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維護金融安全,有什么深意? |
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第四十次集體學習。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視頻】: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4/26/c_1120879349.htm
政治局集體學習金融安全,有何深意?
正值當前中國金融領域掀起“監管風暴”,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集體學習,引發廣泛關注。為何在此時突出強調金融安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講話中釋疑中國金融發展三大焦點。
金融有多重要?
從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近來金融議題在不同場合成為中國高層關注焦點。決策層為何如此看重金融?習近平用十二個字作答: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據統計,2016年中國金融業增加值達到6.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7%。
與此同時,以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為標志,中國金融業愈發具有“國際范兒”。目前,中國銀行業總資產、保費收入等金融行業指標均位居世界前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金融大國。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飛速發展離不開金融的資源配置作用!敝袊嗣翊髮W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基礎設施發展迅速得益于金融支撐,各類市場經濟主體的大量融資需求也通過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完成,因此其安全關乎中國經濟穩定。
趙錫軍進一步指出,中國外匯儲備全球最多,這一金融資源支撐了國際市場對中國貨幣和金融業的信心,“應該說它是國際地位、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證!
風險距離多遠?
中國高層反復強調,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但隨著國內外環境愈加復雜,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這條底線,中國守得住嗎?
習近平指出,總體看,中國金融形勢是良好的,金融風險是可控的。同時,在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因素綜合影響下,中國金融發展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
從空間看,“內外共振”使風險因素有所積累。一方面,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實體經濟部分行業出現產能過剩,進而造成銀行不良貸款率提升、表外業務日漸龐大;另一方面,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復雜,隨著中國經濟開放程度提升,金融領域容易受他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調整形成的風險外溢效應影響。
從時間看,維護金融安全非一日之功。短期而言,房地產、流動性風險、債務問題等對中國金融領域施壓;中長期而言,中國經濟金融體系還將面臨經濟增長和改革開放的持續性、政策制定選擇等問題。
“對任何國家來說,金融風險都是最大的風險!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吳慶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逐漸恢復,去年下半年以來備受關注的銀行業不良貸款等隱患已有所消解,但各方對防風險仍要客觀看待,“既不要放松警惕,也不要草木皆兵。”
監管如何完善?
銀行業違規套利屢禁不止,“野蠻”險資瘋狂舉牌上市公司攪動資本市場,金融領域反腐“停不下來”。一系列現象反映出,中國金融監管還有不少漏洞要補。
對此,習近平從兩方面提出要求。針對監管制度,要加強金融監管,補齊監管短板;針對監管人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努力學習金融知識,熟悉金融業務,把握金融規律。
事實上,官方近來在金融監管方面已頻出“大招”。銀監會、保監會等主要監管部門密集發聲,直指市場亂象和監管漏洞;保監會原主席項俊波因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
在趙錫軍看來,對于傳統市場、機構、業務等風險積累,中國已形成具有針對性的監管架構和方法。但隨著新技術和業態迅速發展,金融風險的復雜性、交叉性有所上升,因此仍要從制度建設、資源配置和監管人員素質提升等方面有所加強。
但監管也不能將金融體系“管死”。吳慶認為,監管目標應放在消除、抑制部分不創造價值、“脫實向虛”的金融業務,從而讓金融更好為實體經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將防控金融風險提到這樣的高度!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國金融風險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我國的金融創新呈現野蠻發展態勢,金融業風險不斷蔓延并“交差傳染”,金融創新超過了金融監管的發展。
習近平還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6項任務,包括深化金融改革、加強金融監管、采取措施處置風險點、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提高領導干部金融工作能力、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
習近平強調,必須充分認識金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實把維護金融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實實把金融工作做好。
“一定要胸中有數”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對存在的金融風險點,我們一定要胸中有數,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未雨綢繆,密切監測,準確預判,有效防范,不忽視一個風險,不放過一個隱患。
董登新表示,金融業的高杠桿化、資產價格的泡沫化和金融業的脫實向虛是當前金融市場的主要風險,“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資本運作杠桿表現形式五花八門,資產泡沫化進一步放大了金融風險。同時金融監管部門不斷有高層官員落馬,這些均表明當前金融亂象已經到了必須提升監管力度的時刻!
六項任務中的第三條便要求采取措施處置風險點,著力控制增量,積極處置存量,打擊逃廢債行為,控制好杠桿率,加大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重點針對金融市場和互聯網金融開展全面摸排和查處。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曾剛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任務所述“風險點”包括市場上已有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各類交叉風險,也包括互聯網金融風險,“金融本來就是經營風險行業,在金融去杠桿過程中,肯定會有風險暴露,這時候強調處置一批風險點,表現出了中央對于處置風險的決心。”
一名中型保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金融體系的風險確實不小。今年以來,保監會也一直在強調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該高管認為,目前保險業面對的主要風險為資金運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保監會23日還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當前保險業風險較為突出的九大重點領域,并對保險公司提出了39條風險防控措施要求,涉及多達10個方面。
習近平指出,維護金融安全,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基礎上,著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強金融監管,科學防范風險,強化安全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金融業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補齊監管短板
習近平提出的6項任務中,多項與加強監管有關。
第二條要求,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統籌監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統籌負責金融業綜合統計,確保金融系統良性運轉,確保管理部門把住重點環節,確保風險防控耳聰目明,形成金融發展和監管強大合力,補齊監管短板,避免監管空白。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上述要求意味著,金融監管體制將有重大變革,有一些職能將合并。
曾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金融業交叉混業趨勢越來越明顯,由于現有金融監管規則按照機構分業監管,當機構跨行業時,便存在監管空白,“由于不同機構開展相同業務時,所受到的監管強度不同,還容易出現監管套利空間。”
針對監管協調,曾剛表示,首先要統一規則,“不同機構,同樣業務,按照功能監管原則遵循相近標準,使監管套利空間下降!逼浯,信息統計也要統一。分業監管框架下,很難看清機構的資金流向,導致很多宏觀風險難以把控。建立統一的統計信息平臺,對跨市場業務有完整統計,與監管部門共享,一旦出現問題可以比較容易發現,并給予糾正。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金融本質還是要創新,要支持經濟轉型升級;畹膭撔隆⒔洕D型、新動力、新產業都是從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也需要有新的金融體系、市場產品,風險管理體系來支持。
激活實體經濟
“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方法是金融業的脫虛向實,回歸支持實體經濟的正途。這既可‘發展實業興邦國’,又能發揮金融業的助推器作用!倍切孪虻谝回斀浻浾弑硎尽
第四項任務要求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積極規范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加強信貸政策指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保協會長朱進元在4月26日舉辦的“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資金運用專委會第二次會議暨保險資金運用高端研討會”上表示,當前保險業全面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工作格局已經打開,已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保險資金應發揮長期投資優勢,為“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政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新經濟增長等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做長期資金的提供者而非短期資金炒作者,使金融體系的資金供需在期限結構上更加匹配。
保監會數據顯示,到2016年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3.39萬億元,其中: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未上市股權、信托等方式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的超過4萬億元。
“積極規范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則對資本市場有不小影響。
董登新表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是資本市場發展的主基調,IPO的擴容、新三板的擴容均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通道。而監管層對多層次資本市場適當引導對于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譬如限制跨境并購、整頓忽悠式重組、鼓勵做大做強主業的并購。更應注意的是當前銀行信貸風險集中度較高,但資本市場的股票和債券市場可將風險分散至單個投資者身上。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可讓銀行的轉型升級得到一個喘息的時機。
但是如何規范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還需進一步引導?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本市場的真正發展應該在一級市場上,而非二級交易市場。同時在一級市場上不應放任垃圾股上市,應扎扎實實引進優質公司。當前IPO擴容,上市公司難免魚龍混雜,應加強退市執法力度,加大不良上市公司的違規違法成本。
習近平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6項任務:
一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體系,推進金融業公司治理改革,強化審慎合規經營理念,推動金融機構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完善市場規則,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違約處置機制。
二是加強金融監管,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統籌監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統籌負責金融業綜合統計,確保金融系統良性運轉,確保管理部門把住重點環節,確保風險防控耳聰目明,形成金融發展和監管強大合力,補齊監管短板,避免監管空白。
三是采取措施處置風險點,著力控制增量,積極處置存量,打擊逃廢債行為,控制好杠桿率,加大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重點針對金融市場和互聯網金融開展全面摸排和查處。
四是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積極規范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加強信貸政策指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五是提高領導干部金融工作能力,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努力學習金融知識,熟悉金融業務,把握金融規律,既要學會用金融手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又要學會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強化監管意識,提高監管效率。
六是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領導金融工作的體制機制,加強制度化建設,完善定期研究金融發展戰略、分析金融形勢、決定金融方針政策的工作機制,提高金融決策科學化水平。金融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負起責任。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好本地區金融發展和穩定工作,做到守土有責,形成全國一盤棋的金融風險防控格局。
【什么是政治局集體學習?】
中共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面臨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任務,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建設學習型政黨和形成學習型社會的要求。
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把加強學習作為一項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的戰略任務來對待、來倡導、來堅持,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向全黨提出學習的任務,而且中央最高層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對推動全黨的學習建設,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每次都緊緊圍繞中央工作部署和治國理政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展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戰略性,學習氣氛嚴肅而熱烈,學習效果深入而扎實,成為中國共產黨加深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高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途徑,為建設學習型政黨、建設學習型社會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示范作用。
鏈接:
人民日報刊文:資本主義將經歷痛苦的瓦解過程
紐約時報“中美這七年”弗里德曼原文,到底寫了什么!
王潮歌:中國有一些企業家創業的姿勢太丑陋了!
如何看待:證監會扶貧開辟IPO綠色通道,發表觀點
砸鍋的時候你還去撈粥?未來資產配置大邏輯徹底變了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什么課程?最高決策層領導的學習課程視頻!
政治局集體學習講解人朱勇教授:先皇祖訓是古代國家治理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