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1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01(1215主題貼) |
登錄:3776 |
|
|
質疑“把梳子賣給和尚” |
一般人轉載此故事的時候,還另外特別分析說明:梳子賣給和尚,聽起來荒誕不經。但梳子除了梳頭的實用功能,有無別的附加功能呢?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開發出新的市場來,才是真正的營銷高手。
以下是我本人的質疑。
質疑一:故事情節真實性與合理性。
1、小伊賣了一把梳子給一個和尚用來抓又臟又癢的頭皮,如果梳子也可以有這種用法,那么隨便找塊木頭、土塊也能使用,為什么非要買梳子?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和尚比較同情小伊的鍥而不舍,心生同情而施舍給他,就象打發一個乞丐一樣。
2、關于小石,如果蓬頭垢面是對佛的不敬,那么在佛面前搔首梳頭就是對佛的尊敬嗎?佛法講究普渡眾生,并不以衣貌取人,身著光鮮就能表現對佛的虔誠?和尚對佛法的理解絕對比小石對佛法的理解來得深刻透徹,這一番說詞只能招至一頓當頭棒喝。
3、對于寺廟,梳子本來就有風花雪月之嫌,就如同寺廟中藏有長筒絲襪一樣。廟里的住持為何不避嫌疑,敢把梳子當街賣?積善大可以用小字畫、小工藝品代替。小錢賣掉1000把梳子更是站不住腳。
所以,這個故事沒有任何合理性可言,也就不會真實可信。純屬虛構、以訛傳訛而已。
質疑二:產品是如何定位客戶群的?
一個產品,需要合理的客戶群定位,把不可能成為客戶的人群納入銷售對象范疇,本身就是荒謬的。是問:有誰在別人的婚禮上推銷花圈?誰把望遠鏡賣給了瞎子?誰又把高級音響成功推銷給了聾啞人?同樣道理,誰又真真見過把梳子賣給和尚的?
質疑三:講故事的人用意何在?
如果和尚不是傻子,那么相信本故事的人絕對是笨蛋。只有講故事的人別有用心。他們用意何在?
首先是欺騙。他們欺騙了聽故事的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他們的用意就在于,希望聽故事的人一心一意去捕蟬,而自己就是躲在后面的黃雀。
其次,他們倡導商業欺詐,鼓動銷售人員不擇手段欺詐別人,并將自己下一步的欺詐行為深深隱藏起來。與一些傳銷培訓理念何其相似乃爾!
一個人的商業信條決定著他將來的命運。如果你相信這個故事,你將成為別人手中的槍;如果你不相信這個故事卻將他廣為宣傳,那么就意味著你信奉的就是商業欺詐,你崇尚的就是做一個躲藏在背后的一只陰險的黃雀。這樣做事有可能獲得短期的效果,但決不會長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