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為什么叫“墨子號”? |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量子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其主要科學目標是借助衛星平臺,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開展空間尺度量子力學完備性檢驗的實驗研究。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為什么叫“墨子號”?
為什么叫“墨子號”?
墨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發現了光線沿直線傳播,并設計了小孔成像實驗,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礎。“就像國外有伽利略衛星、開普勒望遠鏡一樣,以中國古代偉大科學先賢的名字來命名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將提升我國的文化自信。”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說。
墨子是誰?
墨子——墨家學派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被后世尊稱為“科圣”。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墨家團體
墨家是一個有嚴密組織紀律的團體,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如果誰違背了這些原則,輕則開除,重則處死。
主要思想
兼愛、非攻、非命。
他的“非命”、“兼愛”之論,和儒家“天命”、“愛有等差”相對立。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要求“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并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他反對戰爭,要求和平。
墨子反對儒家所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認為這種說法“繁飾有命以叫眾愚樸之人”墨子看到這種思想對人的創造力的消磨與損傷,所以主張“非命”。認為壽夭、貧富、天下的安危、治亂,都不是由“命”決定的,只要通過人的積極努力,就可以達到富,貴,安,治的目標。
在墨家整個思想體系中,軍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墨子》軍事思想是處于弱者地位的自衛學說,其主要內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對攻伐掠奪的不義之戰;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誅討的正義之戰。墨子以是否兼愛為準繩,把戰爭嚴格區分為“誅”(誅無道)和“攻”(攻無罪),即正義與非正義兩類。
非攻:是特指反對當時的“大則攻小也,強則侮弱也,眾則賊寡也,詐則欺愚也,貴則傲賤也,富則驕貧也”的掠奪性戰爭。
救守:從“非攻”出發,《墨子》論述了作為弱小國家如何積極防御的問題。墨子深知,光講道理,大國君主是不會放棄戰爭的,因而主張“深謀備御”,以積極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戰爭。
科學思想
墨子關于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到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并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
在光學史上,墨子是第一個進行光學實驗,并對幾何光學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家。如果說墨子奠定了幾何光學的基礎,也不為過分,至少在中國是這樣。正如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物理卷中所說,墨子關于光學的研究,“比我們所知的希臘的為早”,“印度亦不能比擬”。
墨子又進行了小孔成像的實驗。他明確指出,光是直線傳播的,物體通過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這是因為光線經過物體再穿過小孔時,由于光的直線傳播,物體上方成像于下,物體下部成像于上,故所成的像為倒像。他還探討了影像的大小與物體的斜正、光源的遠近的關系,指出物斜或光源遠則影長細,物正或光源近則影短粗,如果是反射光,則影形成于物與光源之間。特別可貴的是,墨子對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等進行了相當系統的研究,得出了幾何光學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墨子關于“動”與“止”的定義。他認為“動”是由于力推送的緣故,更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止,以久也,無久之不止,當牛非馬也。”的觀點,意思是物體運動的停止來自于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沒有阻力的話,物體會永遠運動下去。這樣的觀點,被認為是牛頓慣性定律的先驅,比同時代全世界的思想超出了1000多年,也是物理學誕生和發展的標志(亞理士多德認為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沒有力物體就不會運動,而停止是物體的本性,這樣的觀點是符合常人觀測的結果的,卻是膚淺和錯誤的)。
邏輯學
墨子是中國古代邏輯思想體系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墨辯和因明學、古希臘邏輯學并稱世界三大邏輯學。他比較自覺地、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證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他還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墨子還善于運用類推的方法揭露論敵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導和啟蒙,墨家養成了重邏輯的傳統,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古代邏輯學的體系。由這一思維法則出發,墨子進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思維方法。
更多介紹,請搜索“墨子”。
……
【漲姿勢】“墨子星”上天啦!瞬間移動真能實現?
還記得這樣的場景嗎?電影中,主人公走入一扇“任意門”,瞬間就穿越來到另一個空間……
在量子世界里,這或許不是幻想。理論依據就是“量子糾纏”。
閱讀鏈接:
《量子糾纏,看似荒謬的超距感應》
“量子糾纏”可以預測相隔甚遠的一對量子的狀態,即便二者遠在天涯,其行為也相互關聯。
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里最古怪的東西,因為它能產生“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在未來世界里,人類或許能通過量子糾纏來實現“瞬間移動”,將人體或物體從一處傳送到另一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