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類別: |
|
|
|
廣告:120元/月/條 |
|
|
|
|
|
當前類別 >
管理培訓文庫> 企業管理 |
|
何謂三色管理?
|
企業管理:何謂三色管理?,企業管理:何謂三色管理?,企業管理:何謂三色管理?,企業管理:何謂三色管理?,
|
|
|
何謂三色管理?
人類文明經歷了千萬年的洗禮,曾經輝煌的古文化很多已經銷聲匿跡,中華文明的傲然獨立是人類文明的奇跡。究竟是什么創造了這一奇跡?考察其他古文明的消失原因,印證了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應是必要條件。而中國人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到底代表什么?是文化?是管理?還是文化蘊涵著管理?那么,如果不再以對接現代企業管理為直接目的,不再純粹的以合乎管理學的語言為表達約束,而是從歷史中體悟管理和管理學的深意又會是什么樣一番天地呢?
三種主張對管理體系建立的影響
一直以來非常關注中國管理學理論發展和實踐探索的朱櫧基同志,曾在1996年7月25日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改善中國的管理和發展中國的管理科學的時候了。確實需要強調管理科學和管理教育也是興國之道。對管理的重要性,宣傳得還太少,要大力宣傳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要大力提倡振興中國的管理科學!敝袊枰嬕粋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體系,來改革、發展和完善相應的管理體制、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與中國特色的發展取向和管理資源相適合——一定的管理理論體系必須適應一定的歷史——社會——文化條件。因此,我們有必要追溯整個20世紀在“中國文化向何處去”的問題上始終存在著的三種主張——自由主義的全盤西化論、保守主義的儒學復歸論和馬克思主義的綜合創新論,以便為我們的大管理理論體系的建立提供向度。
自由主義的全盤西化論。對西方理論不加反思地接受,把本土資源作為論證西方理論實現西方社會思想的工具,無視西方學者已經深刻揭示的現代化危機等傾向仍然存在。事實上,一種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文化慣性是在血液里流淌的,學習外來經驗不可能如同電腦更新數據一樣把植根于自身傳統的文化觀念徹底覆蓋,這是西方文化在中國水土不服的深層原因。
保守主義的儒學復歸論。一部分人尋求的不是對文化的“自知之明”,而是一種勢頭很猛的夸張的復舊,其中尤有甚者,宣揚“圣賢是文化之本,文化由歷代圣賢創造”,認為中國100年近代史都錯了,走的都是所謂“文化岐出”、“以夷變夏”的路;甚至主張“把儒教重新定為國教,建立一個儒教社會”。這種倒退復古、明顯排外的取向當然不是提倡文化自覺的本意。
馬克思主義的綜合創新論。事實上,在對待文化的問題上,毛澤東早已給我們確立了一個基本的立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他指出:“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薄拔覀儽仨氉鹬刈约旱臍v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的地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法的發展!绷硪环矫,他還指出:“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 但是一切外國的東西,如同我們對于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所謂‘全盤西化’的主張,乃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從20世紀40年代毛澤東提出古今中外法和新民主主義論,到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論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再到90年代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一直到胡錦濤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人一直高舉著馬克思主義綜合創新論的文化大旗,代表著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和思想主潮。
由此可見,中華文明復興逐步實現的進程,既不能是全盤西化的過程,也不能是復活舊學占統治地位的過程,而只能是在當代中國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而又大膽地借鑒和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的過程,是一個中華文明在自主創新中實現復興的過程。
歷史的成功揭示了未來的方向,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體系同樣需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先進思想”和“獨特的思維方式”有機結合起來。
“三色管理”與中國管理體系的建立
眾所周知,管理是一個圍繞使命展開、基于效能設計、關注組織生命、重視人的價值的有機整體,需要用系統思維而不是點式或線性思維來處理,管理確是一門真正的綜合藝術。由此,我們綜合考察當前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歷史現實環境,建構了“三色管理”體系,即紅色管理、黃色管理、藍色管理。我們用“紅色管理”來定名現代管理與中國共產黨的學科結合,寫就《紅色管理——向中國共產黨學管理》,應是把中國共產黨管理實踐活動理論化、學科化的大膽嘗試;用“黃色管理”來定名現代管理與古代王朝的學科結合,寫就《黃色管理——解析中國皇朝管理》,也就是“三色管理”體系的第二部曲,圍繞古代中國皇帝及其皇朝進行管理學透視,因為黃色是中國古代皇家的特權顏色,由此我們稱之為黃色管理;用“藍色管理”來定名現代管理與西方國家先進管理思想的學科結合,寫就《藍色管理——破解西方管理本源》,破解現代管理的本源思想——這些管理思想起源于西方國家并在西方國家的發展演變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進而借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把適合于中國國情的有益的東西進行歸納總結后拿過來,是以東方人的視覺管窺西方管理學。
我們的本意不在梳理歷史(黨史、皇朝史、思想史),何況管理學的本義也不在此。 “三色管理”體系是以管理學科學理論為基礎,用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重新解讀歷史:管理學的科學方法將是我們分析的工具,歷史的演進成為我們研究的對象,全新的思考角度讓過去服務于未來。
“三色管理”立足管理學又不囿于管理學,指向管理而不局限于管理,不是以純粹的合乎管理學的語言為表達約束,而是從歷史中體悟管理和管理學的深意,做的是真正的“大管理”。
“三色管理”為中國特色理論體系的建立邁出堅實的一步:中國共產黨的管理大道“紅色管理”將是航燈,始終引領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中國古代帝王及皇朝的管理學透視“黃色管理”將是鏡鑒,助推著中華文明的再度輝煌;對西方管理學本源的破解“藍色管理”將是火花,激發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創業夢想。
由此,我們在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同時,由衷地被這樣一種精神、一種力量鼓舞著、推動著,惟有更加努力地進行理論思考和學術研究,使當代的先進管理思想與中國國情相融合、把管理學的普遍規律與中國特有的管理資源相對接,為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體系而大膽嘗試、不懈探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