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189(1208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國際油價大跌40%多跌去近一半,國內油價為何只是小幅下降? |
2014年以來,國際油價已暴跌40%多跌去將近一半,但國內油價下跌幅度卻只有百分之十幾。為何國內油價跟不上國際節奏,誰延緩了國內油價下跌?
毫無疑問,作為石油消費需求大國,油價下跌可以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刺激中國經濟消費增長。例如,低油價降低普通消費者出行成本,間接刺激消費。然而,與國際油價斷崖式暴跌所不同的是,國內油價下跌速度像是趕著毛驢上集市。年初以來,國內油價雖經歷過16次上下調整,但國內油價下跌幅度卻只有百分之十幾。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829965333659.jpg)
2014年北京油價調整一覽
專家介紹,導致國內油價下跌遲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油價暴跌將招來通縮。油價大幅下跌將重挫物價指數。構成CPI權重因素中,除了大眾比較熟悉的豬肉價格,,交通、通訊類消費價格位居第4位,并占據10%的權重。顯然,油價的下跌拉低了交通價格,進而致使CPI指數下降。
同時,原油不僅是重要的能源品種,而且還是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原材料以及中下游較多能源化工品種的主要母產品。油價下跌使得原材料成本下降,進而傳導產成品的下跌,對企業庫存造成壓力。因此原油暴跌將會導致通貨形勢由膨脹向緊縮轉換。
其實,通縮魅影已現。
正是油價下跌的輸入性壓力,11月CPI創出5年新低、PPI繼續下降,且跌幅擴大。理論上,干掉通縮魅影就是央行放水。然而,近期的降息的目的和效果卻被股市所轉移和吸收。貨幣政策陷入尷尬。因此,延緩油價過度暴跌,可以避免在貨幣政策失靈下,通縮不會陷入惡性循環,致使需求脫軌。
拋開通縮魅影因素,油價的暴跌給價格改革帶來有利調整窗口。特別是提高油價稅率可以對沖油價下跌。上次成品油市場“九連跌”正是恰逢國家提高成品油消費稅,一跌一漲互相折抵,最終導致“九連跌”擱淺。
目前絕大多數國家都對成品油征收消費課稅,其理由:既可以為國家財政創造穩定收入,也可以利用稅收調節收入再分配、縮小國際價格和國內生產成本之間的差距等。不過,經濟學中并未就該稅率征收多少形成標準。
普遍的共識是,成品油稅既不能太高,也不宜過低。因為高稅率會造成生產結構的扭曲,而且還因增加重要的中間投入物成本而損害競爭。而稅率過低則不利于社會公平、行業公平,消弱其他行業的吸引力。
數據顯示,歐盟汽柴油流轉稅稅率分別為56%和50%;日本的汽柴油流轉稅稅負分別為42%和30%,韓國的汽柴油流轉稅稅負分別為52%和43%。目前我國成品油中稅率則為34%。對比之下,我國成品油的稅率還有很大的上調空間。
此外,縱觀1998年以來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的5次重大改革,油價調整由過去的“大步慢走”逐步轉變為“小步快跑”。特別是國內成品油調價周期已縮短至10個工作日。但這種周期性滯后于市場的變化,未來仍然有縮短價格周期的空間。
原油暴跌,莫過于對煉油產業產生較大沖擊。原油、用于生產汽油和柴油的原材料價格下跌,本應該降低煉油廠的成本,并增加利潤。但低迷的需求反而讓燃料價格下跌并縮小了利潤空間。與此同時,低油價正在使這些煉油廠早先購買的高價庫存原油價值下跌。
尤為一提的是,企業或者政府在采購原油存在協議性價格。這種協議性價格在原油供應短缺或者上漲的時候,優勢凸顯。但遇到供應充足和價格下跌,卻將遭受高成本壓頂。特別是我國石油產業具備較強壟斷屬性。鑒于成本因素,一方面,壟斷企業主動上存在下調價格的動力;另一方面,原油暴跌拖垮煉油行業于政府也是個包袱。
另外,從國家能源戰略層面而言,石油價格是種有效的調節機制。目前國家能源政策是“兩條腿走路”,一是節約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一是積極開發新型替代資源,如核電、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如果石油價格過度暴跌,顯然打擊了企業積極開發新型替代資源動力。美國頁巖氣受石油價格沖擊,導致跌破成本線價格就是本輪石油暴跌犧牲品。從這個角度而言,延緩石油價格暴跌勢存在戰略層面考量。
結語綜上所述,
之所以油價跟不上國際節奏,其原因在于:油價暴跌將招來通俗魅影,給價改提供有利窗口,保護產業。
文章來源:http://finance.qq.com/original/caijingguancha/f135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