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關于996,應有個正確社會共識! |
什么是996?簡介:
996是說一種工作制,指早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休息1小時或不到,總計10小時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目前是一種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工作制度。
996最近在一些企業大佬公開表態之后,成為熱度議題。
我覺得馬云、劉強東們說的是他們自己的真實感受。每一個創業者(老板)肯定都有過比996更嚴酷的拼搏甚至掙扎,公司九死一生,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拿生命拼出來的。他們信奉這樣的極限奮斗;事業成功后強化了他們的這種人生觀,而且客觀說,中國這樣擼起袖子往前奔的大社會需要有他們這樣的人,以及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這種敢打敢拼、敢把身體賭上去的精神。
不過996不能夠成為職場的普遍號召,甚至在公司內部、尤其是成熟的大公司內部也不應成為管理層大力推動價值取向。一個大公司的競爭力如果建立在員工們普遍的996工作制基礎上,是不應該的,首先有違《勞動法》的基本精神,其次這樣的工作與人們普遍追求的幸福并不一致。當然有一些公司骨干在特殊時期和面臨特殊任務時形成高強度的加班是難免的~也是應該的,很可能也是必需的,但這種要求不能面向整個團隊,它也不能作為公司市場活力的主要源泉。
公司負責人、高管怎么高強度工作都可以,因為他們有真實的選擇權,他們可以出于興趣和強烈的事業感(或業績薪酬)激勵超時工作。但是員工處在不同位置,公司不應要求他們獻給公司與負責人同等的忠誠和付出,因為他們同公司利益連結的緊密程度和得到的報酬,與負責人及高管都不同。如果公司要求他們那樣做,我認為既不公平,也不切實際。
我個人認為,輿論場這一輪對996的批評有其積極意義,這也是中國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左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理解和追求。
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其實包括工作效率的提升,以更加文明、人性的勞動時間安排。我相信很多大公司將會面臨優秀員工對長期加班意愿減退的現實壓力,全憑“弟兄們”一起玩命工作、支撐公司銳氣的時代文化實際上已在動搖。
我想,中國正處在“將富未富”、將強未強的歷史過渡時期,整個國家和我們社會里的一些優秀集團都還面臨著很多硬仗要打。中國還遠沒有到可以與發達國家進行福利攀比的時候。
(2018年3月一名法國面包師因為一周營業7天,于是被罰款3000歐元。你愿意勞動沒錯~但是你的勤勞會給別人帶來競爭壓力、同時疏遠家庭。可搜索相關新聞。但是這樣的高福利也是建立在生產力發達和效率上,同時也帶來社會發展趨向緩慢,所以也就有“中國威脅論”、“中國人搶了工作”等論調)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110/w550h360/20180323/uqOK-fysnevm3266136.jpg)
但是為勞動者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和質量已經是國家前進的重要內涵之一了。這個時候對996現象的關注絕對是一種進步,但這一討論不能絕對化、不能上綱上線,它有一部分要依靠《勞動法》強制規范,還有一部分要靠市場來靈活調節,尤其是這個問題在中國優秀的互聯網企業里最顯突出的時候。
人們休息和休閑的權利意識在不斷覺醒,這種壓力和《勞動法》的雙重作用會帶來一些改變的。哪家公司能夠在順應這一動向和保持公司銳氣之間形成更好的平衡,我相信它的競爭力將有更牢固的可持續性。
文/環球老胡
娛樂圈的天價片酬是什么邏輯,明星配不配拿天價片酬?
貧窮,是因為窮人不努力嗎?
90后員工說“那你辭退我呀?”70后領導懵了
納稅光榮?財政部,大伙兒喊你減稅呢!!!
航天601所張小平離職事件,怎么看?
銀監會沈聯濤:即將到來的人才戰爭
世界知名企業的人才法則
所謂中華民族劣根性,怎么看?
李德毅院士:智能時代~學英語等死記硬背內容性價比太低
江小涓:高度聯通社會中的資源重組與服務業增長
產業升級:不予西方活路的中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i4.hexun.com/2018-09-08/194025347.jpg)
網友評論:
你和他談權利,他和你談情懷;你和他談回報,他和你談福報;你和他談法律,他和你談奮斗。你的努力只是資本家實現夢想的工具。這一次,中國人終于忍不住站了起來!996ICU事件是多年被資本家壓榨下的工人的爆發(工會太和諧),資本家們果然再一次站在了一起,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大家終于明白了馬云和劉強東原來沒什么區別……
勵志雞血段子:
“任何企業的核心骨干成員,必須學會在沒有鼓勵,沒有認可,沒有幫助,沒有理解,沒有寬容,沒有退路,只有壓力的情況下,一起和團隊獲得勝利。如果一個人靠別人的鼓勵才能發光最多只能算個燈泡。企業需要的骨干者是發動機,我們必須成為發動機,讓隊員發光,你自然就是核心。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決定,這樣團隊才能無堅不摧!”
—— 這樣的段子,很勵志!老板們大多很喜歡。給企業做成功學講課的培訓師也很擅長這類“雞血”段子。
如果團隊是一部機器(如車),發動機和燈泡都是重要的吧。雷鋒說愿做一顆螺絲釘,那些優質的螺絲釘就是團隊的中堅分子,能經得起機器長年累月的負荷,不讓發動機熄火。而燈泡需要通電,發動機需要燒油,螺絲和齒輪需要保養,沒有鼓勵,沒有認可,沒有幫助,沒有理解……員工是你媳婦、還是你媽?就有天然的股權激勵。
能在路上持續跑的,是不掉鏈子的車,而不可能是一坨永動機,這不存在。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s://01.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71126/20171126230048_8aef5baf9bab5e4a2bfbc3055cff198e_4.jpeg)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www.aofenglu.com/up8/t/2016831162358379.jpg)
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說:生產力越發達,人會越解放,就會有越多閑暇去發展個人興趣,這是發展的初心。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s://i1.wp.com/tvax2.sinaimg.cn/mw690/006EjQPSly1g212b6p22pj30hs0avwlv.jpg)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27/9d6f915112ea4e31bea1189745eb65e9.jpeg)
其實正常人也都知道,要成事,離不開努力。
尤其是沒家底兒、也沒靠山的年輕人,想要混出點樣子只能努力拼搏。雖然努力不見得一定有用,但不努力肯定是不行的。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27/7f0fd2024a834bfc91e0706c050b6fff.jpeg)
所以一直以來,這類勵志書籍都是暢銷的。
更何況,長久以來社會觀念在一些職業上安上了重重的道德枷鎖:我們在新聞中看到,醫生在手術室累到暈倒,老師24小時對家長待命,清潔工人又臟又累賺的少、很多職業風雨無阻……
然后我們歌頌他們超人一般的敬業,歌頌完全沒有自我的奉獻,好像他們天生就該這么“拼”。
實際上,這只是輿論對職業的道德綁架,偏離了正常的社會分工對職業的要求。
類似的問題其實已經被討論過不少。在一次次因為過勞引發的悲劇后,人們本以為我們社會的共識已經進步了,我們開始警惕對勞動力的過分壓榨,警惕不健康的工作方式對人身心的損害。
結果,又有人用十分驕傲的語氣告訴你:不拼不是中國人!
中國人為什么勤勞卻不富有? |
[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19/4/13 16:38:47編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