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tv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1302分 |
注冊:2004-8-21 |
發貼:351(296主題貼) |
登錄:209 |
|
|
我國管理咨詢業的發展歷史與前景 |
二、我國管理咨詢業的發展歷史與前景
我國的管理咨詢業是借鑒日本和歐美國家企業管理咨詢的理論、方法和經驗發展起來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發展,80年代初,我國咨詢業應運而生。綜觀我國咨詢業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主要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八十年代的官辦咨詢業
我國咨詢業的發展首先起源于政府創辦咨詢企業,主要集中在投資、科技和財務咨詢領域。為了有效地調整國家產業結構,解決瓶頸產業和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原國家計劃委員會系統在全國創立了“投資咨詢”和建設“工程咨詢”公司,以期實現國家投資決策的科學化和工程建設的合理化;為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原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協系統在全國創辦和扶持了一批“科技咨詢”企業;為推動企業財務會計咨詢的社會化,會計、審計、評估工作的社會中介化,國家財政系統在各地創立了“財務會計咨詢”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
2)九十年代前半期的信息咨詢業
八十年代出現的信息咨詢業是非規范和非市場化的,但其出現讓人們也領悟到了信息的價值。隨著九十年代,我國經濟開始向市場化方向發展,一批外資和國內私營“信息咨詢”公司和“市場調查”公司開始在市場經濟進程中涌現,并為企業提供規范化咨詢服務。早期對信息咨詢業的需求主要來自外資企業和部分合資企業。經過五年左右時間的發展,一部分按市場規律運作的信息咨詢公司脫穎而出,如“零點調查”、“蓋洛普(中國)咨詢”、“華南國際市場研究”、“慧聰信息”、“浩辰商務”等。這些信息咨詢與市場調查公司以其高質量的專業化服務贏得市場,并在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3)九十年代后半期的管理咨詢業
九十年代初期,我國信息咨詢業開始進入起步發展階段,但管理咨詢業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最典型的就是早期的“點子公司”、“策劃公司”。大概是1992年北京的何陽一個“點子”賣了40萬元,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加之緊隨其后的“點子公司”和幾本宣傳“點子”的暢銷書,讓咨詢的名頭著實火了一陣。但把管理咨詢業與流星般墜落的“點子公司”聯在一起,這是誤解。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也可能冒出幾個“點子”,管理咨詢卻是典型的知識產業。
時至九十年代中期,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外管理咨詢公司大批進入我國市場,我國的管理咨詢業才開始起步發展。從此管理咨詢業告別“點子”時代,進入專業化發展階段。到九十年代末,一部分國內管理公司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如“漢普管理咨詢”、“遠卓戰略”、“博峰營銷”、“派力營銷”、“博通經緯”等。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黃東濤先生曾說過,“2000年中國管理咨詢行業的有效需求總額約1億美元,美國達到1,600億美元。在未來的10年中,中國管理咨詢行業需求將以10倍的速度增加,到2010年中國管理咨詢行業的有效需求總額將達到100億美元。”
依據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01)》的調查數據來分析這個市場:到2000年末,我國國有工業企業約800萬個,如果按1/3國有企業需要管理咨詢來計算,我國就有240萬個國有企業需要管理咨詢;我國民營企業大約有300萬家,按20%的民營企業需要管理咨詢服務,就會有60萬個民營企業加入到管理咨詢需求行列中,全部加起來300多萬個企業。如果按每個企業平均10,000元的管理咨詢需求算,全國就有300億元的管理咨詢投入。偌大的市場,目前已經吸引了數家外國管理咨詢公司進駐我國,搶占管理業灘頭陣地。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WTO。著名的跨國公司將紛紛強占中國這塊寶貴的市場,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是國際范圍的。企業日益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在融入全球一體化的同時,還必須妥善處理過去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企業管理不適應國內外兩個市場競爭環境的后遺癥。隨著競爭加劇,中國企業必然會加速成長,眾多企業現在已經開始認識到自身必須首先具備良好的管理基礎,一批企業也開始了對最佳管理實踐的追求。參照國際企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將會進行持續的變革,尤其是實現企業戰略、組織、業務及信息技術的持續改善。這些對于現階段的企業發展來說,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因此,企業對管理基礎的咨詢,將會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就很低,與世界管理水平還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加入WTO企業的競爭更是企業管理水平的競爭,中國企業必須加大力度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因此,中國管理咨詢業將有廣泛的發展前景。
咨詢業的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市場競爭愈激烈,對咨詢業的需求愈大。可以說,市場經濟是咨詢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與基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成熟和發展,可以預言,咨詢產業將是我國二十一世紀最具希望的朝陽產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