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
等級:版主 |
積分:1786分 |
注冊:2004-1-8 |
發貼:521(346主題貼) |
登錄:1042 |
|
|
北京大學工學院 |
北京大學工學院 系所介紹: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力學與工程科學系
航空航天工程系
能源與資源工程系
生物醫學工程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航空航天動力學與控制實驗室
先進電池材料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城市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與管理實驗室
工程技術研究院
清潔能源研究院
藥物信息與工程研究中心
系統與控制研究中心
水資源研究中心
應用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濕地保護與修復技術中心
食品與生物資源工程研究所
【北京大學工學院介紹】:
北京大學的工科教育歷史悠久,1910年3月即組織了工學院(當時稱工科分科大學),下設土木、礦冶兩個系(當時稱門)。1916年以后,北大工學院經過停辦、再建、擴大,到1952年已培養了近5000名學生;其后工學院的師生中陸續有23人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著名科學家周培源教授創立了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力學專業,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個力學專業。自創立之日起,以周培源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學者,如:錢敏、吳林襄、葉開沅、陳耀松、董鐵寶、王仁、周光炯、孫天風等為北大力學的創立付出了他們的努力和智慧,奠定了北大力學系發展的堅實基礎。1979年3月24日,北京大學力學系成立。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辛勤耕耘,力學系在教學、科研和基礎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發展,培養出一大批優秀力學與工程技術人才,他們已經成為科技、教育、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各行業的領軍人物、技術骨干、力學與其它方面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12 位校友就是他們的杰出代表。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現代工業技術愈加處于關鍵地位。北京大學原有的學科設置偏向文、理、醫等學科,在基礎學科教學、科研實力占據國內首屈一指地位的同時,面向現代工業技術的工程學科未得到充分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與國家需求、經濟建設相結合,創造自主知識產權,實現工業興國戰略,幫助北京大學基礎學科研究成果進行產業化轉化,為祖國的建設服務,就成了擺在北京大學面前的一項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北京大學要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在未來尖端新技術的前沿學科和交叉學科占有一席之地,學科完備十分重要。這些需求,就要求北京大學大力發展工程學科。
北京大學在工程技術人員培養、應用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等方面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從目前的條件和國家發展形勢來看,北京大學有條件組建起點較高的新的工學院的模式,使之成為完備的研究型大學。2005年2月,北京大學校長辦公會議決定利用自身強大的理科、醫科以及人文科學的綜合學科優勢,重新創建工學院。
工學院從成立開始就從高起點出發,立足于尖端科技、交叉學科,著眼于未來工程科學和新技術的發展方向,面向國家迫切需要及關系國家中長遠經濟發展的科學與技術研發。因此,北大工學院的發展不片面追求規模,而是以培育核心創造能力為中心,有所為、有所不為,優中求精。同時,學院采用與國際接軌的院長負責制,實行“教授治學,民主治院”。
學院重建以來,在學科發展、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合作與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學院現設有6個系和近20個研究機構,它們中多數已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有的已經進入世界先進學科的行列。
學院教師實行國際通行的聘任制度(Tenure-Track) ,面向全世界公開招聘優秀人才。目前學院有正式教師110人,其中有院士2名,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30余人,并有國家基金委“創新團隊”1 支。他們在多個領域領軍著國家的重大科技攻關工程。學院是北京大學“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人數最多的學院,也是北京大學高端人才比例最高的學院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