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01(1215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投資人怎么看紫光系的上市公司? |
紫光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紫光股份和紫光國微都發布公告稱,該事件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造成直接影響。
根據數據,2020年上半年,紫光集團有息債務總額高達人民幣1567億元,當中一年內到期的債務占約52%,債券融資基本集中在母公司清華控股層面。紫光集團之所以負債,主要是因為近年來大搞投資,而并購來的資產造血能力不強,導致償債能力迅速下滑。
紫光股份的核心業務基本覆蓋IT服務的重要領域:硬件方面提供智能網絡設備、存儲系統、全系列服務器等為主的面向未來計算架構的先進裝備。作為網絡設備龍頭廠商,紫光股份與華為企業網+運營商業務全線對標。
紫光國微是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專注于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開發領域,是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之一。
截至7月13日收盤,紫光國微市值956億元,紫光股份市值724億元。公告顯示,紫光集團下屬的全資子公司西藏紫光春華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紫光國微股份32.39%,持有紫光股份46.45%。不少公私募、北向資金投資了紫光集團的紫光股份和紫光國微。
比如,紫光股份的機構投資人中,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有10家公募和陸股通,分別持有4093.82萬股、4223.72萬股,以當時市值計算,分別為8.12億元、8.3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投資紫光股份的全部是被動指數基金,沒有一只主動基金。
而紫光國微的機構投資人中,2021年一季末,有著名的千億級私募高毅的鄰山1號遠望基金,以及全國社保基金、北向資金,以及36家基金公司的主動管理基金,其中明星基金經理董承非管理的興全趨勢持有738.82萬股。私募大佬馮柳管理的鄰山1號遠望基金期末則持有2880萬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股東。
2021年一季度末,基金持有紫光國微11991.40萬股、陸股通持有1003.49萬股,按當時市值計算,分別為128.30億元、10.74億元。
那么,當紫光集團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組,機構投資人怎么看紫光系的上市公司?
對此,一位專注科技類股票投資的基金經理認為,司法重整對紫光系子公司影響較小,而估值上則是“利空出盡是利好”,紫光股份(000938.SZ)基本面一直都挺好的,估值在底部,前期主要就是因為股東的債務問題,讓市場擔心有不確定性。
紫光集團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組的消息傳出,第一個交易日紫光股份以漲停收盤。短期估值受整體板塊及集團層面債務危機壓制。
一方面是2020年下半年整體科技板塊的回調,作為科技類龍頭企業,公司整體估值水平調整明顯,同時受制于海外疫情因素影響,市場擔心整體海外業務發展不及預期;另一方面,紫光集團2020年債務違約問題爆發,引發眾多機構資金回撤。
不過,太平洋證券認為,2020年11月,紫光集團引入專門工作團隊,通過國家級力量的介入,協調多方力量穩住企業基本面。至此,紫光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迎來重要轉機。“雷”已經基本預示解除。
太平洋證券指出,紫光集團旗下的紫光國微、紫光股份核心團隊穩定,生產經營穩定向好。
紫光國微2020年報利潤同比增長100%,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超過70%。紫光股份2020年利潤增長2.78%,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32.78%。
太平洋證券表示,政府工作組入駐紫光集團8個月,與多家投資人進行了接洽,投資人參與意向濃厚。據悉可能將會有地方國資委和大型產業資金參與集團改制。
業內認為,紫光集團司法重整對紫光國微、紫光股份影響甚微。
事實上,周末的時候,當紫光集團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組消息出來之后,賣方對此點評還是比較積極的,特別推薦紫光股份。
有機構內部研究指出,紫光集團的破產重整,現在還有不確定性。如果確實將重整,可以借鑒方正的案例(核心資產整體重整,原股東股權清零,新投資者和債權人成新股東)。原則上來講,紫光前期工作準備已比較充分,所以預計節奏會比較快。此外,重整期間,子公司經營應該不受影響,未來上市子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新投資者,原投資邏輯沒有變化,甚至還可以治理改善,所以兩家上市公司(注:紫光股份和紫光國微)其實都值得重視,尤其紫光股份目前處于底部。
有券商在周一重點推薦紫光股份:“今天分歧帶來的機會,早盤有很好的低開抄底時機。管理風險、股權變化、市場替代等邏輯會持續貢獻超額收益,壓制的彈簧在逐漸釋放。重點推薦!”
一位廣州私募人士表示,紫光集團司法重整事件對紫光系股票估值的影響,取決于行情走勢及流動性。
“比如封跌停價導致現價與實際價格偏差太大時,基金為了預防被市場套利才會下調估值。”該私募人士說,“但目前市場炒作芯片股,暫時流動性還有所支撐。”
不過,該私募人士表示,在事件公告后,公募或其他機構對紫光國微進行了減持。“由于半導體股價炒作到歷史高位,存在巨大泡沫背景下,現在市場資金持續減持是非常正常的市場現象”。
上述基金人士表示,芯片股作為重資產,長周期產業,創造自由現金流極其困難。參考歐美芯片企業也是如此。建議投資人回避過于熱門的行業或企業。
另一位深圳私募基金公司負責人也表示,“紫光集團破產不一定能夠影響到紫光系的上市公司,可能僅是紫光集團破產后,它持有公司的股份有可能轉讓或者是公司繼續代持。但是在心理層面,還是會影響到上述公司的公司估值,現在要看公募金對這一事件的評估。”
“建議暫時回避一下紫光系股票,等到事態穩定后再重新考慮。”上述基金人士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