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 |
溫玉成教授-佛像研究與鑒定 |
主辦單位 |
巔峰培訓會員單位 |
學員對象 |
全體 |
授課時間 |
2019年10月26日開課 、常年舉辦,歡迎索取最新安排 |
授課顧問 |
溫玉成 |
授課地點 |
上海普陀 搜索上海課程
|
每班人數 |
|
報價 |
15000 |
課程目的 |
|
課程內容 |
|
授課內容:(8天/48課時)
第一講:西天諸神怎樣來到中國?
1、波斯火祆教“胡天神”(阿胡拉瑪茲達),為什么不能公開傳入中國內地(君權神授)?
2、印度佛教“佛陀”(喬達摩.悉達多),從陸路和海路傳入中國。
3、羅馬基督教景教(聶斯多里派)“耶穌”,為何姍姍來遲?
4、印度—中國文化對接:漢明帝夜夢金人、老子入夷狄為浮屠、犍陀羅藝術(玄奘:“大夏之規式”)的傳入。
5、圖片演示:犍陀羅藝術。西王母與仙佛模式。
第二講:西域畫風—于闐國、龜茲國、高昌國
1、佛教究竟是怎樣傳入中國的—阿育王時代,一批印度人融入于闐國。
2、龜茲國石窟藝術(克孜爾、庫木吐啦)。附:摩尼教石窟
3、高昌國石窟藝術(吐峪溝、柏孜克里克)。
4、不是佛教“鬼子母”,而是景教“圣母子圖”(新疆,丹丹烏里克遺址)。
5、圖片演示。
第三講:南北朝時代佛教藝術的大繁榮。
1、天水麥積山石窟(天龍八部、睒子本生、塑畫結合手法)。
2、邊陲重鎮敦煌的莫高窟:禪窟與造像窟(“三尊制”到“五尊制”)。
3、大同云岡石窟(拓跋部把佛教信仰與祖先崇拜結合起來):曇矅五窟(北魏拓跋部不是鮮卑族,而是黑龍江北索離族)。
4、魏孝文帝“漢化政策”與龍門石窟“秀骨清相”風格的流行。
5、圖片演示。
第四講:煌煌巨制 大唐氣象。
1、“龍門大盧舍那佛”(光明遍照)與《華嚴經》。“臨涅槃佛”(四川安岳)。
2、武則天與彌勒佛出世(龍門、樂山大佛)。
3、“西方極樂世界”的夢(敦煌壁畫)。九品往生。
4、禪宗祖師、密教興起(千手千眼觀音、佛頂尊勝陀羅尼、大日如來與八大菩薩、法門寺地宮“曼荼羅”)。
5、圖片演示。
第五講:宋元時代—參透佛法與藏傳佛教的擴張。
1、參透佛法—“佛”就是人。四川安岳、重慶大足:柳本尊、趙智鳳故事。
2、新題材的出現:禪宗六祖、水月觀音、十六羅漢、五百羅漢、八大明王、地獄十王、父母恩重經變、接引佛。關云長成為護法神。
3、佛教藝術的世俗化,佛為父親抬棺。“三教合一”(少林寺)。
4、藏傳佛教的擴張:從西藏阿里“古格王國壁畫”到北京白塔寺、杭州飛來峰、鎮江過街塔。尼泊爾風格的影響。
5、圖片演示。
第六講:漢傳佛教造像鑒定
1、什么是佛像鑒定?佛教的圖像數量龐大,種類繁多,歷史悠久,如何研究佛像演變規律。
2、真品與贗品的區別。佛像的面相、法器、手印、姿態、服飾、造型、背光、火焰紋、蓮座、佛座的獅子、供養人等細節辯偽。
3、佛造像鑒定的難度及案列分析。
4、佛造像年代問題及斷代案例分析。
5、佛造像定名問題及案列分析。
6、圖片演示。
|
|
備注 |
|
溫玉成教授簡介
資深研究員、教授,1964年7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專業,同年分配到洛陽市龍門石窟研究所(后更名為研究院)工作,歷任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99年11月退休后仍然堅持專業研究,承擔重要課題,并屢出新的重要成果。他的專業特長和突出成就在佛教考古學研究方面。50多年來,他走遍了全國各地,遠至青藏高原、天山南北,凡是著名佛教寺院以及有石窟造像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前往考察的足跡。他出版學術專著《中國石窟與文化藝術》、《中國佛教與考古》、《少林訪古》等12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20余篇,在中國佛教考古學和中國佛教史研究方面有卓越建樹,成為全國著名的佛教考古學研究專家,曾受到北京大學閻文儒、宿白、周一良、任繼愈、周紹良、季羨林等權威專家學者的贊揚,被稱為“四大佛教考古學家”之一(另三位是敦煌的樊錦詩、北京大學的馬世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丁明夷)。
溫玉成先生先后受邀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魯迅美術學院等十幾所大學講學,又曾赴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斯里蘭卡等國以及我國的臺灣、香港等地區講學,退休后還被特聘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教授、河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圖書館《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續編》編輯委員會委員、臺灣《世界佛教美術圖典》審稿委員、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文物鑒定研究室兼職研究員等。 |
|
提交時間 |
2019/10/19 13:26:24
|
聯系方法 |
O1O-8243115O |
E_mail |
30989665@QQ.com - 下載報名表.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