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馬云面對中國頂級科學家呼吁:企業家和科學家必須完美結合 |
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在杭州開幕,在主旨報告環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做了精彩的、充滿哲理的發言。核心觀點如下:
今天我們有越來越多無比敬仰的科學家,但是科學家和企業家非常相像,在中國,這兩個群體是在過去一百年才形成具有社會極大影響力的群體,士農工商,商總排在最后,但科學家更慘,連排都排不進去。古代的科學家都是隱藏在巫醫、風水師和道士里面,從這一點來講,企業家和科學家很相象,同病相憐。
過去科學家和企業家互相看不起,科學家覺得我們商人臭銅氣,我們也覺得科學家清高自大。今天是科學家和企業家最好的時代,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變革機遇,中國對全世界的擔當,決定了今天是企業家和科學家最有作為的年代,科學家和企業家必須完美結合。
其實企業家是社會經濟學中的科學家,科學家是研究領域里面的企業家,科學家沒有企業家是市場經濟中的瞎子,企業家沒有科學家是瘸子。
科學家是懂得如何正確的做事,企業家是如何高效有結果的做事,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敏銳,而企業家必須有科學家的嚴謹。
如果過去一百年中國誕生了兩個了不起的群體,那么未來一百年這兩個了不起的群體只有完美的結合,才能讓世界、讓中國、讓我們后代更加持久的繁榮。
每次大的技術革命都需要50年時間,前20年是技術革命,后30年是應用革命,互聯網技術一樣。未來的三十年不是互聯網公司多么成功,而是用好互聯網公司的企業會成功,未來三十年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時代。
越是在快速發展的應用時代,越是要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創新是逼出來的,不是資金和任務能夠堆出來或者分配出來,資金和任務絕不可能堆出創新和科研成果。以色列沒有國內市場,也沒有自然資源,但被逼出了獨特的科學技術,搞出了很多研究。中國有強大的市場,更應該有自己獨特的研究項目。而企業的利潤未來一定來自于技術創新,而不是市場規模。
過去我們把人類當成了機器(勞工?),未來我們將會把機器當作人類來使用。讓萬物像人一樣學習、去思考,未來機器必須去解決人類解決不了的問題。機器永遠不可能控制人類,也不可能戰勝人類,因為機器只有Chip,而人類有Heart。現在我們正在研究AI,未來是AI將為我們研究。過去我們創新要靠資源,未來我們創新要靠數據。
所以過去的兩百年以制造業帶動就業,未來兩百年制造業將不帶動就業,服務業將會帶來巨大的就業。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時代也根本還沒有到來,今天的IoT僅僅是很多賣硬件或者賣軟件的人,找個理由賣得更好而已。
區塊鏈技術也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是今天的比特幣可能是泡沫。區塊鏈不是金礦,區塊鏈是打開數字金融這個巨大金礦的工具和應用;是一個數據時代,隱私和安全的解決方案。
新時代科技,更需要新的生產關系去適應新的生產力的發展。上世紀研發兩彈一星是先進的生產關系,上世紀主要的優秀的人才并不多,集中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所以集中資金集中人才是最好的發展方法。但是今天創新的主戰場已不是在大專院校,不是在科研院所,而是在企業內部。
舊的生產關系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舊的生產關系往往會出現研而不發,發而不用,用而不靈。目前企業還是跟著院校走,未來的院校必須跟著企業走,跟著市場走,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因為只有在競爭的第一線,只有在強大的壓力下,才有可能誕生最先進的技術。企業與科研院所雙劍合璧,就是產學研用一體的新生產關系。
我們必須解決問題,同時又有快樂、又有價值和利潤,只有這樣的研究才能持久的發展,我們科學界和企業界,特別是科學界,我覺得我們要彌補的是未來的空白,而不是昨天的空白,也不是今天的空白,不是美國有,俄羅斯有,我們就必須有,而是因為未來需要,我們才去研發和探索,因為世界已經到了新的賽道上面,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
鏈接:
中國科協發布12個領域60大科技難題
如何看待“泡沫”?泡沫才是暴利的基礎
區塊鏈目前最成熟的商業模式是辦論壇和做培訓?
中國超越美國,真的有一個G2彎道嗎?
需用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的理念 引導能源業高質量發展
高校智庫建設與產學研合作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