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
美國對華經貿的“紅臉”與“白臉”
發布日期:2012/10/26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作者:杰夫•代爾
|
不管有沒有選舉,托萊多(Toledo)的市長邁克爾•貝爾(Michael Bell)都希望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和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離他在俄亥俄州的這塊地盤遠點。
本周,兩位總統候選人來到托萊多一帶,在俄亥俄州這個關鍵的搖擺州拉選票。兩人都爭相對中國拋出強硬言論。
羅姆尼在充斥當地電視市場的一則廣告中大加撻伐“像中國這樣的騙子”。然而,就在同一天,托萊多市舉辦了一場會議,貝爾在會上向150名潛在的中國投資者發表了講話。這是他迄今為止最重大的努力,旨在鼓勵中國人向這座位于美國“鐵銹地帶”的衰落工業城市注入資金。
“我不得不說,競選活動妨礙了我們,”貝爾說,“我們邀請來的中國人問:‘為什么要跟我們過不去?’或者‘為什么我們突然成了大問題?’”
中國最近成了美國總統競選活動中的熱門話題之一,尤其是在俄亥俄這樣的工業州。
羅姆尼承諾在上任第一天就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而奧巴馬也一再提醒聽眾,他曾于2009年對中國輪胎開征關稅,并稱此舉挽救了1000個工作崗位。
兩位對手在貿易問題上爭論得如火如荼,卻對經濟領域中另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視若無睹,即來自中國的投資在不斷增多。中國投資既可能在美國創造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也會帶來與國有性質、腐敗和補貼有關的敏感問題。
在中國企業尋求在北美和歐洲(從英國到巴爾干諸國)擴張的同時,華盛頓和地方政府在中國對美投資的利弊問題上卻分歧漸深。
盡管華盛頓方面對中國的懷疑急劇膨脹,但像貝爾這樣的市長卻迫切想吸引中國投資,希望重振自己管理下的資金短缺的城市。目前已經有兩位中國投資者買下了托萊多的一塊地,計劃投資2億美元進行地產開發。
“政治言論與國內的實情迥然有別,”貝爾說。托萊多市正面臨高額預算赤字。
“我們所做的只是要吸引人們來我們的城市投資。”
中國對美投資步伐在過去兩年內加速,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十年內,隨著成百上千的中國企業在海外落腳,來自中國的投資將集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僅按已宣布的交易計算,今年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就將達到80億美元。
為招攬投資,貝爾在過去兩年內三度造訪中國,并且還將在今年11月再次訪華。(他的名片背面用中文印著他的名字。)
相應地,貝爾前后接待過30個來自中國的潛在投資者代表團,其中很多觀看了托萊多市交響樂團的專場演出。
紐約榮鼎咨詢(Rhodium Group)的顧問韓其洛(Thilo Hanemann)估算,中國投資已經在美國創造了約3萬個就業崗位。如果中國投資按照目前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中國企業到2020年將雇傭20萬至40萬美國人。他說:“中國投資者使許多企業免于破產,從已有情況來看,他們在收購之后也沒有對資產進行剝離?!?br> 盡管十幾年來中國一直鼓勵本國企業赴海外投資,但中國企業在這方面仍剛剛起步。早期的交易大多集中在非洲和拉美的自然資源領域,如今其他行業的中國企業也開始尋找在北美和歐洲擴張的機會,并正小心試探這些地區的政治氣候。一些經濟學家預計,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額在未來十年中可能累計達到數千億美元。
盡管一些最大的交易集中在資源和金融領域,但也有一些資金流向了俄亥俄等州的制造業領域。2009年,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德爾福(Delphi)破產時,中國的京西重工(BWI)以1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了其減振和制動業務。這兩個部門如今位于美國代頓附近。
一家中國集團去年買下了托萊多市最大的酒店。貝爾表示,一家中國醫藥企業本周同意在該市設點,并派遣了一個由20名研究人員和外科醫生組成的代表團來參加本周的會議。代表團中的一些成員已經在與托萊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的一名研究員合作開展一個疫苗項目。
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交易涉及托萊多市中心的一片河邊綠地。去年,兩名中國投資者以215萬美元現金購買了碼頭區附近的一個餐飲中心,臨近該綠地。幾個月后,他們又以38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河邊69英畝的土地,同樣以現金支付。
近10年來,托萊多市一直想要開發這個名為“馬里納區”(Marina District)的地方,但當地一些開發商的相關開發計劃都無果而終。上述兩名中國投資者已宣布將斥資2億美元在這塊地開發商場和住宅。兩名中國投資者之一向《托萊多刀鋒報》(Toledo Blade)網站表示:“我們打算將這里打造成一個國際化的城市?!?br> 不過,中國資金的涌入在托萊多也引起了一些擔憂。馬里納區地塊出售已一年多,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動靜。該市官員和一家本地合作伙伴表示,中國投資者還在對市場進行研究,最終計劃還未確定。不過疑慮已經產生,《托萊多刀鋒報》委托一家中國調查公司查清兩名投資者的背景,結論是,他們在中國的一些經營活動“不符合美國的行為準則”。
美國各城市的市長們或許正為中國投資者鋪開紅地毯,但除此之外,等待中國投資者的仍將有很多懷疑的目光. |
|