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企業培訓
    首頁 地區推薦 清華EDP 企業內訓 公開課 職業培訓 HR資訊 培訓需求 培訓公司 培訓顧問 客戶服務 在線論壇
    當前類別 > 在線論壇
         
    巔峰培訓論壇 > 失敗故事及商業失敗案例探討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今日貼數:7835 |主題總數:77151 | 帖子總數:80078 | 會員總數:2538

    最新貼子 |  熱門貼子 |  搜索貼子 
      本版搜索:  
    清華大學總裁班目錄 │││ 北京大學總裁班目錄 │││ 中國能源電力企業家班 │││ 國家職業資格考證
    人力 營銷 財務 生產 職業經理 投融資 收藏品藝術品投資鑒賞 能源班 特色小鎮班 PPP實戰 經營方略CEO班 私募投資(PE) 清華教授、能源局領導、知名企業家,培養全球化視野及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能源企業領導者 人力資源師國際財務師安全評價師信用管理師對外漢語教師
        您是本貼的第 20058 個閱讀者  
      主題:鄭永年:信息技術讓大多數人變得越來越愚蠢,任憑操縱! 2017/7/11 17:47:19  
       大眾創業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1998分
       注冊:2016-1-29
       發表:715(265主題貼)
       登錄:1742
    1 
    鄭永年:信息技術讓大多數人變得越來越愚蠢,任憑操縱!
         
         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的長足進步,我們無可奈何地要面對一個“活尸人”社會。技術的本來意義是要解放人,但最終可能使得人類成為自己所創造事物的奴隸。自互聯網產生,總體發展趨勢是絕少數人(例如人工智能的創造者)變得越來越聰明,大多數受眾~變得越來越愚蠢了。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機器人的擁有者(或者資本家)獲取了高額的利潤,而那些被機器人所淘汰的則淪落為窮人,今后,可能很多人連被資本家剝削的價值都沒有了。發明機器人本來是為了減輕人類的工作負擔,但現在演變成和人類搶飯碗,由這種技術進步所導致的社會(收入)不平等正在加速發展。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最近,人工智能阿爾法狗下圍棋的故事,正在促使人們對人類自身命運的思考。第一代阿爾法圍棋僅僅依靠記憶,完全是人工的產物,而第二代阿爾法圍棋已經具有“自己”的分析能力,通過“自我學習”,超出人的控制。那第三代、第四代和第X代呢?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如果人工智能演變成“細菌”,那人類就會有大麻煩。細菌具有自我復制、更新、變種的能力,永遠在超越人類社會,走在人類之前,而人類社會一直在忙于應付新的變種。
        
         不過,目前所謂的人工智能就是由人類所創造的智能“程序”,接受了人類本身所輸入的信息。如果人類所創造的技術具備了自我學習的能力,能夠產生新的信息,超越人類的控制,那就很難叫人工智能了。當然,人們也可以相信,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人類控制技術的智慧也會隨之進步
        
        
         1、人工智能的兩大負面影響
        
        
         實際上,人們真正應當憂慮的是人工智能所能給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帶來的多重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已經在發生,只是人們沒有認識到,更不用說如何應對的知識準備。
         (鏈接:看懂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來龍去脈!
        
        
         迄今為止,人們關切最多的莫過于技術對就業的影響。人工智能正在大規模地替代人工。傳統上,技術產生產業和就業。然而,今天的技術所能產生的就業越來越少。在各產業當中,首當其沖的應當是制造業和服務業,大量的工作被機器人所取代。
        
        
         這種情況已經產生兩個極其負面的結果。其一是收入的不平等,機器人的擁有者(或者資本)獲取了高額的利潤,而那些被機器人所淘汰的則淪落為窮人。發明機器人本來是為了減輕人類的工作負擔,但現在演變成和人類搶飯碗,由這種技術進步所導致的社會(收入)不平等正在加速發展。
         (鏈接:依附于互聯網的新興職業正在興起,你注意到了嗎?
        
         其次,技術使得政府失去大量的稅收。這點和前一點相關。從前政府對人(勞動者)收稅,但隨著勞動者的減少,政府的稅收自然減少。在全球化時代,因為資本是流動的,可以去任何一個其要想去的地方;如果一地的稅收過高,資本可以選擇離開到別處去。這更加重了政府稅收的流失。因此,最近經濟學界開始出現對機器人納稅的觀點和主張;不過,如何成為現實仍然是一個大問號。
         (鏈接:馬云:假貨比正品質量更好,是什么套路?
        
        
         技術的進步不僅僅影響就業和稅收,也影響人本身。如果社會的大多數人失去了工作,或者不用去工作(如通過對機器人征稅來養活人類),那他們會干什么去呢?包括馬克思在內的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技術是對人的解放,人類從勞作解放出來之后,可以從事人們真正想做的事情,例如可以做義工服務、進行藝術創作等。
         (鏈接:為什么世界頂尖的高科技公司 要聯手管控人工智能AI威脅人類?
        
        
         不過,馬克思等人看到的只是人類光輝的一面,忽視人類時刻墮落的本質。這一點至少可以從歐洲一些高福利國家的發展看出來,毒品、性、社會破壞等也經常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選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消費行為和個人信息,已經被商家數據化)
        
        
         2、互聯網是民主化的使者?
        
         在政治上,人工智能的出現開辟了兩種政治可能性,即專制和專制之下的無政府。其一,人工智能有助于政治的高度專制和集權。互聯網產生之初,西方社會一片叫好聲,認為互聯網有助于政治民主化、公民社會的成長等,有人甚至稱互聯網本身是“民主化使者”。不過,至少到現在為止,互聯網并不符合人們的期待。盡管互聯網也賦權社會,但更賦權權力者。
         (鏈接:張力奮:全球進入“假新聞時代” 媒體人須更專業
        
        
         互聯網出現后,一些國家可以說是越來越專制,當然這種專制并不是傳統的專制,而是當代專制,即有效的管治。管治依賴有效的信息收集,而信息技術賦予統治者收集信息的能力是前所未有的。再者,信息技術更有可能導致大眾民主的消失和死亡。科學技術是勝于一切的集權因素,這一點在美國社會反而比中國社會表現得更為突出。
        
        
         精英集團(無論是資本、政治精英或知識精英)可以通過壟斷技術,特別是醫療、信息、金融、法律和影視等技術,利用新開拓的市場和政治領域,繞開傳統意義上的市場和政府,而實現直接統治。社會的多數在信息時代則變得更加愚昧無知(下面會論述),任憑精英意識操縱,沒有多少進步的空間和時間。在民智低迷的時代,傳統民主政治變得毫無意義。
         (鏈接:后真相時代:情感與觀點太多,事實和真相已經不重要了
        
         專制之下的無政府似乎有些矛盾,但在信息技術時代,專制和“無政府”兩者變得并不矛盾。專制就是上面所說的有效集權和管制的情況,而“無政府”指以下兩方面:其一,統治者的“直接統治”,即繞過傳統政府機構對人民進行直接統治。
        
        
         今天的美國就類似這種情形。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并沒有在多大程度上依靠傳統政府結構進行統治,實際上特朗普對建制始終抱有“敵視”態度,數百個政府職位到今天仍然空著。推特是特朗普治理的有效工具。政治領域的情況實際上和經濟領域差不多。
        
        
         在經濟領域,技術使得很多人失業;同樣,在政治領域,從長遠看也會使得很多政治人物失業,只不過今天這些政治人物(作為既得利益)還在拼命抵抗,反應不是很明顯罷了。當然,左派人士會說,技術為直接民主提供了有效條件。不過,如果這樣,這種直接民主必然表現為高度的專制,因為在領袖直接面對大眾的情況下,權力就失去了有效的制衡。
        
        
         其二,信息技術甚至會使得政府變得毫不相關,從而導致“無政府”狀態。社會之所以需要政府,是因為社會的存在需要諸多公共品,包括法律、秩序、公共服務等,這些公共品并非大眾本身所能提供,而需要政府來提供。人類社會也是組織的社會,所以通過組織(包括政府)來得到公共品。不過,信息技術已經開始改變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說,信息社會也可以被視為“后組織社會”。信息隨手可得,社會變得越來越小,而非越來越大。
         (鏈接:五問比特幣!郎咸平&王福重教授,石頭還是投資品?你支持誰?
        
        
         人們只選擇和自己相關的社會因素,而把不相關的因素排擠在外;今天互聯網上的各個“群”,就類似這種情況。各個“群”之間的交換也無需通過傳統的市場或組織,而是通過互聯網本身。也就是說,信息技術使得社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組”能力。信息已經大大消減了政府傳統的功能,從“大政府”到“小政府”再到“無政府”必然成為一個趨勢。除非政府轉變功能,否則會變得毫不相關。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3、信息技術導致智力領域的“數字分化”
        
         不過,信息技術對人類的影響遠遠不止于經濟、政治組織等方面,而已經影響到人本身。盡管“數字分化”(digital divide)早已被人們所關注,但人們關切的是社會經濟方面的,而智力上的“數字分化”一直被忽視。智力方面的“數字分化”更能影響人類社會的未來。簡單地說,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和長足進步,我們無可奈何地要面對一個“活尸人”社會。信息技術已經促成了新社會形態的出現。
        
        
         技術的本來意義是要解放人,但最終便使得人類成為自己所創造事物的奴隸。前面所討論的失去工作對人類是小事,而人類最終因為不用思考而變得不會思考才是大事。自互聯網產生以來,一個總體發展趨勢是絕少數人(例如人工智能的創造者)變得越來越聰明,大多數變得越來越愚蠢了。人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人工智能促成人類的“非人化”。正如馬克思所言,勞動創造人,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人會勞作,會思考。不過,在人工智能世界里,人類無須勞作和思考,這就剝奪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條件。今天,大凡所有通過實驗室工作、邏輯推演、模型推演等而來的所謂的“科學知識”,都在逐漸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第二,互聯網發展成為互不聯網。這里又有幾個主要因素。首先是政府的控制,即政府決定我們可以接觸哪類信息,不可以接觸哪類信息;其次是資本的供給,資本告訴我們選擇什么,不選擇什么;再次,這更關乎于我們自己的選擇,是我們自己選擇了互不聯網,即我們只選擇我們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而排斥我們不感興趣的信息。這不僅使得人們的世界觀越來越小,也因為格局越來越小而變得越來越非理性,例如自我激進化。其四是技術本身的要求,因為人類有限的記憶力和時間,不得不進行高度的專業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一個大趨勢。
         (鏈接:國家核安全局: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真相到底如何?
        
         第三,人工智能社會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社會”,這里出現了兩種等級秩序。其一,人類社會和人工智能,即人與機器人。其二,在人類社會內部中,除了極少數能夠設計、操作并且還能夠和人工智能者與時俱進者外,其余的大多數人的思維和智力必將退化,成為弱智。人類到今天為止的智力水平,是數千年甚至更長時間勞動實踐的結果。就人類生存來說,知識不再短缺,而是過度。
        
        
         4、人類智力退化成“活尸人”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不用像從前那樣使用大腦追求滿意的生活了,信息到處都是,隨時抓取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不用太多的思考,甚至不用思考,長久下去,大多數人的思維能力必然衰退和弱化,從而演變成高度依賴外界提供信息而生活的“活尸人”。
        
        
         到現在為止,人類仍然是決策者,人類仍然可以決定使用還是不使用人工智能。也就是說,現在的智能仍然由人工產生,人仍然是主人。按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即由人工產生的智能將控制人本身。就技術發展歷史來看,這個趨勢不可避免。像谷歌這樣的技術公司不可避免會成為歐洲文明的終結者。歐洲文明把人推高到至高無上的地步,現在則把人變成了技術的奴隸。
        
         或許人們會說,正如今天的反全球化運動一樣,總有一天,人類也會起來反技術進步。不過,人類的反抗會是無效的,反技術就會像今天反全球化那樣毫無作用。人類歷史上也出現過反技術運動,但并沒有阻礙技術的進步。實際上,人類越反抗,技術進步越快,少數人(技術創造者)總是比多數人聰明。
        
         資本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加上政治力量的輔助,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技術的進步。對人類來說,未來是不確定的,但沒有退路,只能適應,沒有選擇。
        
         本文作者系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鄭永年教授。文章首發于聯合早報2017年7月11日。
        
    2017/7/11 17:47:19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 查看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1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01(1215主題貼)
       登錄:3776
    2  
    信息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中央集權!
         網絡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應用普及,很大程度上加強了中央集權。
         中央政府比以往歷史上絕大多數時候,都更了解基層發生了什么、以及相關數據(相對而言),對基層的控制力大大增強。
        
         有些人一聽到“集權”就覺得是貶義詞,聽到“分權”或者“放權”就覺得好。其實這可能是有點誤會,在階級社會里,“分權”分出去的權力,往往并不是分到民眾那里,而是分到地方基層一個個實力派“土皇帝”手里。他們可以用手里的這些權力,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操縱普通民眾的生活甚至人生。
         比如,一個班主任,就能讓自己的女兒替換掉別人的世界。
        
         現在大街上攝像頭越來越多,監控完善,有人覺得這是“侵犯個人隱私和自由”。但它帶來的是破案越來越快捷,冤假錯案大大減少,對普通民眾而言,好處明顯多于壞處,
         技術促進中國社會中央集權的結果,更多是提升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減少了潛在的“茍晶”們。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2020/6/27 12:07:36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1/1 頁 每頁 10 貼 本主題貼數 1   分頁: [1] 轉到
    管理選項:  刪除  | 總置頂  | 置頂  | 精華  | 普通  | 轉移該貼到: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用戶名:  密碼:
     主  題:* 不能超過50個漢字或者100個字符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居中 空格 超級鏈接 插入圖片 插入Flash 飛行的文字 移動的文字
     

     
      
     
    清華大學高級研修班   清華總裁班 能源產業500強項目庫  能源產業總裁班  中央財經大學私募班  能源500強企業生態   核技術聯盟
      有新帖   沒新帖   總置頂   置頂   精華貼   熱貼   普通貼
    本站網絡實名:“顛峰培訓網”“顛峰人力資源網”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巔峰培訓
    地址: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東樓  電話:(010)8243115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国产人人福利| 成人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国产专区日韩精品欧美色|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99热精品毛片全部国产无缓冲| 国产精品内射后入合集|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第1页|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日韩AV毛片精品久久久|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二区|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久草视频在线这里精品|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