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細分已成EMBA發展潮流
與如火如荼的MBA招生大戰一樣,如今各種EMBA招生說明會也是一場接一場。其中,不少EMBA項目都開始紛紛打上了“專業化”旗號,一些商學院先后推出房地產、金融、醫院、傳媒等方向的EMBA項目。
一些專家預測,隨著EMBA生源競爭越來越激烈和商學院教育日益注重差異化、細分化,專業化將成為EMBA教育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國內EMBA教育將進入專業化時代。
專業細分已成EMBA發展潮流
目前,越來越多的EMBA項目正在打上“專業化”的旗號,這些專業EMBA具有“度身定制”的優勢,比如“房地產EMBA”、“技術EMBA”、“金融EMBA”等,EMBA專業化浪潮可謂風生水起。
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推出的“科特勒EMBA”項目側重企業戰略營銷的實施,是國內首個以“戰略營銷”為方向的特色EMBA,并由被譽為“世界營銷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親自授課。據記者了解,在MBA教育的專業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的背景下,很多商學院也推出專業EMBA。例如,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推出了醫藥衛生方向的EMBA項目;上海交通大學則推出“金融EMBA”和“傳媒EMBA”;復旦大學與香港大學合作推出了金融EMBA,并同阿爾卡特合作定向為培養通訊類專業EMBA。還有一些國外的EMBA項目,也打著專業EMBA的旗號來招生。此外,一些行業性院校,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也推出了自己的專業方向EMBA項目。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在國內像這樣的以“專業EMBA”為賣點的EMBA項目已經多達幾十個。
“隨著EMBA教育市場的日益細分,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專業方向EMBA項目。”北京大學研究員李懿恒表示,以美國半個多世紀的商學院教育來說,辦出自己的特色已經成為它們生存的基礎。事實上,一些國際著名商學院均是以辦出自己的特色而著稱于世,例如美國沃頓商學院以金融方向著稱;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以市場營銷著名;MIT的金融技術管理很強;芝加哥大學的MBA學生多半是沖著學校在金融方面的極高聲望。
需求升級讓商學院“隨需應變”
EMBA教育出現專業化的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招生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學院越來越注重通過走差異化、細分化的策略來樹立品牌、爭奪生源的產物。不過專家認為,導致這種趨勢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商學院在主動迎合EMBA教育消費群體需求的不斷升級。
美國百森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EMBA特聘教授伍健民曾表示,單一的、綜合性的項目已經不能滿足中國商界的需求了。中國的EMBA項目必須選擇自己將向哪些特定的公司或經理提供服務。大學只有設置有的放矢的課程才能生存和發展。從某種程度而言,公司高管對EMBA項目的需求取決于公司處于哪個發展階段。
他認為,新興企業的高級經理人員,他們需要了解企業的方方面面,如生產、市場營銷和研發,同時還需要具備財務知識,特別是對現金流有所了解,他們就需要一個面面俱到的EMBA項目;對于已進入成長期的公司而言,高級經理人員對于財務知識的需求沒那么高了,但仍需具備各方面的管理知識,以及更多的戰略規劃技能和發現人才的能力;對于成熟公司,高級經理人員不需要具備金融和市場知識等專業技能,他們需要的是很強的戰略規劃技能和組織領導能力。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國內,由于高校在人才培養上一直是專業門類劃分得較細、絕大多數人才都并不具有跨專業和學科領域的專業背景等,造成適合讀EMBA人群中復合型人才比例很少。因此,很多高校按行業、專業來開設EMBA項目,是為了更適合國情地為企業高層提供某一專業領域所涉及的專業、管理知識訓練,從而更好地為老板和高管“補課”。
事實上,所謂“專業EMBA”,并非意味放棄對綜合管理技能、全局戰略思維的訓練,而是在綜合基礎上發揮商學院的專業優勢。至于選擇什么樣的EMBA就讀,學員可由自身企業的行業特點和所處發展階段來決定。而對于商學院而言,他們是在根據國內企業的需求來設置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EMBA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