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前類別 > HR資訊 > 宗教哲學與管理 |
|
|
|
|
|
|
清華總裁同學掀起學國學熱潮 |
宗教哲學與管理:清華總裁同學掀起學國學熱潮,宗教哲學與管理:清華總裁同學掀起學國學熱潮,宗教哲學與管理:清華總裁同學掀起學國學熱潮,宗教哲學與管理:清華總裁同學掀起學國學熱潮,
? |
|
|
清華總裁同學掀起學國學熱潮
人民網北京4月18日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2006年4月15日晨,在湖南長沙千年學府岳麓書院文廟大殿前,50余名來自清華大學“卓越領導高級研修班”的企業家手捧《四書集注》,齊聲朗誦《大學》章句的情形吸引了無數游人的目光。許多人還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下這壯觀的場面。
據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朱漢民教授介紹,自2003年起,分期分批來此進修國學的清華總裁晨誦四書的場面,已成為岳麓書院一道亮麗而獨特的風景線,令來此參觀的游人贊嘆不已。
國學復興是近幾年涌現出的獨特文化現象,但是,本應學習管理的企業家們學國學,而且是不遠千里趕赴岳麓書院學國學就不能不讓人想要探根究底。據此,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主任駱建彬博士說,清華大學之所以率先在全國發起企業家學國學熱潮,是基于以下幾方面動因:
首先,全球化不能缺失“主國文化”,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成為中國切入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文化競爭力資源;
其次,情、理、法三者序列是構成不同國家現代管理模式的內在結構邏輯和基本框架,應該與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特質相適應;
再次,企業家追求卓越的訴求不斷提升。有許多企業領導是多次甚至在多校參加不同培訓班,但均屬工商管理類培訓,同質化嚴重。這種學習對提升企業管理層的管理理念,規范企業的管理確有收獲。但所暴露出的共同問題是“水土不服”,原因是只注重學“西方標準”,而缺失“中國理念”。因此,一些來清華學習的企業家提出,今后再來清華學什么?他們迫切希望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在融會中西的基礎上,研究開發出深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企業家培訓體系,這不僅有利于企業家自身人文素養的提升,也能夠致力于構建中國特色的管理理念和思維模式。
正是在這種背景上,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于2002年開始就卓越領導概念及其內涵進行探討,首次將國學、西方哲學等人文社科引入課程體系,重點放在提高企業家人文素養的培訓宗旨以及“剖析經社管理要義,萃取思想智慧精華,研修內圣外王之道,成就現代企業卓越領導”的設計構想,并2003年正式啟動《卓越領導高級研修班》項目,至今該班已開辦5期,有300余名企業家參加了學習。而國學課程之所以選在湖南大學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則因為其既能滿足教學內容的深化傳播,又具有較深刻生動的情景交融文化內涵,從而擴大學員“悟道”與“思維”的空間。美國幸運貿易公司董事長林光、日本ZOX株式會社社長吳曉斌、加拿大雙城世達國際咨詢總裁焦希鳴等專程從國外趕來學習的外籍華人企業家認為,MBA教育主要是學習西方的管理體系,但從競爭的角度看,中國企業家如果只學習西方的東西,就成了國外競爭對手的徒弟,我們只有掌握了西方管理理念的核心,又汲取了中國傳統哲學的精髓,才能形成中國企業家自己的競爭力。
著名國學大師、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在課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學思想博大精深,單就“以道御術”來講,所謂“道”是指宇宙的“本原”,是自然界發展的客觀規律。企業家如果能領悟《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精髓,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法則,追求 “道通”則“理訓”,在企業管理中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就能達到“中西”之道,“天人”之道的融合,追求道術貫通,以道御術的卓越領導境界。
另據悉,為了達到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理念,以提升人文素養為中心,在“管理”與“領導”中,以領導為主;在“方法”與“思維”中以思維為主;在“事功”與“修身”中以修身為主;在“授業”與“傳道”中以傳道為主的教學目標,著名作家王蒙、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著名表演藝術家姜昆等一大批文化界名流,已紛紛登上清華大學講臺,成為“卓越領導高級研修班”的客座教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