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子 |
|
等級:新手上路(初級) |
積分:18分 |
注冊:2003-11-6 |
發表:4(3主題貼) |
登錄:19 |
|
|
人才是商品 創新是人才第一品質 |
生活時報
劉勁
在今天,“人才市場”不是一個什么新鮮詞,人才也不介意被推入市場當成一種商品討價還價。美國最偉大的營銷大師在談到他的成功時說,“我時時記得,我在推銷商品,更在推銷自己!睆氖袌龅慕嵌葋砜,商品最核心的競爭力應是技術含量,也就是科技創新。李嘉誠在被記者問到:為何幾十年的成功積累還不如比爾·蓋茨的幾年暴富?他一方面在感
慨“后生可畏”的同時,一方面承認比爾·蓋茨掌握了這個年代最為稀缺的資源:創新精神。創新,可以讓一個“新品”在一夜之間戰勝一個暢銷幾十年的“名品”,這就是人本社會,就是新經濟。
據新民晚報的報道說,一個商品要做到創新,不僅要注重外部包裝、內部品質,還應注重其營銷方式。
同樣,一個人要做到創新,不僅要給人標新立異的感覺、樂于接受挑戰的作風,還應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讓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增值的決心。在不久前,一家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當今創新人才必須具備的特征是:創新精神、敢于標新立異、熱愛所從事的職業、漠視財富的積累、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樂于面對工作的挑戰和對知識的不斷更新增值。
創新的過程往往是一個艱辛的歷程,它不僅需要清楚的目標、執著的精神,更要有承受受人冷落、失敗挫折的心理能力。法國乃至世界最偉大的服裝設計師,自稱為“熱愛世界的冒險家”皮爾·卡丹先生說:“我已被人罵慣了,我的每一次創新都被人們抨擊得體無完膚,但罵我的人接著又做我所做的東西!钡拇_,并不是每個人都承受得了這種“被罵”的壓力。他(她)沒有一種對成功的無比渴望、對工作的無比熱愛和對自己的無比自信,是不行的。
人們對于創新的重視一方面來源于社會組織的要求,一方面歸根于社會的發展潮流。GE(中國)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劉蓉在談到GE對員工的五點要求中,其中兩點就同創新掛上鉤:要視變化為機遇而非危險;要每天都追求完美,找到最好的方法推動工作。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魏杰教授在分析人力資本社會的企業人才時說,人力資本不是指企業的一般員工,而主要指兩種人:一種是企業家,也就是把職能實現新組合的人;一種是技術創新者。這兩類人其核心競爭力都是創新。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我的企業離破產只有12個月!彼囊馑际钦f,如果企業無法不斷地創新進步,也許一年后就不復存在了。企業的不斷創新進步靠什么?不就是靠人才的不斷創新進步?
其實,創新不一定就是徹頭徹尾地改變、否定以前的一切,它可能是對自己資源的一種全面整合,它也可能是對自己未知的潛質的一種挖掘。在我們眼中,一個聰明的人,一個能成就大事業的人未必是個稟賦過人、才高八斗的人,他(她)只要有一定的可塑性,時時知道自己正干什么,接下來應干什么,清楚自己從哪里來,要去哪里,并始終探索“來——去”的最短直線距離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