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突破成長瓶頸:老板最大的瓶頸是突破自己 |
企業管理:突破成長瓶頸:老板最大的瓶頸是突破自己,企業管理:突破成長瓶頸:老板最大的瓶頸是突破自己,企業管理:突破成長瓶頸:老板最大的瓶頸是突破自己,企業管理:突破成長瓶頸:老板最大的瓶頸是突破自己,
? |
|
|
宏碁創始人施振榮:老板最大的瓶頸是突破自己
7月16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2010中國企業組織高峰論壇”。其間,世界管理大師伊查克。愛迪思(Ichak Adizes)博士做了專題演講;智融集團董事長、宏碁集團創始人施振榮,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邁瑞醫療科技董事長兼聯合CEO徐航先后分享了各自企業的組織建設經驗。
論壇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組織能力建設學習聯盟主辦。聯盟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飛利浦人力資源教席教授楊國安博士發起設立,吸引了包括金蝶、青啤、邁瑞、龍旗等知名企業高管加盟。
“建立一家企業不是長跑是接力賽”
通過視頻連線,智融集團董事長、宏碁集團創始人施振榮發表了演講,他結合宏碁集團的成長經歷,解析了宏碁組織能力演進的過程,為愛迪思博士的理論提供了企業實戰的解讀。宏碁經過了三次變革轉型,目前成長為全國第二的個人電腦公司、全球第一的筆記本電腦供應商。
施振榮在演講中表示,創業第一個基本的想法就是不跟隨別人的,一定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第二個就是突破成長瓶頸。
“就像我在60歲退休,也是40多歲就做了決定了。”施振榮坦言。在演講中,他首先強調了管理權和所有權分開的重要性。他認為企業需要挑戰困難,并且挑戰困難的最關鍵點,對商業模式、組織、理念、文化、流程都做徹底的調整;同時還要突破瓶頸,而老板需要突破的最大瓶頸就是突破自己:“建立一家公司并不是一個馬拉松比賽而是一個接力賽,要學會交棒和接棒,突破自己的瓶頸,給年輕人舞臺。”
闡述企業文化時,作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說:“宏碁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有一些基本價值觀和口號。”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為了讓企業有競爭力,創造價值、降低成本,塑造人盡其才的環境。
“在企業步入衰退期之前,要延長盛年期的時間,就要做到兩點:第一、不斷地投資未來、不斷地學習;第二、組織思維需要重大的變革管理。”施振榮表示。在宏碁的企業發展歷史中,一共經歷了三次變革管理:1981年由研發轉制造、1992年宏碁再造、2001年宏碁世紀變革;從商業模式、組織、理念、文化、流程都做一個徹底的調整。
另外,施振榮提出了自己對企業成長因素重要性的排序:客戶,員工,股東。他說,這是重要的順序,最先關注的就是客戶。利用員工的智慧,不忽視工人的重要性,因為他們有很多智慧想法是高管所需要的。他還表示,用人和發展一個人并不是要炒掉一個人,換人的成本是很高的。
方太的三次組織變革
茅理翔介紹了方太組織變革的三大特色。他表示,方太經歷的三次重大的組織變革,大大促進了方太的快速成長。
據茅理翔介紹,第一大特色,方太的組織變革與傳承同步,分別經歷了初創、成長和發展三個階段。96年茅理翔父子兩人共同創辦了方太,開始了他們的共同創業、也是他本人的第二次創業。
第二個特色就是方太的組織變革和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同步。“這個階段,我們大批地引進了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實際上和企業的組織變革是同步的,”茅理翔說,“我們開啟了陽光計劃,每年向大學當中招收50-60個大學生,培養自己的后備干部。”
第三個特色就是方太的組織變革和文化變革同步:“方太首先確立了讓家的感覺更好這樣的一個使命。這個使命的確立,使方太的組織文化從小家文化轉變為大家文化。”茅理翔補充提到,除了有了使命之外,方太把人品、企品、產品三品合一作為方太的組織信仰,還把創新訂立為方太非常核心的文化之一。他認為,方太組織的學習能力、組織的創新能力、組織的運行能力都在這個過程當中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成功地從家族轉變為了職業經理人,而這一模式完全可以復制。
楊國安教授在每位嘉賓發言之后所作的簡短的點評,楊國安教授認為,企業持續成功=戰略×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中國企業家最需要持續提高的企業管理能力之一。中歐的學習充當了每位校友人生和事業發展道路上的“加油站”。中歐名師和優秀的校友資源應該而且完全能夠為這個群體中每一分子的繼續成長提供滋養。 “組織能力建設學習聯盟”就是要打造成為提供這種滋養的平臺。聯盟的的宗旨是:在中歐校友中間發展聯盟會員,幫助會員建設所在企業的組織能力,從而給公司創造價值;與此同時,增進會員間的相互了解,成為志同道合、相學相長、互信互助的個人朋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