強弩之末的征兆?那么黃金、有色資源股的機會是否即將來臨?以上看法,不一定對,歡迎交流指正!
    2017/1/10 13:45:15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2分
       注冊:2009-5-20
       發貼:735(428主題貼)
       登錄:1135
    5  
    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從來不缺韭菜,不缺黑心大股東,也不缺自以為是的管理者.
         中國股市同樣不缺資金,幾十萬億的市值,一年要換手好幾次。
         中國股市也不缺好的項目,排隊的IPO就有700家,新三板上有幾千家都達到了創業板上市的財務要求。
        
         中國股市最缺的,是發展資本市場的思想和智慧!結合中國特點的獨立、頂層思想!
        
         最近正在看《重讀毛澤東》,中國近代革命史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為什么在早期我黨會遭受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挫折,原因就在于開始我們沒有自己的理論和思想,完全照搬蘇聯的那一套,用莫斯科的本本、教條來指導中國革命,包括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發動城市暴動,依靠國民黨去完成中國的國民革命,對共產黨反而是雪藏、打壓,等等。
        
         無數先烈的鮮血教育了我們,這種做法肯定完蛋。毛主席深刻地認識到中國革命的性質,依靠誰、團結誰、打倒誰,將所有的這些問題分析得清清楚楚,回答得明明白白,這個時候,中國革命才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建立了中央蘇區,然后經歷了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和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直到遵義會議毛主席再次進入我黨的領導核心。這段歷史一再證明,只有按照毛主席立足于中國特色的理論思想地指導,中國革命才會勝利,反之,就會失敗!
        
         這本書評價毛主席說,他不僅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更重要的是,他讓中國人在近代歷史上有了思想上、理論上和道路上的自信!
        
         那么到現在為止,中國股市已經發展了近三十年,我們的監管者是否已經知道,相對于西方華爾街的資本市場,我們的市場有什么獨特的特征?我們針對這些特征有何針對性的政策和方法?我們開辦這個市場,到底是為了誰服務?依靠誰、團結誰、打倒誰?
        
         從他們的公開發言和行動來看,一團漿糊!今天有段子流傳出來,去年(2015)年末誰賣股票調查誰,今年(2016)年末成了誰買股票調查誰了。(明年呢?)
        
         這些自相矛盾的政策措施,說明我們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究竟應該怎么走是缺乏系統性的思考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卻不去探究深層次的原因。經歷去年以來三輪大的股災,股民和國家承受數以萬億計的真金白銀損失,我們何曾得出個一個有深度的反思?
        
         連幾次股災的原因都莫衷一是,這是讓人絕望的!
        
         這些事情,指望劉士余同志剛上任一年就想明白不可能!但是是不是整個市場、整個國家都要停下來等一等,等監管者全想明白了,然后再推動改革、發動牛市呢?
        
         我認為不是。顯然,以中美目前的情勢,中國轉型升級的經濟形勢,中國等不起!如果資本市場不成為中國財富的創造者,反而成為各種投資者的絞肉機,資本和人員,都會從中國逃逸!!這正是美國和其他競爭國家樂意看到的情形。
        
         其實中國的資本市場與西方有何不同顯而易見,不就是散戶多,散戶缺乏定價能力嗎?這跟當年大字不識的農民占中國國民的比例何其相似?怎樣把這幫散戶給動員起來,組織起來,不就可以了嗎?華爾街在證券市場管理方面的精髓,保護好每個小投資者的權益,因為只有把這個市場的最弱者都能保護好,投資者的權益自然就保護好了。
        
         但我們采取了什么樣的措施,來真正保護了中小散戶?
         我們采取了什么有價值的方法,來適應中國的這種投資者結構?
         就我觀察這個市場的二十多年,沒有發現。我們更多地出產資本市場的王明、博古、李德,完全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理論,生搬硬套西方的政策,其后果可想而知。年初的熔斷就是極端的活生生的例子!
        
         其實這二十多年,二級市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散戶當成唐僧肉,殺散戶!只不過有時候是先養一養再殺,有些時候是一上來就殺而已!
        
         我們建這個市場的目的,到底是干什么?
         本質的目的,是為經濟的發展服務!細分下來,歸根到底,是要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
        
         怎么達到這個目的呢?
         要用股市天然的逐利特性,讓各類資本從低效率、低價值企業或行業向高效率、高價值企業或行業轉移!所有的喊話、憤怒、咒罵、威脅,如果脫離了這個根本,都是在耍流氓!
        
         如果是這樣,證監會只需要做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能否讓公司的價格高效地博弈,迅速到達供需平衡點?
         第二件事情,如何保證價格的博弈不出現犯規?
        
         現在證監會做得更多的是什么
         監管、監管、監管!注意,我們本身的價格機制就是扭曲的,這直接導致價值觀和資源的錯配,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一種逼良為娼的交易機制,偷雞摸狗的事情如此之多,防不勝防!因此,監管者一定會陷入疲于奔命的狀態。
        
         證監會還樂意做的事情是什么
         所謂的國際化,唯洋人的馬首是瞻,今天開這個通,明天開那個通,自己的事情沒有整明白,主動丟掉自主權,抬來洋人來治散戶,這不過就是引入更多的屠夫來殺散戶而已,對國民財富的增長毫無價值。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還是回憶回憶當年股權分置改革是如何取得成功的,發動群眾,分散決策,從投票機制上給予散戶莊嚴的一票,這簡直就是毛主席教導我們群眾路線的完美實踐。
        
         思想和理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領導在辦公室里苦思冥想出來的,而是要經過反復的實踐錘煉出來,走到市場中去,和各類的投資者交朋友,聽聽他們怎么說,這樣也許才能更快地形成自己正確的觀點。每一屆主席都要從頭造輪子,這是我們監管體制在形成獨立自主發展思想的過程中必須要改變的一種現狀!
        
         只有這樣,中國股市才有希望!
    2017/1/10 13:53:08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2分
       注冊:2009-5-20
       發貼:735(428主題貼)
       登錄:1135
    6  
    IPO提速再融資減速
         1月16日,中金最新研報指出,隨著A股IPO加速,預計今年將消化500家左右IPO存量,融資規模在3000億元;新華社也發文稱,“IPO常態化可以給力實體經濟”。
        
           “如按目前發行速度推算,2017年有可能消化完500家左右的IPO存量。”1月16日,深圳某中型券商投行部負責人表示,隨著IPO數量的增加和估值中樞的下移,未來上市公司的PE發行價倍數也會下行。
        
           而由于市場一貫對IPO抽血的認知,1月16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三大板塊均遭遇大跌,尤其是估值最高的創業板一度跌幅達到6%,但創業板整體市盈率仍接近60倍。
        
           不過,在部分投資人士看來,當日的大跌并非完全由IPO所致。“我認為股市大跌并不是IPO發行加速直接導致。因為這個趨勢是從去年四季度就比較明朗了,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只是市場在給下跌找理由。”1月16日,北京某知名私募副總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和市場對IPO畏懼情緒的發酵和恐懼有關系,估計市場情緒不久就會有一個緩和。”
        
           市場急劇普跌中,往往就會產生一些“錯殺股”,有些機構就會趁機大買。上述副總經理就透露,近期在買一些處于未來確定發展的行業中做得最好的公司。
        
           “現在反正泥沙俱下,好公司也跌得很厲害。次新股中還有不少小非減持,那些投資基金上市了多數要選擇退出的,因為人家就是賺一級市場的錢,而我們二級市場把小非減持看成洪水猛獸,一有減持大家就先跑,也會造成一些錯殺。”上述副總經理說。
        
           貶值鏈條揭秘
        
           除了目前減持套現、IPO加速、資金面、估值中樞下移等因素對A股的影響,在專家人士看來,A股還存在一個比較不為人所熟知的貶值鏈條。
        
           “一句話概括目前的融資政策就是:增加IPO發行、減少再融資。同樣是融資,但不同的方法對市場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從而導致對估值體系的影響天壤之別。”尹中立指出。
        
           其指出,第一,以往放開定向增發有利于殼資源估值的提高,因為控制一家上市公司意味著獲取廉價資本的通道,有利于殼價值估值的提升;反過來,定向增發受到抑制,對殼資源會起到打擊作用; 第二,IPO受到控制的話有利于殼價值的提升,反過來IPO放開對殼則是負面影響。
        
           “所以增加IPO、控制定向增發,兩手同時用,從資金方面看,是簡單的一增一減,但對估值體系的影響則是不利于垃圾股殼價值的穩定,嚴重打擊市場的炒作風氣。”尹中立指出。
        
           1月16日,上海某中型券商并購部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目前手上有四五個賣殼項目,都是大股東急著賣殼。雖然價格還是按近期的百億估值賣,但在IPO發行加速的背景下,殼已有貶值的預期,因此他們賣得都比較急,要求快點找‘買家’。”
        
           另外,隨著“一增一減”的推進,以高估值著稱的中小創成了拋售重災區。
        
        
           以1月16日為例,兩市共有164只個股跌幅超過9%,其中115只來自中小創,占比達到70%。尹中立認為,創業板、中小板和主板的某些股票,以前的估值體系較為紊亂,遲早要向正常估值回歸,只不過過程是痛苦的。
        
           另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炒作重區、動輒拉出十多個漲停板的次新股,現在也出現了只有2個漲停板便開板的情況,比如太平鳥(603877。SH),除了上市首日,僅拉了兩個漲停板便匆匆結束了漲停之旅。
        
           “從目前看,短期應該不會有破發,都是中小盤股,少漲點應該是常態。”上述投行部負責人指出。
        
           “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優化資源配置,把資金配置到有效率的產業和公司去。而目前的市場并沒有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大家都在炒垃圾股,其實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如果沿著現在的融資政策走下去,實際是提升了股票市場的效率,使股票市場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但不利的一方面是,要承擔短期的陣痛。” 尹中立說。
        
         后真相時代:情感與觀點太多,事實和真相已經不重要了
        
         李培林:社會新態勢與社會治理
        
         衛興華:“市場決定”的內涵和條件
        
        
    2017/1/17 11:58:58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1/1 頁 每頁 10 貼 本主題貼數 5   分頁: [1] 轉到
    管理選項:  刪除  | 總置頂  | 置頂  | 精華  | 普通  | 轉移該貼到: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用戶名:  密碼:
     主  題:* 不能超過50個漢字或者100個字符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居中 空格 超級鏈接 插入圖片 插入Flash 飛行的文字 移動的文字
     

     
      
     
    高層管理者培訓與發展服務網-EDPSP.com
    地址: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東樓
    聯系電話:010-8243115O 站長QQ:30989665
    巔峰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48987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你懂的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大桥未久在线精品视频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