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01(1215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黃炎培提出“歷史周期律”之問,毛澤東給出深刻答復 |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s://i1.wp.com/tvax2.sinaimg.cn/mw1024/8395a3d1ly1gwreua09gwj20gp0hq0uq.jpg)
1945年7月,黃炎培來到延安,參觀了很多地方,這個被國民黨方面描繪的如同煉獄一樣的地方,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沒有一塊閑地、沒有一個閑人,人人參加勞動,大家精神面貌非常好!深深地震撼了黃炎培。
拜訪毛澤東時黃炎培提出“歷史周期率”的問題,感慨“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毛澤東肅然作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周期律。這條路,就是民主,人民當家做主!讓人民來監督政府,人人負責,就不會人亡政息。二人這一段對談也成為經典的“窯洞對”。
1949年3月,毛澤東離開西柏坡時提出了著名的“進京趕考”命題。爭取考出好成績,跳出人亡政息的“歷史周期律”,從此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執政“趕考”的永恒考題。
“趕考”路上,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奠定了基礎,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s://i1.wp.com/tvax2.sinaimg.cn/mw1024/8395a3d1ly1gwreq9kh8gj20nj0bqgo3.jpg)
毛澤東深諳歷史,也理解黃炎培先生“周期率”的擔心,并且知道中國革命隊伍的主力是農民。毛澤東在革命即將勝利進入北京時,一再提醒全黨要吸取李自成的教訓。毛澤東一生對反腐敗極端重視,毛澤東對“糖衣炮彈”的危險性一直有極高的警覺,注意防止在社會主義中重演歷史周期率。
仔細體會毛澤東為跳出歷史周期律指引的方向,其核心的一點,就是建立一個能夠讓“人民監督政府”的民主制度。把毛澤東倡導的民主集中制中包含的民對官的監督、群眾對領導的監督、下級對上級的監督等。只要在民和官之間、下級和上級之間確實從信仰和法制上建立起上面懇求監督和下面敢于監督的互動關系,就一定能夠保證中國共產黨有效地抵擋和防止 “天下為私”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侵蝕和破壞,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持續健康地發展,直到取得完全的勝利。這樣也就徹底擺脫了歷史周期律的劫數災難。
但“文化大革命”這樣暴風驟雨式具有無政府色彩的群眾運動,沒有充分預料到具有的極大破壞性。它既無助于防止歷史周期率的重演,也無助于防止官員的腐敗。“讓人民來監督政府,人人負責”的前提是要完善法治建設。
要防止歷史周期率在中國的重演,最根本的是共產黨自身的建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敗興亡的關鍵。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15/2934c39508ac42f5893814b4910e7be0.jpeg)
1949年3月5日,黨中央進入北京建立全國的人民政權前夕,毛澤東發表了劃時代的《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他帶著強烈的憂患感,向全黨提出警示:
“敵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們的,這點已經得到證明了。資產階級的捧場則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
“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38—1439頁,人民出版社1991版)
歷史證明,毛澤東的這些警示是非常英明的。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nt.jsjc.gov.cn/yw/202104/W020210423395452116595.jpg)
毛澤東的群眾觀和民主觀:民主監督跳出歷史的“周期率”
大江東去浪淘盡,“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而民主監督曾經走過崎嶇不平的路……
在中央蘇區,毛澤東就要求把群眾的事當作頭等大事!設立“控告箱”,受理工農群眾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檢舉揭發信件,號召“各位工農群眾們,一切事情都可來這里控告”……
毛澤東晚年是孤獨的,而鄧小平不是
我們往往習慣于僅從一種政治的軌道上去解釋一個政治家、一個革命者的命運。其實,成就一個政治家或摧毀一個政治家的原因有時要復雜得多。在這里,或許感情、家庭這些因素尤其是不能回避的。我們知道,同是這個時代的偉人毛澤東是在不斷地失去親人的過程中走完他的革命征程的……
許多公開的資料都從不同角度和側面,證明并描述了毛澤東的孤獨,特別是晚年的孤獨。而鄧小平不是。無論是他“文革”被打倒,還是復出后再次被打倒,他始終沒有失去妻子,沒有失去家人……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s://i1.wp.com/tvax2.sinaimg.cn/mw1024/8395a3d1ly1gwrdxlraqqj20h10d4acs.jpg)
為什么毛主席那么強調“階級斗爭”?
因為這是他帶領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自己多位親人付出生命,才建立起來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回想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回想艱苦的長征之路、回想淮海戰役、回想抗美援朝戰爭……人民群眾就是跟著“無產階級政權”這面旗幟一路走來。
“無論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樣的改革路線,的確對發展經濟有利,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這是很重要的。但,與毛主席的心境,境界已經不同。
又已是換了人間……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s://i1.wp.com/tvax2.sinaimg.cn/mw690/8395a3d1ly1gwrgmr70moj20gj0beq3v.jpg)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s://i1.wp.com/tvax2.sinaimg.cn/mw690/8395a3d1ly1gwrgkgowfnj20hs0b3q4v.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