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類別: |
|
|
|
廣告:120元/月/條 |
|
|
|
|
|
當前類別 >
管理培訓文庫> 企業培訓探討 |
|
找準定位,開放高管培訓的盲點
|
企業培訓探討:找準定位,開放高管培訓的盲點,企業培訓探討:找準定位,開放高管培訓的盲點,企業培訓探討:找準定位,開放高管培訓的盲點,企業培訓探討:找準定位,開放高管培訓的盲點,
|
|
|
高管培訓是針對企業高層管理者而開設的專業培訓。隨著終身學習理念的普及,高管培訓已經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管理者的認同,且呈爐火正旺之勢,無論是從受訓者的身份、素質、需求來看,還是從課程特色來看,無疑都給國內的培訓市場帶來新的感覺。
然而,在各路培訓機構紛至沓來爭相拼搶這塊高管培訓這塊“蛋糕”時,課程單一、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又成了這一新興領域不容忽視的缺陷。高管培訓還存在著不少“盲點”,誰要是能搶先開發這些“盲點”,誰就能擺脫目前這種“同質化”的競爭,在市場上贏得先機。
七大軍團拼搶蛋糕
高管培訓市場的發展時間并不長,但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培訓業已初具規模。據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的專家分析,目前中國高層經理培訓的市場價值為2.5億美元,并且還在不斷增長,到2006年,這個市場的價值將達到40億美元。40億美元的“蛋糕”,誘惑著國內外的眾多培訓軍團,他們紛紛挺進高層管理者培訓市場,大有將此“蛋糕”越做越香、越做越大的趨勢。
業內人士總結,目前中國的高層管理者培訓領域有七種“玩家”,且各有各的游戲規則。第一種是海外商學院,其高層管理者培訓原汁原味;第二種是海外咨詢公司、培訓公司做高管培訓,如美國的阿樂莫公司;第三種是跨國公司的商學院,如惠普大學、摩托羅拉大學。這些企業大學過去主要為公司內部培訓,現在向客戶開放;第四種是國內的培訓公司、咨詢公司,他們開始涉獵這個高端的培訓領域,但目前仍處于成長狀態,如西三角主要做人事培訓,派力營銷主要做市場培訓;第五種是中國的企業,如華潤集團的華潤大學以及海爾大學、蒙牛大學、平安大學等都已經有自己的商學院,由企業的商學院做高管培訓;第六種是長江商學院、中歐商學院等獨立的商學院,目前這兩所商學院在業界的影響頗高;第七種是大學院校的商學院,如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清華的經濟管理學院都開設高層管理者的培訓課程。這些課程中長期、短期都有,但他們的目標人群就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決策者。
尋找高管培訓的盲點
雖然蛋糕分享者眾多,但“跟隨型”的玩家仍是高管培訓市場的主流,市場中哪種培訓成為熱點,就立即跟隨模仿,短期驅利傾向明顯,沒有自己的核心產品。有些培訓機構奉行“拿來主義”,課程照搬照抄,沒有自主開發的核心課程,本土案例少,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目前全國共有80多家從事高管培訓的商學院,而他們的培訓課程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能有創新的更是少之又少。
根據《中國財富》雜志的一份調查顯示,有三成讀過商學院或EMBA的人指責課程實務不足,不少高層管理者不滿意目前商學院的課程質量,認為其中課程基本偏向具有普遍意義的管理類知識,而對于更具專業層面的培訓則相對較少,而這些正是他們所急需提升的。
零點公司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高層管理者對金融證券知識的需求尤為迫切(37.7%);對IT知識的需求僅次于金融證券類知識(33.5%);中國加入WTO之后,國際標準的法律、行業規范使高層管理者對法律知識的需求也比較突出(18.8%);相比之下,高層管理者對管理類知識的需求最弱(5.0%)。
可以看出,面對國際化的競爭環境,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運籌帷幄不僅表現在企業內部的重大決策上,還更多地體現在對企業資本運營和管理、項目投資、融資渠道、股權運作方面的掌控上。高層管理者對知識整合的需求必將帶動金融、信息技術和法律,以及更多的其他學科與管理科學相互融合。這種趨勢對于培訓機構來說,既對其業務結構的調整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其業務拓展提供了一個利好機會。
細分市場迎接挑戰
雖然有大多數高層管理者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和培訓,或者對培訓現狀不太滿意,但仍然有21%的高層管理者表示未來兩年內考慮采取各種方式進行系統的學習,其中13%將會攻讀EMBA,6%將選擇遠程教育或商學院。在中國,上規模的企業超過100萬家,如果每個企業的領導班子或者中高層管理者有幾十人想要接受培訓,每人預計花在培訓上的費用有幾千元(實際可能不止),50億元的高層管理培訓市場不無可能。
面對如此誘人的市場,培訓機構該如何把握機遇,拓展市場呢?
首先,分析競爭優勢確定細分方向。
高層管理者由于工作的需要,各方面素質要求很高,尤其是大部分高層管理者都是從基層晉升上來的,隨著崗位的變動,他們急需提升各方面的管理技能和職業修養。一名高層管理者需要哪些技能呢?調查顯示,作為一名優秀的高層管理者,他最應該具備的素質分別是溝通能力、應變能力、人脈資源、專業背景等,他們所占比例如圖。
從該圖也可以看出高管培訓市場潛力。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是商務談判的必備能力,資本運作能力則要求高層管理者需要豐富的金融證券知識?梢灶A見,商務談判和金融證券方面的培訓將是高管培訓的主流方向。IT、法律、禮儀等方面的培訓也不可小覷。培訓機構可以根據自身長期積累的競爭優勢,細化培訓內容,將培訓做到專業化、品牌化。
其次,深入調研制定“個性化”課程。
深入接觸客戶,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制培訓方案并研發相應課程的“咨詢型”培訓是未來培訓機構的發展方向。以客戶為中心,自主開發核心產品,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要做到這一點,第一步就是要做培訓需求評價,深入了解企業現狀和高層管理者面臨的問題以及培訓需求,通過系統評價確定培訓目標、培訓內容;接著制定培訓課程,根據實際需求,為其提供定制的個性化培訓課程;最終實現戰略聯盟/價值共享,發展與客戶、同行和傳媒共同雙贏的價值觀,在價值觀的基礎上加強對客戶關系的管理,不斷吸引潛在客戶,培養忠誠客戶。
最后,創新培訓方式分切市場蛋糕。
培訓模式是影響培訓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訓機構要實施多樣化的模式:多種教學模式結合,實習式、演講式、游戲式、個案分析式。因地制宜,相互補充,調動學員運用各自不同的知識背景、工作閱歷和人生體驗,消化吸收,提高培訓效果。
此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E-Learning(電子化學習)的學習方式逐漸由大學教育滲透到企業管理培訓領域,特別是在許多跨國公司和國內知名企業,E-Learning已經成為員工培訓的重要方式。面對高管培訓市場的紅紅火火,E-Learning大有挑戰傳統企業培訓的趨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