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2分 |
注冊:2009-5-20 |
發表:721(418主題貼) |
登錄:1135 |
|
|
這些年進中南海的商界領袖:民營企業家越來越多 |
一名曾參加過總理座談會的經濟學家告訴本報記者,“海里”就跟普通政府大院似的,沒什么特殊。
從中南海西北門進去,步行不久就能看到一座門口臥著威武石獅的復古式建筑。大門上掛著國徽,還有一塊鑲金邊的牌匾上寫著“第一會議室”。通常來說,李克強總理會在這里會見前來參加座談會的企業家、學者及基層代表。
作為聽取各界人士對政府工作意見和建議的重要方式,國務院總理會不定期舉行各界人士座談會。而作為市場的細胞組成部分,企業家的座談會又頗受關注。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李克強在就任國務院總理后,分別于2013年4月12日、7月16日、10月31日和2014年1月17日、7月14日舉行過有企業家參與的座談會。
在這些座談會上,民營企業家的身影越來越多,涉及到的行業也越來越廣泛。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參加總理座談會的經濟學家既有一些知名學者也有一些官方智庫人士,比如吳敬璉、林毅夫、周其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微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微博)、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現任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等。
如何能進中南海
除了馬云、李彥宏、張朝陽這樣響當當的商業驕子,也有林毅夫、李稻葵(微博)這樣的學界大腕,除此之外,種糧養殖大戶、農民工、創業中的大學生、村官縣長等基層人員也都是總理的座上常客。
對于這些人士的產生機制,官方知情人士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能親自向總理建言的大多數人是通過相關部門層層推薦和甑選出來的代表性人物。特殊情況下,總理會親自點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經濟學者和企業家等人士來參加。“馬云就是被點名來參加的。”這名人士稱。
這些被普通人視作“幸運兒”的總理客人初到中南海時也許都會“失望”。一名曾參加過總理座談會的經濟學家告訴本報記者,通常會提前幾天收到有關部門的電話和邀請函。因為提前做了報備,進入中南海時簡單查閱證件和做好登記手續便可入內。“‘海里’就跟普通政府大院似的,沒什么特殊。相反,辦公區都舊舊的、還挺小,十來萬的小轎車隨處可見。”他對本報記者笑稱,“可能那些大企業家會覺得有點寒酸。”
去中南海做客的機會也不是時時有,記者梳理發現,總理召開座談會通常具有時間節點上的特點。年中、年末、季度交替等重要時間轉折都有可能召開座談會,這時候通常有可能會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和出臺重要部署。例如,李克強在去年11月的座談會上說,當前臨近年終歲末,是做好今年工作“收官”和為明年良好開局打基礎的關鍵時刻。
在總理的座談會中,最固定和知名的,要數每年兩會前夕聽取各界對政府工作報告舉行的數場座談。本報查閱官方媒體公開報道發現,此前,兩會前夕總理通常會召開3場以上的座談會,一場是由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參加,一場由科教文衛體和基層群眾參加,另一場由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參加。
但從2007開始,此期間的座談會幾乎都會拆分為5場,分別與基層群眾、企業家、專家學者進行單獨的座談會。從數據來看,每年受邀的基層代表都在10人左右。
民營企業家占據半壁江山
2003年,浙江省飛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接到國務院領導邀請,赴北京中南海參加國務院召開的座談會。這是首位受邀參加總理座談會的民營企業家,也是當年14位企業負責人中唯一的民營企業家。在隨后的十余年間,民營企業家做客中南海越來越常態化,直至今年,其數量基本過半。
2014年7月14日,在搜狐媒體大廈里和朋友一起為世界杯決賽狂歡、度過不眠夜的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朝陽,在當天下午出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
作為互聯網領域的代表,張朝陽主要帶來三個建議:一是希望政府要進一步降低行業的準入門檻;二是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的處罰應當加大力度;三是期待中國帶寬成本過高的問題得到解決。
“你覺得現在懲罰的力度不夠?”李克強問。
張朝陽回答:“我們的版權保護,很多時候還依靠公安、部委這樣‘中國特色’的保護方式,不能完全依靠司法訴訟維護公平競爭。另一方面,現在對侵權處罰的金額太低,有時只有10萬元人民幣,根本沒有效果。”
李克強點頭表示認可:“的確,國外類似的判罰金額很高,我們的判罰也要上升到這個程度。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實際上就是給創造的智慧之火‘加油’。”
張朝陽同時提出,中國帶寬成本太高,相當于“美元的價格”。“我覺得幾大運營商的競爭是激烈了,但還沒激烈到我們希望的程度。”他說,“我們的互聯網行業已經排在世界前列了,但基礎設施還在后列。”
李克強對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帶寬成本降低會有更多企業進入,薄利多銷。反過來,門檻太高,互聯網小微企業進入困難,也會影響這個行業的發展。”
與大型國企負責人相比,民營企業家在與總理交流中的“個性”和“魄力”顯得十分突出。14日參加座談會的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在簡單介紹企業背景后,“提高了聲音”表明看好經濟形勢。隨后還直截了當表示,國家此前的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容易帶來尋租交易空間。“總理,我們不需要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她說,“只要有公平競爭的環境,企業自己就可以做好!”
對于董明珠的發言,李克強連連點頭,稱贊她的建議“很有啟發”,并隨即建議現場相關部委負責人,這樣的聲音,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應該“聽一聽”。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更對本報表示,李克強非常注意傾聽企業家的看法,一再強調讓企業家說真話,這讓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務實、正確、理智的做法。”劉永行說。
前述參加過座談會的經濟學家介紹,總理非常重視來自不同領域的聲音。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企業家,又或者基層人士。對于發言,他都認真記錄。“對于發言者的問題,現場能回答解決的他基本現場回答,不能回答解決的他也會仔細詢問并記錄。”這名人士稱,他參加的一次座談會時長超過3個小時,總理全程都十分投入。
互聯網行業表現亮眼
在諸多企業家中,來自互聯網、電商等新興行業的企業家在中南海有越來越多亮眼的表現。
除了張朝陽,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騰訊CEO馬化騰、小米創始人雷軍曾都去過中南海建言。
今年1月17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上發言的企業家總共就4位,IT企業家占了一半,分別是馬化騰和雷軍。互聯網行業作為新的經濟引擎的作用顯然得到了肯定。
當時,李克強總理笑稱“小米變成了大米”的雷軍,在交流中提到了目前發展迅猛的移動互聯網浪潮。“我向總理建議,把互聯網列入國家戰略,利用移動互聯網臺風口,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他同時還“抱怨”了一下山寨手機帶來的苦惱。他告訴總理,小米因為山寨手機感到“很痛苦”。雷軍介紹,市場賣的小米手機一半是假的,有些地方還認為山寨手機創造了GDP,導致跨區域打擊難度很大。他認為,應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
馬化騰在發言中受到了李克強一連串的提問。李克強稱贊“你們的用戶非常廣泛”,并且詢問“微信”現在有多少用戶,海外用戶的比例有多少。
發言中,馬化騰建議,政府應當進一步簡政放權。他舉例說,安裝在手機上的打車軟件,一度在很多地方被一些部門“禁用”。
馬化騰也向總理重點推介了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已經是人體的一個電子器官了。”馬化騰比喻說。
而在去年10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了他就任總理以來由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參加的第三次經濟形勢座談會。
當時馬云告訴總理,馬上就到11月11日了,老百姓戲稱這天為“光棍節”,而淘寶網則把這天打造成了“中國消費者日”。
李克強贊許:“你們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