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hrdeasy |
|
等級: |
積分:分 |
注冊:1899-12-30 |
發表:6(6主題貼) |
登錄: |
|
|
產品需求分析與產品規劃(實戰班)高級實務》 |
海之力研發管理系列課程之
《產品需求分析與產品規劃(實戰班)高級實務》
主辦單位:深圳市海之力研發管理咨詢顧問機構
舉辦時間: 2011年1月14-15日(杭州)
2011年 1月21-22日(深圳)
聯系人:姜小姐 電話:0755-86199452 QQ:571441962
課程背景
客戶的需求不斷變化,如何快速高效地推出滿足客戶需求、具有差異化優勢和競爭優勢的產品,并最終獲得市場的成功,這是每一個公司高層和研發管理者們思考的問題;
通過多年的研發管理及其咨詢實踐,我們發現國內許多科技型企業在產品需求分析和產品規劃中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問題:
1、產品開發沒有實現市場驅動,只是“閉門造車”,關注技術而不關心客戶;產品開發出來后才找客戶、找賣點;
2、對客戶/市場需求分析不充分、不透徹、不完整,導致產品需求變化頻繁,產品開發大量返工,“計劃不如變化快”,開發過程“失控”;
3、缺乏完備的需求收集、匯總、整理和分析機制,導致研發和市場脫節,需求無法有效傳遞和落實,相關環節和部門(如:客戶、市場部、開發部、測試部等)對需求的理解也不一致,經常針對需求“吵成一鍋粥”。
4、需求管理各個階段的職責不清晰,也缺乏組織支撐;往往了解市場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了解市場,不知道需求應該由誰負責。
5、沒有能夠站在市場營銷的角度,對市場需求和機會點進行分析,無法制定有效的產品路標規劃,沒有明確產品的市場定位和差異化優勢?
6、需求沒有有效地分級分層,沒有明確不同階段需求的范圍,如何進行需求轉換,以及需求分析的目的和方法。更不清楚業界眾多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如何在不同需求分析階段進行恰當運用
7、沒有明確規定不同階段需求應詳細到什么程度,需求的表達不規范,需求質量不高,直接影響了不同團隊對需求理解的一致性;
8、對需求分析工作不重視,認為“不畫圖/不編碼就等于沒有干活”,產品需求分析工作持續時間短,需求分析不充分;
9、需求在產品開發流程中的分解分配和產品的設計過程不規范,也缺乏對需求的跟蹤,導致需求沒有得到有效的實現。
10、由于需求分析的不充分,使得需求無法成為產品測試的有效輸入,導致測試方案和測試用例設計無法保證產品測試的完備性,影響產品質量。
11、……
根據權威部門統計,超過50%的項目缺陷來源于不完善的、不正確的、不準確的和/或不明確的需求;80%以上的缺陷修復成本用于修復需求導致的錯誤。需求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產品開發周期、產品開發成本,甚至直接決定產品最終的市場成敗。
本課程在總結產品需求分析和產品路標規劃的實踐經驗基礎上,針對上述困惑和問題進行深入和透徹的講解,以幫助企業正確理解和應用產品需求分析和產品規劃方法,以確保公司“做正確的事”。
課程特色
本課程講師具有十多年著名企業的產品開發、產品規劃和研發管理成功實踐經驗;
課程內容上,全面講解了客戶需求->市場需求->產品路標規劃->產品包需求->設計需求->設計規格->需求實現和驗證的整個過程;并詳細講解需求管理每個階段的工作內容、操作技巧、階段交付的內容和評價標準;也詳細介紹了每個階段重點使用的方法和工具(I-H-Q、$APPEALS、KJ、BSA、AHP、DFX、QFD、UseCase&Scenario、FFBD、DFD等),實現產品需求分析和產品規劃的理念、方法、工具三位一體,是真正“全面”“實戰”的產品需求分析和產品規劃課程。
本課程充分結合業界企業的成功經驗案例,通過案例分析、模板講解、實戰演練、小組研討等方法,使學員在實戰演練與方法講解中深刻領悟需求工程、系統工程和產品路標規劃的工作流程與方法,著重培養學員的實踐能力,幫助學員解決產品需求分析和產品規劃中常見的問題及困惑,并有效地借鑒和快速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培訓收益
1、分享講師十多年著名企業產品開發、產品規劃和研發管理實踐經驗,并通過現場的互動幫助學員理清適合自己企業在產品需求分析和產品規劃方面的工作思路以及具體的實踐方法和工具。
2. 了解需求工程和系統工程的有機融合方法,以及需求管理流程實踐;
3. 了解需求管理流程與產品規劃、產品開發流程的接口關系;
4. 掌握從市場角度進行有效的客戶需求收集的機制和方法,形成高質量的客戶需求,提高需求分析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5. 掌握構建需求收集長效機制,加強市場和研發的有效結合,提升公司整體產品需求分析和產品規劃能力的機制和方法;
6. 掌握對客戶需求進行解釋、整理、分類和排序的方法,提高相關環節和部門對需求理解的一致性;
7.掌握市場管理和產品路標規劃的流程和方法,構建產品的差異化優勢和競爭優勢,形成有效的產品路標規劃;
8、掌握外部需求和內部需求一體化管理的機制,形成完整的產品包需求,為后續產品設計和產品開發過程打下基礎;
9. 掌握產品包需求的分析方法,形成更為細致的產品需求規格(設計需求);
10.掌握產品需求規格(設計需求)的分解分配,以及架構設計和權衡分析的方法,確保需求與設計協同一致;
11. 掌握對客戶需求、市場需求、產品包需求、設計需求、設計規格進行持續驗證和跟蹤的機制和方法;
12. 掌握支撐需求管理流程各個階段活動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工具。
13.分享講師1000多家企業的培訓/咨詢經驗案例,具體涉及產品需求分析和產品規劃方面的全方位的案例資料(如:流程、模板、查檢表等),幫助學員“學以致用”。
參加對象
企業CEO/總經理,主管副總,市場總監,技術總監/總工程師,研發總監,市場工程師、產品規劃專家、系統工程師,產品經理/項目經理,研發職能部門經理,研發骨干員工等。
培訓講師
羅老師 國內最具實戰能力的研發管理咨詢顧問、工科碩士。美國產品開發管理協會(PDMA)會員。產品規劃、產品研發流程、研發項目管理和研發質量管理專家。多年高科技企業研發、管理實踐經驗。
曾在國內某著名高科技企業工作了十多年,主持和參與過多個大型產品的研發工作,先后擔任過開發工程師、項目經理、研究部經理、總體組總工、產品經理、研發管理部門總監等職位。在任研發管理部門總監期間,成功建立了規范的研發管理體系。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CMMI項目的籌備、開發和實施工作。并作為核心組成員和研發部門代表全程參與了集成產品開發(IPD)變革項目的關注、發明、推行和實施工作,與IBM頂尖咨詢顧問一起工作了五年。特別是,全面負責了集成產品開發(IPD)變革項目在研發部門的具體流程落地和推行工作,對整個管理變革項目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后來因工作需要,專門從事Marketing市場調研和需求管理工作,使自己在研發管理各領域有了全面的實踐和提高。因此,具有非常豐富的產品規劃、產品研發流程、研發項目管理和質量管理、系統工程SE 、CMMI、Marketing以及與國際頂尖咨詢公司合作的經驗。尤其是,在該高科技企業工作的十多年中,經歷了公司研發管理從不規范到規范化的整個過程,對如何有效借鑒國際研發管理經驗,并結合中國企業具體實踐來構建研發管理體系,以及如何進行有效推行等方面具有深刻的體會和獨到的方法。
曾培訓或輔導過的客戶(部分):
神州數碼網絡集團、康佳移動、康佳集團、海信通信、海信集團、TCL移動通信、美的空調、實達網絡、江蘇富士通、冠日通訊、海格通信、京信通信、索貝數碼、國騰通訊、邁普通信、北京億陽信通、升騰資訊、威海北洋電氣、南太集團、豪恩科技、航盛電子、浙江三花、太陽雨太陽能、上汽聯合汽車、聯友科技、南京國電南自、深圳南瑞、許繼電氣、核達中遠通、福建科華、邁瑞醫療、安科高技術、和佳醫療、太太藥業。
網易公司、廣州新太、金證科技、金蝶軟件、用友軟件、黎明網絡、中太數據、奧尊信息、亞信科技、北大青鳥、科皓信息、珠海遠光軟件、廈門巨龍軟件。
研發管理咨詢輔導過的企業(部分):
★ 國內某電子百強企業 研發管理咨詢 項目經理
★ 某外資著名集成電路IC設計企業 研發管理咨詢 項目經理
★ 某著名門戶網站企業 研發管理咨詢 項目經理
★ 某數據通信終端設備企業 研發管理咨詢 項目經理
★ 某著名安防設備企業 研發管理咨詢 項目經理
★ 某低壓電器設備企業 研發項目管理咨詢 項目經理
★ 某光器件制造企業 研發管理咨詢 項目經理
★ 某著名民營制冷設備企業 研發管理輔導 項目經理
★ 國內某太陽能設備企業 研發管理咨詢 項目經理
★ 某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 研發管理輔導 項目經理
★ 某自動控制設備企業 研發管理輔導 項目經理
項目范圍包括:
 產品規劃和需求管理
 研發流程體系
 研發項目管理體系
 研發績效管理
 PLM/PDM系統開發和實施
課程介紹
第一天
一、需求管理概述(1小時)
本單元學習目標:
1)理解需求管理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需求管理在研發管理體系中的位置
3)理解需求工程與系統工程的基本概念以及有機融合
4)掌握需求管理框架以及需求管理流程的階段劃分
5)掌握需求管理的分級分層,以及如何貫穿產品開發始終
1.需求的重要性
2.業界需求管理常見的問題和困惑
3.需求相關的基本概念
1) 需要/欲望/需求
2)需求的類型
3)需求&規格
4.需求的分類和分層
1)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客戶需求、市場需求、產品族需求、產品包需求、產品需求規格(設計需求)、產品總體設計(設計規格)
2)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
3)技術需求、非技術需求
5.需求工程的概念,以及5個獨立的活動
6.需求工程的三個層次
7.系統工程的概念,以及系統工程過程
8.需求工程與系統工程的有機融合
9.需求工程的二種實踐方案
10.需求管理流程及其階段劃分
1)需求收集->需求整理和分析->需求分發->需求實現與驗證
11.需求管理流程各個階段的方法和工具
12.需求管理流程與產品規劃流程、產品開發流程的關聯
13. 演練與問題討論
二、客戶需求收集(3小時)
(如何從市場(客戶)角度進行有效的客戶需求收集?如何構建需求收集長效機制?解決研發和市場脫節的問題,提升公司整體需求分析和需求管理能力)
本單元學習目標:
1)掌握需求訪談的客戶識別方法、客戶關注點分析方法
2)掌握業界常用的需求收集的12 種方法和具體注意的問題
3)掌握需求收集的問題設計方法和技巧
4)掌握需求訪談的方法和過程,訪談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5)掌握單項需求收集框架要素和注意事項
6)掌握構造例行化的需求收集和分析機制,實現客戶驅動的產品開發
7)掌握客戶驅動產品開發和技術驅動產品開發需求收集機制的不同點
1.需求收集流程介紹
2.識別客戶?(誰是我們的客戶?)
1)市場細分方法
2)價值鏈分析
 客戶、最終用戶、間接用戶
3)購買行為模式分析7Os-6W1H
4)識別重要客戶
5)波士頓矩陣
6) 產品擴展策略
7)產品和技術生命周期
3.客戶分析
1)干系人分析
2) 決策影響分析
3) 關注點分析
4)演練與問題討論
4.需求收集方法和渠道
 需求收集渠道:外部渠道與內部渠道
 客戶需求收集的12種方法(“撿金子模型”)
5.需求收集的準備工作
1)需求收集框架設計
 論點-假設-問題
 需求收集方法選擇
 客戶甄別
2)需求收集問題設計
 客戶購買標準$APPEALS
 需求訪談問題梳理
 需求收集考慮的問題類型和方面
 需求收集10問
 需求收集調查問卷設計
 演練與問題討論
3)制定實施計劃
6.需求收集的常用方法
1) 問卷調查法
 目的、種類、優點、缺點
2) 客戶訪談法(一對一訪談)
 目的、輸入、輸出、優點、缺點
 訪談對象甄別、訪談地點選擇、應用范圍
 客戶訪談7步法
 實例講解:客戶訪談的工作全過程
 演練與問題討論
3) 客戶訪談法(群組訪談)
 目的、實施要點、優點、缺點
 焦點小組法的四大特點
4) 觀察調查法
 目的、種類、優點、缺點、應用范圍、使用技巧
5) 標桿分析法
 作用、方法、十個焦點問題
 種類、優點、缺點、應用范圍、使用技巧
 標桿分析流程
6)二手資料調研
7)原型法
 原型的目的、工作步驟、設計與構建原型的原則
 優點、缺點、應用范圍、使用技巧
7.需求收集的其他典型方法
 用戶大會、專家顧問團
 需求探針、高層技術交流、標桿研究、合作開發、產品試用
 用服高層交流、現場支持、服務熱線、客戶滿意度調查
 各種會議(如:展覽會、學術研討會等)
 各個方法的目的、特點、優點、缺點、輸入、輸出
8.需求收集需要注意的問題
1) 聽的技巧
2) 真正理解客戶的意圖
 案例分享:聽筒10 米長的電話機
3) 探究原因而非簡單問題
4) 聚焦期望
5) 詢問而非推銷
9.需求收集的輸出:客戶需求收集模板(單項需求收集模板)
1) 收集人信息、客戶信息、需求信息、優先級、關聯需求
2) 案例分享:某公司單項需求描述要素講解
3) 演練與問題討論
10.如何構造例行化的需求收集機制?
1)討論:需求分析和管理的現狀問題?
 如何提高需求收集的積極性、主動性?
 研發與市場如何有效銜接?
 如何提高市場需求分析的充分性、有效性,避免被動響應客戶?
2)組織:組建跨部門需求收集分析小組;
3)流程:建立端到端需求管理流程
 控制神經末梢(出差、展覽、招標等);
4)IT:構建需求管理IT平臺;
5)管理:建立績效管理的指標收集和考評機制;
并與員工任職資格結合。
6) 案例分享:某公司市場需求管理制度講解
11.客戶驅動產品開發和技術驅動產品開發的需求收集機制的對比分析
三、需求整理和分析(3小時)
(如何對客戶需求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市場需求和市場機會點?提高相關環節和部門對需求理解的一致性)
本單元學習目標:
1)理解需求分析的要素、質量標準
2)掌握常用的需求解釋的原則和方法
3)掌握需求分類的方法,需要從哪些緯度進行分類
4)掌握客戶需求八個基本要素的內涵和具體運用的方法
5)掌握需求優先級評估機制和劃分方法
1.需求整理和分析流程介紹
2.需求解釋
1) 解釋需求的五個原則
2)客戶陳述和需求描述
 案例分享:具體產品客戶陳述到需求描述案例分享
3.需求初步過濾
 需求專題研討會(Workshop)
4.需求分類(需求群的劃分)
1) 需求群劃分的基本原則
2) 需求分類方法(KJ親和圖法)
 基本類型分類法、生命周期階段分類法
 優先級分類法、來源分類法
 穩定性分類法、風險級別分類法
 案例分享:某產品千條單項需求到產品特性轉換的案例分享
3) 業界最佳客戶需求的八個要素介紹($APPEALS)
 每個要素詳細定義
 每個要素的子要素分解
 案例分享:某產品的客戶需求八要素子要素展開講解
4) 如何保證需求的一致性
 沖突矩陣分析法
 案例分享:某產品需求沖突矩陣分析講解
5) 演練與問題討論
5.需求排序(設置權重,確定需求優先等級)
1) KANO需求類型
 基本需求(強制性需求)、最好滿足的需求、興奮需求
 如何正確區分以上3類需求?(正反求證法)
2) 單項需求優先等級劃分法(BSA 法)
3) 需求群權重設置方法(AHP層次分析法)
 權重確定5步法
 案例分享:具體需求權重設置樣例介紹
4) Delphi方法
5) 頭腦風暴法
6)演練與問題討論
6.思考結果和市場機會點分析
7.需求質量關
1)需求評審Checklist
2)需求驗證方法
3)演練與問題討論
8.需求管理IT系統
第二天
四、需求分發和產品規劃(1小時)
(如何站在市場營銷的角度,對市場需求和機會點進行分析,制定有效的產品路標規劃,明確產品的市場定位和差異化優勢?)
本單元學習目標:
1)分享業界公司在市場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2)掌握市場管理流程的幾個階段
3)如何制定產品的路標規劃
1.需求分發
1)需求分發的主要目標
2)需求分發的主要活動
3)需求分發的機制
2.需求管理流程與市場管理流程的關聯
3.業界公司在市場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4.產品經理如何發現利潤區
5.市場管理和產品規劃流程與產品開發流程之間的關系
6.市場管理和產品規劃流程
1)流程的幾個階段,以及輸入、輸出
2)市場評估(環境分析、市場分析、競爭分析、對公司自身的分析)
3)SWOT分析;價值鏈分析;業務設計評估;
4)案例講解:市場評估報告;
5)市場細分
6)組合分析(SPAN、FAN)
7)結合市場管理輸出產品路標規劃
8)PDC組合決策標準
9)形成產品線/產品族路標規劃
10)整合形成產品線業務計劃
11)案例講解:產品線業務計劃
12)案例講解:產品線路標規劃;產品版本規劃
13)產品平臺定義;產品樹
14)案例分析:產品路標規劃流程及其模板
15)制定初始產品包/解決方案業務計劃
16)制定PDT項目任務書(Charter)
17)案例講解:初始產品包/解決方案業務計劃
18)案例講解:PDT項目任務書(Charter)
7.演練與問題討論
五、產品需求分析和概念設計(3小時)
(如何把市場需求(外部需求)轉化成產品包需求,并充分考慮內部需求(DFX需求)?如何對產品包需求進行分析,形成產品需求規格(設計需求)?構建清晰、易懂、有競爭力的產品概念。)
本單元學習目標:
1)理解系統工程的概念,掌握系統工程的過程和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
2)掌握什么是產品包需求,洞察客戶購買產品的方方面面因素
3)掌握內部需求的收集和分析方法,領悟DFX的思想
4)掌握產品包需求文檔的基本內容
5)掌握產品包需求到設計需求的轉換方法
6)掌握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等的描述方法
7)掌握產品設計需求文檔的基本內容
8)掌握優秀設計需求的評價標準
9)掌握產品概念的定義、選擇和評估的方法
1.需求實現流程介紹
 需求實現的主要目標
 需求實現的主要活動
2.需求管理流程與產品開發流程的關聯
3.需求工程與系統工程的融合
4.什么是系統工程
 系統工程的基本概念
 在系統設計中應考慮的多個方面
 系統工程過程
 系統構件、系統分解結構和系統架構
 需求分解分配過程
 哲理案例:從人類飛行的夢想思考功能分解與物理分解
 功能分解和物理分解相輔相成
 產品包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
 系統工程過程(全流程角度)
 基線體系
 系統工程相關組織結構
5.從產品包需求到產品概念的全過程
6.定義產品包需求
1)將市場需求轉化為產品包需求
 案例講解:如何轉化為產品包需求
 產品包需求的樣例
2)關注內部需求
 DFX(DFT、DFM、DFA等)
 RAS(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
 案例講解:DFX、RAS需求規范
3)形成產品包需求文檔
 案例講解:產品包需求模板
 案例分享:具體系統產品需求包案例分享
4)產品包需求質量關
 產品包需求評估與排序
 產品包需求評審Checklist
 高質量產品包需求的標準
 關注不必要的鍍金需求
5)演練與問題討論
7.專題: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
1)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發展歷程
 傳統的結構化方法
 現代的結構化方法
 面向對象的方法
2)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三個視圖
 操作視圖/行為視圖/用戶視圖
 功能視圖
 物理視圖/實體視圖
3)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比較
4)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模型
5)案例講解:結構化分析的方法和過程
8.產品包需求轉化為設計需求(系統需求)
1)系統需求分析工具:用例和場景法(動態需求分析模型)
 案例講解:手機短信產品包需求轉化為設計需求
2)系統需求分析工具:QFD(質量功能展開法)
 質量屋(HOQ)
 案例分享:某產品通過質量屋進行需求分析的案例講解
 演練與問題討論
3)設計需求的特點和要求
4)設計需求整理,形成產品需求規格書
5)什么是需求因子?
6)設計需求質量關
 設計需求(系統需求)評審Checklist
 好需求的標準
7)演練與問題討論
9.產品概念(系統概念)的定義、評估和選擇
1)什么是產品概念,及其作用
2)產品概念定義;案例講解
3)產品概念評估
 概念評估的目標
 平衡“性能”與“風險”
4)產品概念選擇,及其標準
5)實例講解:產品概念書
10.系統需求分析和系統概念定義是一個反復迭代的過程
11.演練與問題討論
六、需求分解分配和系統設計(2小時)
(如何對產品需求規格(設計需求)進行分解分配和架構設計,形成產品設計規格(產品總體方案)?明確系統模塊劃分,明確每個模塊分配需求?形成一個擴展性強、耦合度低的產品總體架構。)
本單元學習目標:
1)掌握需求分解分配的過程
2)掌握功能分析(功能分解)的方法
3)掌握物理架構設計(物理分解)的方法
4)掌握各層次需求和物理架構的關聯,需求分配的方法
1.需求分解分配過程
2.結構化分析的方法和過程
3.功能分解
1)功能分解的要點講解
2)功能分解工具:系統框圖法(功能框圖法)的操作要點講解
 案例分享:某產品功能分解(系統框圖法(功能框圖法))講解
3)功能分解工具:功能流圖法(FFBD)的操作要點講解
 案例分享:某產品功能分解(FFBD 法)講解
4)功能分解工具:數據流圖、實體關系圖、狀態遷移圖
 案例講解:數據流圖DFD,數據字典DD
 案例講解:數據建模――實體關系圖ERD
 案例講解:行為模型――狀態遷移圖STD
 案例講解:功能列表模板
5)三種方法的具體應用范圍講解,如何相互配合
6)演練與問題討論
4.建立物理架構(系統架構)
1)建立物理架構(系統架構)需要考慮的要點講解
2)物理架構工具:系統框圖法(物理框圖法)法
 案例分享:某產品的物理架構設計(系統框圖法(物理框圖法))講解
3)物理架構工具:層次結構圖(HD)(物理層次圖PBS)
 案例分享:某產品的物理架構設計(HD 法)講解
4)兩種方法的具體應用范圍講解
5)案例講解:物理分解表格模板
5.需求分配
1)需求分配需要考慮的要點講解
2)需求分配的步驟
 功能分析表;架構設計表
4)需求分配示意圖
5)需求分配表(RAS)
6)形成需求分配備選方案
7)演練與問題討論
6.設計綜合
1)闡述初選方案
2)分析主要的備選方案
3)進行權衡分析
4)系統架構選擇
5)案例講解:系統架構設計樣例
6)系統架構設計的主要原則
7)案例講解:產品設計規格(產品總體設計)模板
7.設計驗證
8.思考:性能、可靠性等非功能需求如何分解?
9.案例分享:某產品的客戶需求->產品包需求->設計需求->需求分解的全過程案例分享
七、產品需求的跟蹤和驗證(1小時)
(如何對客戶需求、市場需求、產品包需求、設計需求、設計規格進行持續的跟蹤和驗證?確保需求不遺漏、不鍍金,同時每個模塊實現協同一致。)
本單元學習目標:
1) 掌握需求持續跟蹤的方法和機制
2) 掌握需求變更管理的機制
3) 掌握需求工程和測試工程的關聯性
4) 掌握支撐需求管理高效運作的IT 工具
1.需求持續跟蹤和驗證流程介紹
 需求跟蹤和驗證的主要目標
 需求跟蹤和驗證的主要活動
2.需求雙向跟蹤機制
1) 需求跟蹤的必要性
2) 前向跟蹤
3) 后向跟蹤
4)需求跟蹤與Vee模型
5)案例講解:需求跟蹤矩陣RTM
6) 需求編號規范介紹
3.需求驗證和確認
1)測試分類
2)模塊級的V&V 模型
3)產品級的漸增測試模型
4)BBFV、BBIT、SDV、SIT
5)測試過程
 案例講解:測試用例
6) 需求到測試用例的跟蹤
7) 如何評價測試的完備性?
4.需求變更控制機制
1) 正確認識需求變更?
 如何把變更變成機遇而非負擔
2) 需求變更流程講解
3)需求變更涉及的相關角色和職責
4) 需求變更評估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介紹
5)需求變更關聯(RCR/PCR/ECR)
6) 如何有效控制需求變更
7) 需求穩定性統計
5.需求跟蹤和驗證的輸出(需求跟蹤模板RTM(關鍵要素介紹))
6.需求管理支撐的工具介紹(5 分鐘)
7.演練與問題討論
報名表
課程名稱: 產品研發管理及信息化建設
培訓時間: 2011年1月14-15日 (周五、六,杭州) □
2011年1月21-22日 (周五、六,深圳) □
費 用: 價格3200元/人(含資料、中餐和證書)
報名方式: 請填寫報名表并傳真或EMAIL至海之力,海之力客戶經理將第一時間與您電話確認報名信息?蛻艨蛇x擇培訓當天現場交費或提前轉帳(建議采取提前轉帳方式)。
參會地點: 開課前一周以《確認函》另行通知。
戶 名: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服務中心
開 戶 行: 廣東發展銀行深圳南山支行.
帳 號: 1020 8151 6010 0048 34
報名信息:(此表復印有效)
公司名稱: 產品: 規模/人數:
1、姓名: 職務: 電話/傳真:
2、姓名: 職務: 電話/傳真:
3、姓名: 職務: 電話/傳真:
費用總計:¥ 元 付款方式:現金□ 轉帳□
參加地點: 是否需要代定酒店:是□ 否□
聯系人:姜小姐 電話:0755-86199452
郵箱:jiangxianghong@rdeasy.cn或jxh_rdeasy@126.com
Q Q:571441962 409365780
海之力全體同仁祝您學習進步工作順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