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2分 |
注冊:2009-5-20 |
發表:721(418主題貼) |
登錄:1135 |
|
|
需要一些能力,才看得懂胡扯! |
“胡扯”是一種沒有根據、邏輯有問題或情緒化的論述。不完全等同于“瞎說”,胡扯也并不一定意味著說錯了,因為有時候人們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出于某種目的或情緒,會發表一些看似不合邏輯或沒有根據的言論,但這并不一定是因為他們說錯了,而可能是因為他們想要表達某種特定的情感或態度。
看懂胡扯,是需要一些能力的!
【保險那么好,為啥還要推銷】:
保險產品是有適用性和針對性的,不能一概而論“好、或不好”,必須是適合自己。但是由于業績壓力和提成誘惑,確實有不少保險經紀人是忽悠式推銷,連哄帶騙讓人反感。
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可以為個人和企業提供經濟保障。雖然保險有其優點,但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購買相同的保險產品。每個人對風險的認識和管理方式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做出決策。保險,本意是對大家都好,可有些保險機構使詐,于是只對賣保險的公司和推銷的好了。
【拆遷那么好,為啥還要施暴】:
拆遷是全局發展的需要,以便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或其他發展項目!笆┍笔菢O少數事件,有些是官商勾結魚肉百姓的一面,另一些是個別“釘子戶”貪心不足胡攪蠻纏的一面。中國城市化進程給社會整體帶來巨大好處,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拆遷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來解決。
【生娃那么好,為啥還要鼓勵】:
是家國大事、第一生產力!人丁興旺既符合傳統價值觀,也符合現代經濟學原理。生娃和鼓勵生育的問題,每個國家的國情、發展階段、和文化背景都不同,因此對于生育政策的看法和實施也會有所不同。鼓勵生育是為了保持人口數量和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不生娃的家庭……算了,不值得說。
《近百年中國出生人口官方數據分析解讀》
《人民大學教授翟東升:生孩子給房子!更靠譜更可行:稅收優化!》
【電車那么好,為啥還要補貼】:
是大國產業博弈,見《電動車引發汽車業內卷,是中國制造業強大的標志!也是產業格局轉變的機會!》
其實,可以換個角度看:
如果沒有保險、沒有拆遷、人口持續萎縮、沒有電車與傳統油車競爭……會更好嗎?
【如果拜神有用,你連廟門都進不去】
——這邏輯很有意思!暗含意味:有用的路徑,門檻很高。
確實如此。當然如此。
去廟里拜神,門檻是很低的:你只需要買一張門票、有的甚至門票都不要,你只需去就是。如此低的門檻,如果能“有用”,你燒一炷香就保佑你升官發財,這不是做白日夢是什么?
如果認為拜神是要神“有求必應”,你要么是幼稚、要么是真蠢。大概率也是個新時代的文盲:既不懂何為宗教,更不理解各類神佛的文化內涵。即便是一種予取予求的交換,那也要平等交換吧,當年的王侯將相、達官貴人們,拜佛請菩薩,那出手是很闊綽的,很多寺廟都是被優渥供養的,而很多民眾飯都吃不飽、人如螻蟻、命如草芥。你說有用無用……這是玄學。
心靈與情緒的作用,算不算“用”?
【如果種地能發財,農民將無地可種】
——這背后大有深意!暗含意味:稀缺資源,必然爭奪激烈。
傳統農民能有自己的地可種,其實是經過了血與火的斗爭爭取來的。那時候的農民,有當家做主的喜悅。但是,小農經濟是不可能發財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歷史上的各種生產關系都是適應一定的生產力發展需要而產生的。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生產關系。
如果種地能發財,即農業生產變得極為有利可圖時,這實際上反映了生產力的提高。這可能是由于農業技術的進步、品種的改良、種植方法的改善、市場需求的增加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生產力的提高使得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然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原有的生產關系可能會變得不再適應。會吸引更多的大戶和資本涌入這一領域。在這種情況下,生產關系需要發生變革,以適應新的生產力狀況。原本以小規模、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方式會受到挑戰。因為隨著利益的增加,隨著更多的人和資本會想要進入這個行業,從而導致土地資源的競爭加劇。在這種競爭下,農民可能會面臨無地可種的困境。
一方面,大型企業和資本集團會通過購買或租賃的方式獲取大量土地,實現規模化和機械化的生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并降低成本。這使得小農戶難以與之競爭,因為他們往往缺乏足夠的資本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面,隨著土地價格的上漲,一些農民可能會因為無法承擔高昂的土地成本而不能擴大規模,就處于競爭劣勢而被迫退出競爭,繼而放棄耕種去做別的行業。
因此,“如果種地能發財,農民將無地可種”這句話實際上揭示了生產力提高后生產關系可能發生的變化。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升,原有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生產方式可能會受到沖擊,導致部分農民失去土地。這進一步說明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相互作用:生產力的提高推動了生產關系的變革,而生產關系的變革又反過來影響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
【如果彩票容易中獎,就不可能一直賣兩塊錢】
——彩票的規則是公開的,中獎概率是可以估算的,從來都不高!容易中獎~那就不是彩票了。
價格一直賣兩塊錢,但獎池與往年比是擴大了。
【如果靠勤勞就能致富,你連掏大糞的工作都找不到】
——這句話似乎在表達對一些現象的不滿或困惑。
“按勞分配”是分配模式之一,當今社會還有其他多種分配模式。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新型生產關系應體現優越性!尤其是其分配制度應當堅持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既要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又要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力。應優化按勞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按貢獻分配、按生活需要分配相結合的制度,既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又體現對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的合理回報。同時,應通過稅收、社會保障等手段,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同時,應該塑造怎樣的新型生產關系?》
“勤勞致富”是一個傳統的觀念,它強調通過個人的努力和勤奮工作來積累財富。然而,在當今時代,這個觀念有時會遇到一些尷尬的邏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盡管勤勞仍然是獲取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它不再是唯一的因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高度競爭的社會中,成功往往還取決于個人的教育水平、創新能力、人際關系網絡以及所處環境的機遇等多種因素。僅僅依靠勤勞,可能不足以保證致富。
其次,現代社會的經濟結構和產業變化也對勤勞致富的觀念提出了挑戰。一些傳統的行業和職業可能逐漸衰退,而新興行業和職業則不斷涌現。這要求人們不僅要勤勞,還要具備靈活適應的能力,能夠迅速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此外,社會不平等和貧富差距的問題也影響了勤勞致富的邏輯。在某些情況下,即使一個人非常勤勞,但由于出身、家庭背景、地域等因素的限制,他仍然可能難以擺脫貧困或實現致富。這種不平等現象讓勤勞致富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說服力。
最后,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也對勤勞致富的觀念構成了挑戰。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消費文化的興起,人們往往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和更多的享受,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勤勞致富的價值觀。有些人可能更愿意通過消費和娛樂來享受生活,而不是通過勤勞工作來積累財富。
勤勞致富在當今時代面臨著一些尷尬的邏輯。盡管勤勞仍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成功還需要其他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時,社會結構和文化觀念的變化也對勤勞致富的觀念提出了挑戰。因此,在追求成功和財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加全面地考慮各種因素,并靈活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社會制度的核心是分配:上層按權分配,中層按資分配,下層按勞分配?
解讀:國內還有很多貧困地區和人口,為什么要投資一帶一路?
狂印美鈔?美國是濫發貨幣收割世界嗎?我們是被誤導了!
探討成立“中國臨時工集團”!勞務派遣被詬病,如何優化?
明明還有很多土地可以用于建設,北京上海為什么要控制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