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業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1998分 |
注冊:2016-1-29 |
發貼:726(273主題貼) |
登錄:1742 |
|
|
再這么搞下去,中產的崩塌是遲早的事 |
用《烏合之眾》里面的一句話解釋就是:當你掌控了影響群眾想象力的藝術,就掌控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收割者講故事,而被收割者相信故事。當你想要成功,他們就預先定義了什么是成功,而當你努力通向他們定義的成功之時,就中了他們預先埋伏的鐮刀。
在我分析茅臺財報時,我得知市場售價2000多元的茅臺成本不到100元時,我明白了什么是品牌。所謂品牌,就是他們要用1人月勞動生產的產品,要換走你20個月的勞動。而你多出的19個月的勞動,就變成了茅臺股東年末的分紅。
同理,他們可以把鉆石定義為愛情,把原本你看不上的東西,定義為審美。其目的都是白嫖和收割你的勞動。
當你始終用10份20份的勞動去換回他們的1份勞動,10倍的GDP增長又與你有何干?你依然要被迫在勞動崗位上延續996式的產出。而對手盤卻白嫖你的勞動,變成了他們財報中的高毛利率,支撐著他們的市值,形成了他們的財富。
這里面揭示的一個殘酷真相則是,富人最大的資產并不是錢,而是窮人。
窮人才是富人最大的資產。
所以,富人要維持最好的生活,購買最好的服務,最重要的,并不是要賺足夠多的錢,而是要維持足夠多的窮人。
這就是所謂“人口紅利”的底層真相。
……
“窮人,才是富人最大的資產”。
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家里的陽臺上,曾養過一箱蜜蜂。因為我家靠近公園,有足夠的花可以作為蜜源。所以在我的記憶中,家里從來不缺蜂蜜吃,因為家里人會定期戴著防護面罩開箱,把蜜取走。
不過我們每次取蜜,都會留下一些蜂蜜給蜜蜂,如果收割得太狠,蜜蜂活不下去,就沒有長久的蜂蜜吃了。不能涸澤而漁嘛。
記得小學的語文課本里,一直在歌頌蜜蜂的勤勞,可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是不是正因為蜜蜂的勤勞,才使得它們變成了我們的絕佳收割對象。
也許,在蜜蜂的認知中,蜂箱蜂巢就是他們最大的資產,但在更高一維度的養蜂人眼中,把蜂箱視為最大資產的蜜蜂,才是養蜂人最大的資產。
鏈接:
《從老收據單看經濟發展成就的“相對論”》
為啥那個時代家家戶戶生養五、六個孩子,而現在的年輕人連一個孩子都不想生?
為啥那個時代一家人有一個人工作,就能養活老婆孩子,而現在夫妻倆都上班錢還不夠花?
答案或許能從老票據里可見一斑……
重新審視“內需不足”問題:拉內需,為什么那么難?
拉動內需、發展經濟,需要解放思想!
應該允許大量不需要真干活的就業:上班不用真干活,到單位簽個到,隨便干點什么,沒事情就喝喝茶、聊聊天……工資照樣發!其實已經有很多崗位是這樣了,解決了不少就業。
而現實中,不干活卻拿工資或者干無聊的活拿工資,還算好的!很多工作其實是負面的、內耗的、甚至有害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