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01(1215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有志者事竟成! |
蔣介石1933年10月提出愚公移山,是號召蔣軍將士疆場效命,挖掉蔣家王朝面前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這兩座大山。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看,毛澤東最早談及愚公移山是他撰寫《論持久戰》的時候,六屆六中全會之后更加集中頻繁提到。1938年4月30日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隊畢業典禮上,毛澤東對即將開赴太行山等地的干部們提出要求:“要學習愚公挖山的精神,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統統移掉。”
毛澤東1945年6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上致閉幕詞提出愚公移山,是號召共產黨人奮發努力,挖掉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
據說蔣介石1933年10月《戰守第二一三號訓令》里面,每日進二里,一年吃掉蘇區的算盤,出自蔣介石的德國顧問。作為這一盤算基礎的碉堡政策,也是德國顧問賽克特。愚公移山,每天挖山不止。蔣介石要部下學愚公,不求一口吞下蘇區,只求三里一進,五里一推,構筑碉堡與軍隊齊頭并進,進一步守一步,逐日蠶食掉蘇區。
1945年6月11日,毛澤東主席在黨的七大閉幕會上作了《愚公移山》的著名講話,深刻闡明了共產黨人的意志品質,也詮釋了共產黨的力量源泉,堪稱馬克思主義經典。
愚公移山精神發軔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賡續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
1931年9月18日日本開始侵占東北,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略中國,平津失守,上海失守,南京失守,廣州失守,武漢失守,“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國共產黨肩負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從上海望志路、南湖紅船,井岡山之火、南昌城頭槍聲,到二萬五千里漫漫長征路,風雨兼程、幾經挫折。愚公移山精神如涓涓細流終于匯聚成救亡圖存的巨流。她在中國共產黨追求初心使命一路艱辛跋涉過程中逐漸升華!
毛澤東第一次把愚公移山精神與改變中華民族命運、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緊緊聯系了起來。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毛澤東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振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必須首先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必須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1964年,毛澤東在與斯特朗談話時講道:“中國古時候有個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們大家現在都是挖山的人,挖的是帝國主義、修正主義這幾座山,用幾代人的時間,總會把它們挖掉的。”1970年,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邀請“世界紀錄電影的先驅”——荷蘭尤里斯·伊文斯及其夫人羅麗丹構思拍攝了反映中國社會主義發展成就的12集史詩級紀錄片,用以溝通西方人對當時中國的理解,標題就是《愚公移山》。
1976年紀錄片《愚公移山》在法國公映,引起了轟動。電影在巴黎塞納河左岸的藝術影院放映長達六個月,場場滿座,各國要求購買,電視臺也要求播放。《Comment Yukong dépla a les montagnes》,一時在全世界尤其是歐美國家成為熱議佳談。有志者事竟成!愚公移山由中國故事成為世界故事,愚公移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獨特的精神符號,得到跨民族跨國界的廣泛認同,既成為“英特耐雄納爾”一定要實現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一種奮斗精神,也成為一種謀求世界大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精神、人類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