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關于《我為什么說電動車是垃圾》話題觀點評論 |
這篇《我為什么說電動車是垃圾》,也許話語觀點有些偏激,但的確說出了很多人不敢說的話。問題的確存在,正因如此,決定轉發。并附上一些其他觀點。
《我為什么說電動車是垃圾》原文:
http://auto.sina.com.cn/newcar/x/2016-08-28/detail-ifxvixeq0622282.shtml
說到底,目前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出現壓根就不是為了讓消費者開的。多數情況下,這些純電動汽車純粹是騙補貼的工具,純粹是一個幌子。好不好用不重要,質量可不可靠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夠吃到政策的紅利。這紅利,吃一波就走,根本沒打算長留。
為了快速投產,快速推向市場,快速騙取大量補貼,國產純電動車基本上走了兩條路,一是換標換造型版本的老年代步車,二是普通的汽油車直接改裝而來。
相應的,由于動力系統改變、重量分布改變帶來的力學特性改變,國產純電動車根本不屑于去研究。能動就行。所以這些被批量生產出來的、粗制濫造的玩意兒,在質量上、體驗上、保值率上都慘不忍睹。買這樣一臺車,就是買了一臺超貴的質量不咋地的四輪版電瓶車。
“可是不管怎么說,電動車更環保呀。”真的環保嗎?
人家汽油車老老實實提高熱效率,老老實實控制排放,去查查國五排放標準,已經清潔到令人發指的程度了,一百輛國五小轎車排放都不一定有一臺拖拉機高,這才叫清潔。不像電動車,一面用著高污染發的電,一面用著高污染生產的電池,一面廢舊電池回不回收,怎么回收,做不做無害化處理還是未知數,一面還天天標榜自己環保,逼臉何在?
購買電動車同時還是一個助紂為虐的行為。是的,什么叫做正義,那些生產出優秀產品的企業賺到錢,才叫正義。眼下,優秀的企業生產一輛優秀的汽車只賺幾千塊錢,而幾個投機分子搞一個作坊拼裝出一臺電動垃圾就賺幾萬幾十萬,這他媽太邪惡了好嗎。與此同時,你每買一輛垃圾電動車,都要拉著全國納稅人給你搭上錢,這夢真他媽噩。這就是助紂為虐的行為。
反駁《批:我為什么說電動汽車都是垃圾》
http://auto.sohu.com/20160828/n466428712.shtml
那么,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樣適用這種“研發、改進、量產,再研發、再改進、再量產”的模式。只不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發展的背景有些特殊。而中國堅持發展新能源既要解決環保、又要改善國家態勢、還要在技術上“彎道超車”縮短與歐美日汽車強國的差距。這也是為什么2014年之前,眾多合資品牌以及仆從喉舌,唱衰中國品牌在發展新能源領域發展所取得的一些成就的根本原因。
中國為什么要發展新能源:
為了擺脫中國對外購石化資源的依賴,從2014年中國全力發展新能源技術、整車及全產業鏈。簡單的說,發展新能源改善環境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最主要的還是要降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由此徹底改變中國外交、國防、安全策略和產業結構。
從2014年4月確定發展新能源只2016年6月,無論政策的規范,還是產品可靠性、技術的升級,較西方國家增速顯著!在可預見的2018年之前,綜合眾多分系統供應商、整車制造廠以及充電設施服務商的發展態勢看,中國政府制定的這項重要國策都是符合客觀規律和科學發展模式的。
就是要以國家力量,帶領眾多擁有新能源核心技術研發、分系統制造、整車生產的中國品牌,在全新的市場上占據主動權。用全新的“規矩”,壓縮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份額,降低他們左右中國汽車工業的話語權。最終要形成,中國品牌以及符合中國利益的合資品牌,在具有中國特色的汽車市場中暢游。
當然,現階段因為一些渾水摸魚的新能源汽車廠,濫竽充數的“騙補貼”,坑害消費者。這更需要政府重拳打擊。更需要對負責任、敢擔當的中國品牌持續支持。
財政部副司長宋秋玲:《電動車補貼政策將調整:避免過度依賴和騙補》
http://money.163.com/16/0821/13/BV0BVIES00253B0H.html
舉例:它儼然就是一款經過包裝升級的“老年代步車”。對于這樣的車,我們到底應該怎么看?它真的是鉆政策空子,為了“騙補貼”而來嗎?
【網友觀點】:
啊神跑不動:大部分國產電動車的產品定位很明確,就是騙補貼,所以沒必要提升產品品質。
Shawn Zhang:不能因為一部分企業想要賺快錢而簡單否定整個行業。如果說有問題,那么問題一定是出在簡單粗暴的政策上,讓別有用心的企業有機可乘、讓一些想做好的企業也有點心猿意馬。乘用車市場國內企業的技術積累不足,這是歷史債,不可能短期還上。
謐藍:只要國家出臺一個什么政策扶持一下什么產業,立馬就有一堆投機分子利用政策騙錢,浪費納稅人交的稅,浪費消費者花的錢。地方政府與這些寄生企業一唱一和,賺的盆滿缽滿。
君不見電動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動漫產業,設計產業,光伏產業,哪個不是越搞越臭。
你要問我這是不是體制的問題,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一點,這就是體制問題。
人都是趨向于為自己盈利的,而這些試圖調節市場的政策制定者背后,站著一群什么人呢,正是給了他們鉆空子騙錢盈利的機會。
torn333:看到那么多人都在抵制這個中國汽車工業唯一能夠彎道超車的類別的時候,我就知道中國工業基礎差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跪久了不知道怎么站了,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以崇洋媚外作為自己高逼格的標簽。老實說,別怪上汽一汽那么死心塌地的做代工,國內的輿論環境決定了,就算他們做出了比合資對手好一倍的產品,還是會有著一大幫的中國人幫著洋貨抹黑你。
黥瓊鯨:一直被電機的高效環保所吸引,也更崇尚敬畏電動的力量,但中國純電動車,和這幾年所謂的國產插電混動,讓我感不到快樂與自豪。我們很多企業造出來的電動車,插電混動車,從制造到使用淘汰報廢這個過程,基本一點都不環保,一點也不低碳節能,有些產品甚至一點也不安全,無良車企還做著虛假的廣告和虛假的報表,筆桿子和嘴炮之間的利益,大于行業的未來!
這幾年不會再對任何國產或者合資電動汽車抱有希望,更不想提國產插電混動這種奇葩的流氓!因為國產電動車,插電混動總是用‘燃料省錢了肯定環保’,這個粗鄙的理念宣傳其產品,本末倒置很扭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