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mages/news_hr/hr_r2_c2.gif) |
|
![](images/news_hr/hr_r3_c3.jpg) |
“霸術”管理與企業家文化 |
企業管理:“霸術”管理與企業家文化,企業管理:“霸術”管理與企業家文化,企業管理:“霸術”管理與企業家文化,企業管理:“霸術”管理與企業家文化,
? |
|
|
“霸術”管理與企業家文化
內容提示:
以 “ 唱衰 ” 中國企業而名聲大噪的姜汝祥博士在其新著《榜樣》中以犀利的筆觸描述了中國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巨大差距:
為什么我們不少企業領導幾千人就在大談大公司病?而世界級企業擁有幾十萬人還能靈活依舊?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級企業是基于“事”的領導,中國企業是基于 “人”的領導。如果領導的關鍵點在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就必然是不平等的,必然講究人與人之間的謀略。這種方式下的領導是“權力游戲”的高手。
不少中國企業家的骨子里有很深的帝王情結,有很強的支配欲,喜歡研究 “ 面南之術 ” ,喜歡 “ 好為人師 ” 。所謂的領導,在他們心中更多的是 “ 駕馭 ” 的意思。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現實中,那么多企業家喜歡學胡雪岸、曾國藩,要求下屬 “ 悟道 ” 。
姜汝祥的分析不無道理,但是,診斷不等于治療。僅僅知道癥狀還不夠,尚須查明病因,方可對癥下藥。
姜汝祥寫道:從文化傳統上講,中國企業真正最大的問題是人們沒有學會被領導。在企業里,所有的人都要被領導,不被領導的只有董事長一個人,其他的人不僅要領導別人,而且要被領導。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經常是用領導的方法去被領導。我現在服從你,不是承認水平比你差,而是你的權力比我大;因為我是你的下級,我才不得不應付你,因此我就投其所好,做你想要的東西。
一味遷就權力的后果,將導致人性對權力的放縱,結果企業就演化成了權謀組織。這樣的企業永遠不可能做大做強。
對此,姜汝祥在《榜樣》一書中,以寶潔、沃爾瑪、英特爾、 IBM 等世界一流企業為榜樣,推出了錫恩 4R 業務管理系統,并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詳加介紹。
與此相映成趣的是,年近七旬、深受傳統文化熏陶、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家尹明善先生日前在清華大學提出了自己的 “ 中國特色 ” 管理論。
“ 有不少學者、官員用西方企業制度來評價中國企業,很多地方我不敢茍同。
“ 我 67 歲了,經歷的事實在太多,看到不少事。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搞不好,而我們中國企業家花了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做出了美國企業家幾代人才能做出的事。原因何在?中國要成功,就要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要成功,一定要有中國特色的企業。 ”
尹明善以 “ 家文化 ” 為例進一步闡述:中國人是家族文化,西方文化是個性文化,我們的國家就是若干個家庭組合起來的大家庭。另外中國人把最能干的人叫 “ 家 ”——— 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這是儒家文化。我們中國人說,把事情做好了,就是做到家了,在中國人的內心世界里,家是無處不在的,中國的家文化源遠流長,這也反映到當今的家庭企業現象。
家族企業有很大的弊病:用人唯親、人才匱乏。但是一夜之間用西方的管理方式來代替家文化是不現實的。尹明善說,我個人管了那么多年企業,得出一個結論,在中國辦企業,必須賢親并舉 ——— 用人唯親是為了穩定,用人唯賢是為了發展。探索中國企業的特色,是不可能繞過中國文化的。
姜汝祥與尹明善,一個剛入不惑、一個年近古稀;一個受過嚴格的現代管理訓練、一個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一個是海外歸來的知名學者,一個是土生土長的企業家;一個是見多識廣的研究者,一個是經驗老到的實踐者,他們在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上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是耐人尋味的。
文化不只是藝術作品的羅列和文字典籍的傳誦,更是整個民族言傳身授、代代相承的生存哲學、思維方式和言行習慣。中華傳統文化自河圖洛書到獨尊儒術,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民族個性,幾千年來雖飽受外族鐵蹄的踐踏和異域文明的碰撞,但仍能以其特有的包容性與生命力,裹挾著精華與糟粕,綿延不絕、一脈傳承至今,其巨大的文化慣性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
上百年來,多少有志之士為了尋找強國之路而把目光投向海外,希望能找到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任何照本宣科式的理念引進,都將因水土不服而被最終棄用。
在國際市場大門緩緩打開的今天,我們無疑又一次站在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與融合的歷史時刻,未來會怎樣?明天有多遠?面對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與建設先進企業文化的迫切需求,如何揚棄傳統、拿來先進,成了擺在中國企業家們面前的一道重大課題。只不過,我們已經不可能擁有 “ 路漫漫其修遠 ” 的從容,而只能在 “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的緊迫感中大步前行。
|
|
|
![](images/news_hr/hr_r4_c4.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